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举例要把握“五性”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陈林如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常常要给学生补充一些事例。其作用:一是明理,即注释、印证、揭示教材中的观点、道理;二是激情,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三是导行,即用事例中的人和事做榜样,使学生明确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怎样做才对。

  恰当的举例,能以浅喻深,由此及彼,由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反之,举例不当,不仅达不到举例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道德认识模糊,理解概念模棱两可,甚至产生错误的理解或片面的认识。

  要使举例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教师在选择和运用事例时要把握下面几点。

  一、目的性。紧密围绕本课教学目的的精心选择例子,通过举例,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教学要点,进一步明确和加深理解本课所揭示的道理和行为要求。如果无的放矢,信口举例,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使学生“东施效颦”,把谬论当真理,把现实当本质,或造成概念混乱,是非不清,听了以后茫然不知所云。

  二、典型性。要求选择的事例观点鲜明,材料突出,具有普遍意义,能比较清晰地体现某一道理,学生听后,有助于从事使中加深对课文中道德观念的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一个事例,常常负载了多种思想道德内涵,体现出多种道德观点,但其中会有一种占主导方面的思想观点。例如,大家熟悉的“一分钱的故事”,主要是反映拾金不昧的思想,教育学生捡到东西要交公,但也含有诚实的思想教育内容,拾到别人的东西不要隐瞒。有两位教师,一位上二年级的《拾金不昧,不贪不便宜》,一位上三年级的《诚实的孩子》都引用了这个事例,但对第二堂课来说,这个例子就不典型,容易使学生产生为“诚实就是拾到别人的东西要交给民警叔叔”的片面的理解。

  三、现实性。古今中外,有一些经典性的道德故事,如“龟兔赛跑”、“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可以在教学中运用,但应可能选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而时代气息又浓,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例。这样,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更大。例如,本班本校的事例、本地区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例;报纸、广播、电视台报道的新闻等。有位教师教《勇敢的人》举了本校四年级三个同学机智勇敢捉小偷的事例,学生听了,不仅明白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冒险,还知道了遇到坏人应该怎么做。由于是身边发生的事,学起来兴趣高、印象深、效果好。

  四、儿童性。举例还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充分考虑儿童已有的认知水平、道德知识水平和道德评价能力,尽量选择一些儿童熟悉感兴趣,容易理解的事例。低年级学生爱听童话、寓言,高年级学生爱听中外奇闻、名人故事。举例时要表情形象生动,语言儿童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确的观点,明白事例中的道理。

  五、启发性。不能为举例而举例,或举了例又由教师直接说出道理,而要启发学生自己悟理辨行。或是举例前提出问题,请学生边听边思考;或是讲后提出问题,请学生根据事例分析回答;或是指导学生把事例与课文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相互迁移……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听、想、说,加深理解,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原载《江西教育》1993年第6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
搞好思品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应用
比较新教材和旧教材
对于新教材使用的原则、方法以及课前如何准备,给你一些实用建议
教育家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