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被误解了百年的情种

辛泊平

小时候读《儒林外史》,虽然也记得那个临终前摇着手指不肯咽气、直到家人把灯芯去掉一根才吹灯拔蜡的严监生,但对他一生的行状却不甚了了。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是中举后的范进乐极生悲突然发疯以及娄三、娄四两位公子举办人头大会的片段。因为,那些章节着实精彩。而严监生在后人的文章里多半是以吝啬鬼的面目出现的。这当然都是少年的印象。近来重读这部经典,尤其是细读严监生和严贡生两兄弟的一生,却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时有话要说。

对于严贡生,我觉得怎么说也不为过。细数这家伙的罪状:趋炎附势、欺压良善、鱼肉乡民,逃避诉讼,甚至霸占兄弟的遗产,等等等等,可以说是擢发难数。用老百姓的话说简直就是脑袋上长疮、脚底下流脓——坏透了。但对于他的弟弟——历来被诟病的严监生——却怎么看也看不出像有些书里写的那样奸诈无耻。你可以根据他临终前的表现说他吝啬,但你也不得不承认他对待亲人尽心尽责。在为夫人看病花钱的时候,他没有抠门得扒拉着算盘请大夫,而是什么药好用什么药,什么补品管用用什么,一点也不顾虑用多少银子。这个时候的严监生,你看不到一点伪装,那绝望的眼泪,就是至善至美的多情郎恐怕也不是说流就流出来的。对比被成为吝啬鬼代表的葛朗台对自己太太看病问题上的斤斤计较,和大夫哭穷的真吝啬,我们的严监生简直是大方无比呢!对于他哥哥严贡生惹下的官司,他没有一推六二五,而是承担了责任,赔偿了银子。虽然,他这样做最主要是顾及面子,害怕麻烦,但毕竟没有六亲不认。当然,在这件事情上,严监生表现更多的是软弱,但他缺少那种蛮横不讲理的霸道也是一目了然的。就根据这些,我们凭什么就认定人家的万贯家财是掠夺来的呢?

写到这里,我不得佩服古人说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的,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了教育孩子方便,宁愿让一本书的主题掩盖活生生的人性个案。一部儒林传,因为有那么多被名缰利锁束缚的沽名吊誉、蝇营狗苟之徒败坏了读书人的名声,就以偏盖全,非要得出所有的书生都不是好东西的结论,这实在是让有头脑会思考的读书人难堪的事情。

就严监生而言,你可以说他没有才学(没有博得功名,到死只是个监生),你可以说他软弱(对官府、对哥哥都是唯唯诺诺),你可以说他糊涂(看不清人的本来面目,盲目相信两个小舅子,结果,在他死后孤儿寡母受尽了严贡生的欺负),但说他是著名的吝啬鬼,是儒林败类,那就是扑风捉影、无中生有。反正,我读《儒林外史》的时候,对严贡生是深恶痛绝,但对严监生,却只有同情。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许多人都犯了主观主义的毛病,因为有人说这是一部儒林小丑传,就一定要把所有的人物都钉在这个耻辱柱上。结果,让那种意识形态的批判遮蔽了人性方面的多样性。这是读书人不得不反思的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90秒:严监生,是吝啬鬼吗?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白鹿原:他居然节俭到这个程度,足可与“世界四大吝啬鬼”并列
从二姥爷想起严监生(图)
我读《儒林外史》十五:乡绅闹船家,寡妇告大伯(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