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津的电影与文学

小津的电影与文学

—— 《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读后

西门媚 59分钟前

(日本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题要说明一下,断句当是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和文学的关系。

一直喜欢小津的电影,能找到的都看过,有的还反复看。日本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或者说,他的电影,是一类独特的影片,放到全世界,也是最特别的之一。因为他的电影浓浓的文学味。

这种文学味,更准确的说,是短篇小说的感觉。

前一阵看山田洋次翻拍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片名叫《东京家族》。故事、人物,几乎完全一样。这是山田洋次向小津致敬的片子。但是,非常相似的片子,味道就是差一点。就像红茶和红茶饮料的区别,果汁和果汁饮料的区别。

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对劲呢。情节是一样的,老两口从乡下赶来看望三个在东京的孩子。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安家立业。孙子也上学了。老两口怀着激动与向往而来,怀着淡淡的失落而回。

这种情绪,几十年前和几十年后,都是相似的。甚至超越国界,在其它大城市也是相似的。这也是山田洋次会选择这个故事重拍的原因。

但小津有一种特别的能力,别人不具备的能力。他所有的影片都有一种相似的调调,虽然会是完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物,但是你一看,就知道,这是小津的片子。

你看了他片子,觉得喜欢,心里涌出淡淡的喜悦或者忧伤,但是,你却难以复述他影片到底讲了什么故事。

他的影片都是如此。有浓郁的氛围、含蓄的情怀、细腻的人物,但是,情节却难以归纳。

很多不能欣赏小津的片子的人就是为此困惑。故事还是很多人的追求。特别是在刻板的中学语文教育之下成长起来的人,总是爱追问:故事情节、段落大意、中心思想。

大众化的电影是力求讲一个好故事的,更像文学中的中篇小说。开篇、发展、高潮、转折、结局。这样的影片最为保险,能欣赏的受众最多。小津这类的片子,没有完整的起承转合的故事,要进入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他的影片却有更长的生命力。

曾经一度,西方对日本电影的认识仅是黑泽明,现在却认为小津才是日本片的代表。

山田洋次谈到,以前年轻的时候,看不下去小津,总觉得那些影片不过就是在讲嫁女儿之类的家庭故事,上了年纪之后,才越来越觉得小津的好。这次翻拍《东京物语》,本来是想改一些台词,慢慢琢磨,还是觉得小津的原版台词非常好,丰满细腻。

山田洋次讲到的这个感觉,其实就像我们读好的短篇小说的感觉。

优秀的短篇小说就是这样,表面上看故事可能是简单的,情节也不完整,未必有开头结尾,很可能只是一个大事件中的一个瞬间,一个时代的切片。但是细品,却会发现,简单之下是丰富,波澜藏于含蓄中。

短篇小说更着力于氛围的制造,就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让读者从不长的篇幅,不多的描述中,感受那些没有被写出来的内容。

小津拍摄电影也是同样的追求。他专门谈到了他的文学趣味,他很喜欢很尊敬洗练优美的志贺直哉文学,他说,他想以简洁的风格达到这种文学的境界,拍出的电影“洗练完美”。

有趣的是,小津并不喜欢从小说改编电影,几乎都是原创剧本。他说:“看到一本优秀的小说会大受感动,但这感动并不会成为我将它搬上银幕的动机,因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只会把那份感动放在脑中试着重放为电影。文学和电影的差别,就在于把这种感动转化成不同的东西。”

这也说明,小津的电影有文学味,有小说的感觉,但他很明确地认识到,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艺术门类。

很多导演认不清这一点,也是他们拍不好电影的原因。许多优秀名著改编的电影都很失败,看似尊重文学,原著照拍,拍出来之后不仅文学味不足,电影的规律也不能遵守。比如最近上映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看起来似模似样,但文学中的留白,想象的空间,全部没有了。

小说中模糊的地方被明确地表现出来,就显得夸张做作,悬念的地方被明白展示,回味也就没有了。

以为靠近文学,结果远离了文学。

因此很久以来都有个说法:第一流的小说只能改编成二三流的电影,二三流的小说,才能改编成一流的电影。

我想,改编二三流的小说时,导演少了敬畏和顾忌,只以小说为基础原型,更多地遵循电影的原则,就能拍出好的电影。

小津对电影的规律、原则、创新等等思考得很多。在他的《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这本书里,他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了他的观点和手法。

比如,他讲到演员,他说:“导演要的不是演员释放感情,而是如何压抑感情”。因此他非常看重女演员原节子。“她不是用夸张的表情,而是用细微的动作自然表现强烈的喜怒哀乐的类型。”

仅从这一点,也能明白,山田洋次为何难以复制小津的片子。这种细微的感觉,不仅对导演要求高,对演员要求也非常高。

小津拍片一直不拘成法,机位、画面,等等,全是他自己的独特方式。

谈到音乐的时候,他说他不喜欢悲剧就用悲伤的旋律、喜剧就用曲调滑稽的选曲,“我希望用音乐做出双重的感动。有时候,悲伤的场面衬以轻快的曲调,反而更增加悲怆感。”

他的这种感觉,其实也即我们常谈到的文学感。在表现人性的深度上,好的艺术作品,不管是小说、诗歌、电影或者绘画,在这一点上,都是相通的。

(责任编辑:杨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止庵谈是枝裕和:无从改变的你的一生
不经意间戳中人的心灵才是大师的真本事
山田洋次:每次都做好吃的豆腐很难,但必须坚持 | 专访
3.《小津安二郎剧本集》
92岁的他说不定是最后一次出国出席电影节了
小津停下的地方,后来没有人去过:读《小津安二郎的反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