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藏省"十一五"期间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四大转变

西藏省"十一五"期间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四大转变

2011年08月06日 13:18 来源:西藏日报

西藏省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牧区生态畜牧业建设,狠抓畜种结构调整,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四大转变。

由家庭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加大畜用暖棚、青贮窖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强力推进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规模养殖大户、标准化养殖小区、现代化养殖企业蓬勃发展,共修建畜棚1.215万栋。有147家规模养殖场(小区)通过标准化认定,规模养殖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2.3%,基本形成了以养殖小区为基地、养殖大户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生态畜牧业建设迅速推进,从2008年的7个试点村发展到2010年的37个示范村、300个启动村,覆盖了全省所有纯牧业乡。通过牲畜、草场作价入股、合同契约、联合经营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突破了牧区家庭分散经营的局限性,破解了以草定畜的难题,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牧区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组织管理形式、收入分配机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面推进牲畜良种工程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牲畜改良面由2005年的115.23万头(只)提高到2010年的205.6万头(只),牛胴体重由78公斤提高到90公斤、羊胴体重由15公斤提高到17.3公斤。

由单纯养殖向加工流通增值转变。大力推行良种化、标准化、规范化畜禽生产,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省畜产品品质明显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商品率持续增加,牛羊肉除满足本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外,每年向省外销售约4万吨。同时,加快培育和引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拓展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畜产品加工能力逐年提升,牛羊肉、生鲜奶年加工能力分别达13.6万吨和17.5万吨。(记者/卢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规模健康养殖计划解析
为我国畜牧业未来发展“把脉开方”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建设现代畜牧业 再创山东新优势
畜牧业:中长期投资价值明显 重点推荐9股
日照市“七个突出”做好全年畜牧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