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古至今说生化武器(上)

朱江明 昨天 22:01


近日,叙利亚化武疑云引发的国际政治危机逐步升级,美俄双方均表示自己不会让步。俄罗斯总统普京甚至还表示,即便国际社会发动对叙利亚的武力攻击,俄罗斯也依然会支持叙利亚政府。与此同时,俄罗斯海军增派了多艘舰艇前往叙利亚地区。

如果美俄双方一直保持这样的对立态度,这场危机很可能会演变成为一场冷战之后最严重的大国间对抗,甚至存在爆发小规模局部战争的风险。化学武器为什么会引发国际社会如此大的分歧,而美国又是为什么会将使用生化武器定为红线呢?

生化武器的前世

在武侠小说中,江湖世界通常都存在像唐门、五毒教这样的旁门左道,擅长使用各种毒物去杀伤仇敌。这些使用毒物的人,往往不是什么名门正派,也会被江湖正道所唾弃。从技术上来看,武侠小说中的用毒高手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古代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提纯出高致命性的毒物。至今为止,还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证明古代曾经存在过具有军事价值的化学武器。

古代战争中使用的毒武器往往是生物武器,例如成吉思汗的军队曾经使用感染鼠疫死亡者的尸体作为武器,将其放入坚守难破的城池,有历史学家认为这是造成欧洲黑死病灾难的源头。

著名的刮骨疗毒中,笔者认为关羽所中毒箭恐怕未必是毒箭。根据《三国志》的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仲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习竽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如果是典型的氰化物或者其他可以经血液蔓延全身的致命化学毒素,那么即便是刮骨疗毒也于事无补,因为脏器已经受到毒害,就像你吃完三聚氰胺后漱漱口没用。如果是经过尿液或者被污染血液浸泡过的箭头,就会导致创口感染细菌毒素,那么关羽中箭后应该伴随着发烧和化脓等症状。而根据这段记载来看,关羽的伤口症状根本不符合细菌毒素的发作规律。笔者估计真实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关羽中箭后伤口并未清理干净就进行包扎,这导致愈合伤口内有异物残留,身体自然排斥,所以会出现痛感。经过重新清理伤口、清除异物之后,解除了病灶,自然也就不疼了。

由此也可见,史书中记载的很多号称有毒的武器,很可能都是不靠谱的玩意。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任何肮脏的武器都可能给伤口造成致命的感染,而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化武器。实际上,现代仍然有人以讹传讹地相信中国的军用三棱刺刀有毒,因为其表面有砷。并且有人宣称,在实战中,被这种刺刀刺中后伤口很难愈合就是因为砷的作用。真实的情况是,刺刀为了避免生锈往往会用各种矿物油做保护,在战场上很可能还会沾上泥沙之类的异物,这些物质在伤口清理不干净的情况下,都可能造成愈合困难,和关羽的刮骨疗毒是一样的道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生化武器

随着现代生物学和化学的进步,人类已经能够制造出很多真正具备战场价值的生化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陆战场,枪林弹雨血肉横飞。一战中开始大规模应用机枪和堑壕铁丝网等战争手段,敌我双方均很难突破对方防线。1914年,德国率先将氯气投入到欧陆战场上作为化学毒剂使用,造成了英法军队大规模伤亡。氯气本身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上的消毒剂,常见的游泳池消毒都会用到氯气,而在战争中使用氯气,就是另外一个问题。这种气体可以迅速地破坏人的粘膜组织,导致呼吸道糜烂,严重者会因为窒息而死亡。德国人之所以采用氯气作为进攻手段,就是因为气体可以无孔不入地杀伤在堑壕中隐藏的敌军。在战争初期,德国确实凭借这种技术获得了一定的优势,然而,根据战争中以牙还牙的原则,英法也迅速开始在战争中使用生化武器,这种极为不人道的武器使得这场战争更加惨烈、两败俱伤。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使用了包括氯气、沙林、光气、芥子气等各种生化武器。事实证明,这种武器对付无防护的个人作用不小,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之后,生化武器几乎不会对战局造成任何关键性的影响。率先使用这种武器的德国,最终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输家。

在二战中,除了日本在中国战区曾经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之外,列强之间基本没有大规模使用这种武器的纪录。德国人在二战中曾经用氯气有计划的屠杀犹太人,却不敢将其投入到惨烈的苏德战场。

(图注:戴着防毒面具拥吻的恋人。图片来自网络。)

并不是纳粹和希特勒的道德水平高于一战时期的德国皇帝,而是他们很清楚:如果不用生化武器就能赢得战争,那么根本没必要使用它;如果不用生化武器会输掉战争,那么也没必要使用这种武器,因为用了之后还是会输掉战争,而且会遭到极为残酷的报复。

即便是日本遭到两颗核弹的袭击,也没敢对日本外海游弋美国海军使用生化武器,只用自杀飞机进行神风特攻。日本这种曾经多次犯下使用生化武器战争罪行的国家,也明白对强国用生化武器就是自寻死路的道理。

什么样的化学物质适合成为化学武器?

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可以制造出几百上千万种能把自己毒死的物质,有些物质的致命理论剂量只需要几毫克甚至几微克,然而真正用于制造化学武器的却非常少见。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有毒物质才会被用于战场而不是用于谋杀叛逃特工和具有自杀倾向的自由主义作家呢?

一般这种毒剂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高致命性;

传播迅速;

经过呼吸、皮肤接触、或者进入食道即可产生作用;

原料简单、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不容易因为温度、气压和湿度等环境变化而失效。

基于上述原因,很多听起来很凶猛的化学物质,很少被用于军事用途。例如,特工自杀必备的氰化物、号称纯天然的自然界最毒物质蓖麻毒蛋白、号称比氰化物还毒1000倍的放射性元素钋,除了少数特工用于暗杀之外,从来没有过战争武器级的应用。因为它们成本昂贵或制作工艺复杂或者无法通过空气高效传播,这些因素也制约了很多剧毒物质作为武器的使用的可能。

一战中使用过的几种化学武器,是已经过实战证明可以被应用于大规模战争的有效武器。这次叙利亚化学武器中的“主角”,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被用于战场的沙林毒气。

如今,任何国家的军队都不会使用一战中研发的步枪、坦克、飞机去战斗,甚至二战中的航母在现代战争机器面前也是漂浮的棺材而已。

然而,一战中研发的化学武器却还是战场的主力。这个现象确实是武器界罕见的情况,原因到底是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责任编辑:王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恶魔之刃,七种被禁止的危险武器
日美武器——日本没对美军用任何生化武器之谜
古代致命的“生化武器”,霍去病、关羽都曾中招?
二战时为登陆日本本土,除原子弹之外,美军还准备了两种特制武器
永别了,化学武器!
历史上的今天 1915年4月22日 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施放毒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