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蒙古不再靠天养畜

内蒙古不再靠天养畜

2002-10-31 15:38

中华商务网讯:

    改革开放给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家畜改良、草原建设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绵羊毛、细羊毛、山羊绒等畜产品产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大牲畜和羊饲养量居全国前列,牧民人均收入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  内蒙古畜牧业不仅在量上有了迅猛增长,而且在质上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内蒙古畜牧业已具备了稳定生产100万吨肉、6万吨羊毛、4000吨羊绒、60万吨鲜奶、稳定总增2000万头以上牲畜的综合生产能力。全区畜牧业已经初步摆脱了靠天养畜、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的不稳定局面。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正在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在管理草原和使用草原上有两个创举:一是在全国牧区率先推行了“草畜双承包”生产责任制(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把人畜草、责权利有机地统一起来,解决了人吃牲畜大锅饭的问题。二是在全国牧区率先推行了以草原承包到户为重点的“双权一制”工作,实现了“用护管”、“责权利”的统一,从根本上解决了牲畜吃草场的“大锅饭”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了以水为中心的水草林机料配套的家庭草库伦建设。在全区38个易灾旗县大规模地开展了“畜牧业防灾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和“牧区开发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奠定了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全区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3014万亩,配套草库伦达到8370处,90%以上的牲畜实现了棚圈化,90%以上的牧民实现了定居。  目前,全区已建起旗县服务中心45个,苏木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1596个,初步形成了以旗县服务中心为龙头,苏木乡镇综合服务站为纽带,村嘎查、科技示范为基础的服务网络。全区每年培训农牧民在40万人次以上。  目前,内蒙古已成功培育了24个家畜优良新品种和品种群,全区良种和改良种畜已占牲畜总头数的66.6%,胚胎移植技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白绒山羊和肉羊选育居全国领先水平,草原建设适用技术正在大面积推广使用,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农区畜牧业正在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边境牧区牧民生产生活情况的调研 论文_试卷_高考_自考_奥赛_计划_总结_教案_教研_教改...
草原生态退化与牧区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
内蒙草原生态不堪恶化 呼伦贝尔七大河流现断流-搜狐新闻
定居游牧、草原景观与东蒙社会政治的构建(1950-1980)
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真正原因
恢复草原生态新思路:禽北上、畜南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