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练”的效率
[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而提高语文练的效率,又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重要的途径。本文提出了提高语文“练”的效率的若干措施:明确目的,精选习题,寓思于练,形式多样,体现差异,及时反馈,优化过程,理顺关系,教给方法,培养习惯。

  [关键词]:语文教学 练习 效率

  语文教学要加强语文文字的训练,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界的共识。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巧的基本途径和有效的方法。但传统的“练”片面强调“多练”、“苦练“,在一定程序上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由于“练”得不科学,“练”的效率也很低。看起来,学生成天读读背背,抄抄写写,埋在作业里抬不起头,但最终却仍有很多学生达不到大纲要求的标准。因此积极改进练的方法,大力提高练的效率,变“多练”为“精练”,“苦练”为“乐练”,“死练”为“巧练”,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提高语文“练”的效率呢?

  一、明确目的

  目的不明确或偏离教学目的的练习,有如南辕北辙,劳而无功,劳而无效,白白浪费了师生的时间和精力。

  每次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训练应达到什么要求?教师在设计和布置学生练习时就应心中有数,具体明确,而不能“为练而练”,随意挑几个题目叫学生去做。或者搞“题海战术”、“大运动量练习”,认为练习“多多益善”。

  目的明确,就要做到,每次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大纲的要求,抓住每个年级,每册教材,每组课文,每篇课文的训练重点,遵循有层次渐进式的原则,既要有总目标,整体目标,又要有分目标,单项目标。凡是与教学目标无关或联系不密切的练习应舍去,以便每一项训练都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精选习题

  何谓“精选”?一是典型性。它是某一类知识或某项能力的代表,通过练习,学生能掌握知识重点和能力的精华,即教材和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学习内容。二是示范性,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将方法或知识推及到其它内容的学习上去,实现积极的迁移。三是综合性,即所选题目尽可能有多种训练功能,多种训练效益。听说读写能力和思想品德能协调发展,整体提高。四是趣味性,即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三、寓思于练

  练习不能是机械的重复,也不能是一种被动地学习。有效的练习过程要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否则,效率就会很低。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学生读书时也是摇头晃脑大声朗读,写字也是十遍八遍,按量完成,但检查效果,书还是背不出,字还是写不来。其原因就是没有进入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布置学生练习时,还要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边听边想,边说边想,边读边想,边写边想。每次练习,既要知识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不仅能回答出问题的答案,还要会比较、区别、分析、归纳。

  四、形式多样

  单调、机械、重复、孤立的练习,是使学生厌烦作业,不愿训练的原因之一。

  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喜欢表扬,喜欢表现自己,好奇心求知欲强,好动爱玩等特点。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创造出更多新颖有趣的训练形式,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苦练”为“乐练”,让那些被学生视为“苦差事”的作业练习,变成一项项快乐的活动,一个个有趣的游戏,一次次刺激性的比赛……。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好形式,比如:“三分钟新闻发布会”、“手抄报展览”、“游艺会”、“语文智力竞赛”、“专题辩论会”、“做医生找毛病”、“听广播记新闻”、“看电视写故事”、“搞实验记观察日记”等等,值得仿效和推广。

  五、体现差异

  “一刀切”的练习使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练的兴趣和积极性,对练习作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应付心理,任务心理。

  因此,作业练习要体现差异性,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认识方式差异,性格差异,性别差异,气质差异等,布置目的、难度、内容、形式、数量都有所不同的练习题。训练作业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又如:对内向型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多给一些口语训练的作业,对一些读书不专心,反复读还背不出课文的学生可布置他认真抄写几遍,以抄助记,以写代读。

  六、及时反馈

  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知道练习的结果,一能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激励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二能受到反馈的强化,坚持正确的认识,纠正错误的认识。

  反馈要及时,实践表明,反馈的时间越晚效果越差。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要及时评价,对练习作业,要做到:1、按时收;2、及时批,批改要由教师完成,调查得知,对小学生来讲,教师不改的作业,或由同学做“小先生”代改的作业,从第二次开始,其书写工整和正确率逐次递减;3、及时发,让学生尽早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4、及时评,及时评讲,对好的表扬,差的鼓励,对普遍性典型性的错误则在全班评讲纠正;5、及时改,要求学生及时订正错误,订正的时间越晚,错误重现率越高。

  七、优化过程

  在训练过程中,各种无关因素和干扰因素的介入,会影响练习的效率。因此,要尽可能的优化训练过程,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少的效益,具体可做到下面几点:

  1、简化步骤。围绕目的,效率至上,不搞形式主义,繁琐哲学。比如,可以不抄题就不要求学生抄题;可用口头表达的就不要用笔去写……

  2、程序正确。指导学生用正确的程序进行训练,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比如:“扩句”第一步、第二步……分别做什么,要有序进行。

  3、主动参与。被动的练习肯定是低效率的练习,要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我爱做”。

  4、排除干扰。比如:训练的环境要相对安静;课堂气氛是和谐而活跃,学生能专心地投入……

  八、理顺关系

  1、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好的质量可以以少胜多,但只有一定的数量才会有一定的质量。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但过度的数量也是一种浪费。比如,熟记一个生字如果只要抄四遍就可掌握,你要求学生抄八遍,后四遍就是一种无效的劳动。合适的“量”是多少?这需要教师的调查研究才能得到。

  2、讲与练的关系

  讲是为了练,为了更有效的练。只练不讲,教师放任不管,这种练习常常是盲目的,低效的。但讲不能代替练,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才能掌握真正的知识,形成一定能力。所以,讲练要结合,用“讲”指导“练”,用“练”来验证“讲”。

  3、正确率与速度的关系

  没有正确率,再快的速度也是白费。因此先要求正确率,然后提高速度。但如果过分强调正确率,则练习的进程过于迟缓,时间不经济,看起来正确率高,但由于练习的量不够,学生还是不能掌握。有些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应在尽可能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速度。例如:作文训练,不能一开始就要学生各方面达标,而要要求学生能比较快地在一定时间内成文,对于作文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则可通过训练的增加而逐步纠正。

  九、教给方法

  “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不懂方法的训练,有如盲人骑瞎马,瞎碰乱闯,也许有时也能到达目的地,但不知道要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心,效率从何而来?因此,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解题的基本思路、步骤和方法。例如解词,不能只是叫学生把老师现成的解释去背、去抄,而要教给学生几种具体的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十、培养习惯

  好的习惯就是效率。因为它可以大大提高练习技能的自动化程度,减轻意志努力,自觉抵制各种干扰,集中精力去做某一项事。调查表明,大多数学习成绩好,训练率高的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因此,教师一开始就要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业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专业做作业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等。

  提高语文“练”的效率,方法还有很多,本文不能一一列举,总之,我们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在学生的语文训练中,要千方百计减少无效劳动,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少量的练习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提高语文“练”的效率?(肖海龙)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线交流 - 长沙教育论坛 教师招聘试卷 教育资...
我对作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语文课的拓展练习
优化作业,凸显语文“本色”
家庭作业布置要讲求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