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版本教科书南阳注解不同 诸葛亮躬耕地起争议[图]

两版本教科书南阳注解不同 诸葛亮躬耕地起争议[图]

海南教育 2012-04-20 16:43   来源:大河网 

 

两套《语文》课本中对“南阳”的注释截然不同

    《陋室铭》、《出师表》两篇文章注释“打架”,人教版的教材说“南阳”在湖北,北师大版的教材说“南阳”在河南

  大河网讯(记者 郭启朝 通讯员 唐丽丽 文图)《陋室铭》、《出师表》两篇文章注释“打架”,人教版的教材说“南阳”在湖北,北师大版的教材说“南阳”在河南。昨日,来自湖北和河南的两个中学生曝出的这一个秘密,让不少师生和学者顿时唏嘘不已。

  记者调查发现,两个省的这两个中学生所持的教材分别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而两个版本的教材背后隐藏的竟然是湖北襄阳与河南南阳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

  记者不解:肩负着基础知识普及教育的职责的教科书能否卷入学术之争?能否该承载发展地方经济之功效?

  学生报料:两个版本的《陋室铭》注释“打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昨日,从湖北读初中的小张回到家乡南阳家中后依然认真的朗读着《陋室铭》课文和注释:“南阳,郡名。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属于南阳郡。”

  “南阳诸葛庐怎么会在湖北隆中呢?”听到小张朗读,在南阳读书的他的朋友小王立即予以纠正道:“你说的不对,《陋室铭》一文中‘南阳’的注释应为‘今河南南阳’。”

  小张一听,急忙拿出课本说:“你看看,课本就是这样说的。”小王一看,顿时傻了眼: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陋室铭》的“南阳”的注释的确如小张所说解释的。

  不服气的小王急忙跑回到家中拿出了自己的北师大版课本,然后递给了小张。小张看后也傻了眼: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的《陋室铭》一文中也确实将“南阳”注释为“今河南南阳”。

  “怎么会是这样呢?”两位同学面面相觑:“如果考试时出了这道题,我们可怎么答才好啊?!”

  两位同学一起找到了在南阳市担任初中语文课的高级教师屈老师。屈老师看了看两位同学所提供的课本说:“两本书都不是盗版书,只是出版社不同。可是,对于同一篇文章的同一个名词不该有截然不同的解释呀!”

  一时也答不上来的屈老师,无奈之下,向本报记者求救。

  记者调查:《出师表》也是一个“南阳”两种注释

  记者看了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对“南阳”注释,顿时感到问题严重。记者调查发现,不仅《陋室铭》有这样的问题,而他们两家出版社出版印刷的教科书课文《出师表》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记者在人教版的九年级上册语文《出师表》中看到,该文对“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南阳”一词的解释是:“南阳,郡名。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在东汉时属于南阳郡。”

  而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南阳”一词的解释是:“南阳,地名,今河南南阳。”

  对于《出师表》中“南阳”一词的解释,南阳市诸葛亮研究会一位同志告诉记者,早在2001年10月,人教社将《出师表》编入了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时,将“南阳”一词的注释为:“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由此引起了南阳人民的不满,在南阳人民的强烈抗议下,人教社才把“南阳”的注释修改为:“南阳,地名,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对于明显倾向襄阳说的这一解释,南阳人依然不满意。

  “但是人教社突然又将《陋室铭》中的‘南阳’摇身一变到了‘古隆中’,的确让南阳人始料不及。”南阳市诸葛亮研究会的这位同志说。

  两家出版社相关人员回应:尚无统一机构对教科书进行审核

  两家出版社在教科书中对于“南阳”一词的解释何以迥然不同?两种解释,究竟哪一种解释算是标准答案呢?这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记者采访了两家出版社的相关人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初中教科书责任编辑张照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尚无统一机构对教科书进行审核,出版社按各自依据进行注释。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实现教科书多元化,避免一家观点独行。张照强调:“没有一统天下的观点,也没有必要按照一个标准进行注释。”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责任编辑贺敏在接受采访时称:“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教科书注释以古地名为依据。这个注释是我们组织专家研讨之后确定的。只要人教社出版的教科书注释一致就没有问题,没有必要考虑其他出版社如何注释。”

  “南阳诸葛庐”中的“南阳”究竟在何处?

  南阳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晓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后,人们怀念他生前的功德,“私祭之于道陌上”。之后,蜀国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求立庙“断其私祭,以崇正礼”。黄权则是最早在南阳卧龙岗建诸葛庵进行祭祀的人。

  唐《诸葛庐碑》载:(诸葛)庐“在南阳县城西南七里”。唐代宰相裴度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中云:“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我来从虎,时称卧龙”。诗人杜甫《武侯庙》诗有“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之句……最为重要的是,诗人李白曾于开元年间先后到过襄阳和南阳,并分别写下了《襄阳歌》和《南都行》等诗文。在《襄阳歌》中,李白只字未提诸葛亮。而在《南都行》中,李白写到“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此外,李白在《留别王司马嵩》诗中:“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父吟。”在《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中有:“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张晓刚说,因此,刘禹锡笔下的“南阳诸葛庐”中的“南阳”是指今南阳市,而非湖北襄阳古隆中。人教版对“南阳“的注释有问题,北师大版对“南阳”的注释是正确的。

  持这一观点的还有《河南大辞典》常务执行主编石小生、著名作家二月河。石小生说,人教社在《陋室铭》、《出师表》中对“南阳”的注释很不慎重。李白、杜甫等名人的诗句证实,南阳卧龙岗在唐代已是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游览祭祀。作为与李白等同时代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言的“南阳诸葛庐”,毫无疑问是指今南阳卧龙岗上的诸葛庐。

  著名作家二月河对此表示:“北师大版”的注释很科学,符合历史的真实。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过了一千多年,现在说诸葛亮不在南阳躬耕是没有依据的。

  对于上述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陈绍棣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北师大版对“南阳“的注释“今河南南阳”是不准确的。应该是“南阳,郡名。包括今天河南南阳和湖北襄樊一带。”人教版教材对“南阳”的解释是正确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秘书长梁满仓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问题。将两种观点都呈现出来,没有倾向性,就是为了淡化争论。但从学术角度来讲,人教社的注释也是有依据的。大多数研究这段历史的人,都认为在“隆中”是符合文献记载的。南阳是古地名,是郡名,现在所称的“古隆中”在东汉末年属于南阳郡管辖。

  专家观点:教科书须严禁,莫对学术之争当裁判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闵大红对此评价说,教科书作为一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有别于一般的大众传播载体。其在内容上也应该更严谨,更科学。特别是中小学的教科书,按理应该是国家统一制作,内容上经过审定。对于学术之争,教科书在表述时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于学界仍无定论的争议问题,教科书是不能随便自己下结论的。教科书的编者应该严谨。不能为了市场利益,介入到争论中。不管是出版社也好,编纂者也好,绝对不能够有商业利益成分掺杂其中。

  石小生说,“不同的教科书给出不同的答案,对没有结论的争议问题,搞史学的处理办法就是,要么两说兼收,要么就就不要注释。历史上没有一个人在“躬耕南阳”一词中做过注,包括陈寿的《三国志》。到目前为止诸葛亮躬耕地之争毕竟还是一个没有定论的争议问题,教科书不能自己下结论,当裁判。这样会给学生,给后代的知识启蒙传达一个不正确的概念。

  “诸葛亮躬耕地之争是一个历史悬案,但又一个旅游资源,所以两边才争得这么厉害。严格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背后的利益之争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院赵汀阳如是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同教材对诸葛躬耕之地现两种解释引争议
独家调查 | 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再升级:南阳武侯祠PK襄阳古隆中
躬耕地之争丨“草庐对策”用哪一个篇名好?
多方明确诸葛亮躬耕隐居地位置,南阳襄阳不应再起争端
诸葛躬耕地百年之争!屡战屡败的南阳,何时绝地翻盘?
社科院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结论”对吗?(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