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龙指戳出股市多少安全漏洞

乌龙指戳出股市多少安全漏洞

马光远 今天 07:52

8月1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对光大证券8月16日乌龙指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称乌龙指事件并非人为操作差错,而是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导致错误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

尽管中国证监会同时决定对光大证券正式立案调查,并声称要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严肃处理,及时向社会公布。但在监管部门已经将其定性为我国资本市场“首例极端个别事件”的情况下,则几乎意味着主要的责任已经推给了那个“临时工”操作系统,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光大证券等机构,要举一反三的,不过是检查系统是否还存在戏剧性的缺陷,至于这期间的种种蹊跷和人为的错误,恐怕最终会选择不了了之。

但是,笔者认为,对于该起事件发生之后难以自圆其说的信息,仍然有必要追问:究竟是系统之错,还是人之错?综合事后各种信息,无论是引发乌龙指的原因,还是事件发生之后,肇事者光大证券前后矛盾的表态,瞒天过海的自救行为,以及上交所和证券监管部门在信息披露及善后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无疑都触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软肋。一记乌龙指,将中国资本市场所谓的确保投资者利益的安全制度体系的各种漏洞,毫不留情的戳得七零八碎,可谓惨不忍睹。

先谈谈系统缺陷。光大证券在8月18日的公告以及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将乌龙指归咎于所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问题。公告说,由于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导致8月16日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由于订单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上述预期外的巨量市价委托订单被直接发送至交易所。

这样的解释意味着,因为系统的问题,光大证券对乌龙指事件不承认任何责任,不仅如此,光大也是系统的受害者,将机构的所有责任都推给了操作系统。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即使系统再烂(况且开发系统的软件公司已经声明系统没有任何错,错在执行系统的人),如此巨额的交易,总有限额授权吧?总有风险控制程序吧?光大证券的操作系统和风控系统能够烂到什么程度,才能够让如此巨额的错误交易指令不设防,畅通无阻的到达交易所。

包括财新传媒等在内的媒体披露,光大证券的这一业务板块事实上并未纳入整个公司的风控系统,而是直接由一位副总负责,风控部门只扮演了参谋顾问的角色,并未起到实质作用。也就是说,光大证券的这一块创新业务根本就没有风险控制,而是一个人说了算,这恐怕是问题的关键。

再来说说信息披露。光大证券在8月18日的公告中承认,8月16日11点07分交易员就通过系统监控模块发现成交金额异常,同时,接到上交所问询电话,迅速批量撤单,并终止套利策略订单生成系统的运行,同时启动核查流程并报告部门领导。同时还披露,在事件发生后,光大证券相关管理人员召开紧急会议。这意味着,光大证券在错误交易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就知道事件的真相,并且在内部进行了减损处理。

可是,在市场为之疯狂的10多分钟时间内,光大证券要么装聋作哑,要么对外发布错误信息误导投资者。其董秘在第一时间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上述相关传闻说明他们不了解光大证券严格的风控,不可能存在70亿元乌龙情况,称传闻纯属子虚乌有。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在各种所谓特大利好传闻的诱导下,纷纷追涨,可谓损失惨重。直到14点25分,光大证券才对外发布了184个字的公告,声称是公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时使用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即使系统出错,光大证券在知道真相之后,为什么隐瞒?隐瞒的过程中又做了什么?

答案是光大证券在悄悄进行所谓的“止损”的操作。在错误指令引发股市异动之后,光大证券一方面没有及时对外公布真相,另一方面却在进行所谓的止损操作,通过卖出EFT交易和卖出股指期货空头合约,进行减损。光大证券不仅在上午卖出ETF组合,在下午开盘后继续通过把所买入的股票申购成50ETF以及180ETF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同时逐步卖出股指期货空头合约,全天用于对冲而新增的股指期货空头合约总计为7130张。在止损行为完成之后,14点35分,光大证券终于发布了公告,承认有误操作。而在这个过程中,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跟风操作,损失惨重。

面对外界对其止损行为的质疑,光大证券将自救归结为“本能行为”。但这种“本能”的自救行为却是在隐瞒真相之后,悄悄的由其旗下期货公司进行的。很显然,这种行为就不是误操作后的补救行为,而是赤裸裸的内幕交易行为。如果说真的有“本能”,那光大证券最本能的行为就是隐瞒信息下的内幕交易。

如果说光大证券有错,而且错上加错,那,应该问,证券市场交易安全的最后的捍卫者证券交易所和监管部门在事件发生之后,又做了什么?光大证券8月18日的公告证明,上交所在8月16日11点07分就打电话询问。但除了询问,并没有任何别的实质性的举措。既没有立即采取“短路机制”,也没有对光大紧急停牌和暂停其一切交易的防火墙处理,却听任事态发展,听任各种流言满天飞,听任投资者在各种流言之下的误操作,这是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

如果说光大证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隐瞒真相,没有及时披露信息,我们不明白,上交所和监管部门为什么既没有第一时间公告真相,也没有在光大证券临时停牌之后停止其一切交易。这样绥靖的结果就是,上午让空头爆仓,下午屠杀了上午跟风追涨的多头。我们的监管系统的失灵的危害远甚于光大系统。

当然,乌龙指事件也让中国资本市场政策市、消息市、操作市的本质淋漓尽致的展示无遗。中国股市20多年的本质,只要看8月16日11点07分之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心态,以及各种利好传言下的盲目操作即一览无余。

10多分钟的时间里,投资者在不明白发生什么的情况下,想当然的认为有重大利好要出台,而市场上也不断的传出优先股试点方案、T+0交易要获批等特大利好信息。在信息不明的情况下,中石化等大盘股的涨停自然被解读为重大信息的信号,群氓效应凸显。中国股市多年来重大信息提前泄露,总有先知先觉的率先杀入,这一次,令人欣慰的是,的确不是什么重大利好消息,如果是,中国资本市场残存的颜面何存?

如果说,光大证券的乌龙指是一个黑天鹅事件,但这个事件发生之后的众生态却真实反映了中国股市的本质:一个炒作市,一个安全体系残缺市,一个中小投资者永远冒险而毫无保障的市场的本质。

事件发生之后的第四天,笔者仍然难以相信,一个号称为全球最大的新兴资本市场,在一个罕见的乌龙指发生之后,却发现各个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整体失灵:光大证券居然没有真正的风控体系;在乌龙指发生之后,交易所和监管部门居然不知道采取“断路机制”;肇事者居然可以不第一时间公布真相而且还可以隐瞒信息进行止损自救,更匪夷所思的是,这一切都是在监管部门第一时间知道真相之后发生的。乌龙指很偶然,但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一点都不偶然,包括投资者在漫天谣言下的追风操作,都真正体现了中国股市的本质和软肋。

证监会表示对乌龙指事件立案调查,笔者特别希望监管部门也进行信誉的自救。能够以此事件为契机,追究光大证券隐瞒不报的责任,追究光大证券事后涉嫌内幕交易的责任,反思中国股市安全系统的风险。如果此事不了了之,相信很多机构会受到鼓励,发扬“光大”,创新出更多的乌龙指事件操纵市场,这不是危言耸听。

(责任编辑:余江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大证券导演“乌龙指” 投资者索赔难度大
光大事件不应止于“非人为过错”
证监会澄清乌龙事件软件 神秘资金出手
乌龙指事件落锤:上交所宣布交易有效
内幕交易猖獗毁掉A股国际形象
光大证券摆乌龙留下三大后遗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