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评论者岂能“站着说话腰不疼”?

       每天都会有许多教育评论出现在网络、报纸间,我只要稍微有些空闲时间,都会静下心来拜读一番,然而,在欣赏其文笔犀利之外,实在很难得到更多的收获。

       有人奇怪,我为啥在办公室里好好的活计不做,愣是要到基层学校工作,不为别的,许多好的想法,一旦与现实相互碰撞,你就会发现,一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需要我们更加脚踏实地,否则只能是纯粹乌托邦式的幻想了。

       在各类论坛上指责教育是非,十之八九都是权贵者,他们要么曾在教育一线干出点成绩,如今修出了道场,自然不需要有什么顾忌,要么就是学院派专家,他们张口闭口都是前沿理论,完全不把眼前的教育实际当回事,说出来的话看似一套、一套的,殊不知不过皮相而已,并不能够真正意义上拯救教育。

       教育评论绝大多数都在谈论到底该不该的问题,而不是在深入思考到底为什么那样干不行,到底该如何行动的问题,就算有了一点点行动指南,那也不过是闭门造车,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不妨解构一些教育评论,你会发现,许多文章看上去说了许多,到头来似乎有什么都没有说,无非就是借助某些理论,围绕着所谓的观点论说一番,到底有没有实际意义,恐怕不是各自需要考虑的问题,反正文章照样发表,稿费不会怎么缺少。

       难怪有人读了这些教育评论,要么为某些刚刚出台的教育制度解读或者摇旗呐喊,要么就是在抨击教育时弊,似乎教育就是一个怀孩子,什么都不是。如此的教育评论充斥着报刊杂志,只能形成错觉,那就是教育愈来愈糟糕,没办法挽救。

       真正的教育实践家绝不会在聒噪的教育评论里过分停留,他们总是埋头拉车,抬头看路,一心一意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去思考并行动,这样的教育实践家只要用心,往往能够说出几句良心话,让困境中的教育带来一丝希望。

       大凡世间之事,聒噪者看上去气势汹汹,电闪雷鸣,实质上却不能够左右人类前进的步伐。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刚开始,那些聒噪的人们看到他们实验就摇头,大声喊着“上不去,上不去……”等到飞机真的上了天,又在后面喊“下不来,下不来……”我们教育事业也是如此,往往无所事事者在一边指手画脚,乱弹琴,俨然是飞机上吹笛子——空对空,上下嘴皮子一碰,不需要负什么责任,只有那些真正在一线的人才实实在在认识到教育的问题到底何在,想出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够拥有一番新的天地。

       真正的教育家,从来不会脱离教育一线,这一点上,无论是民国时期的陶行知、刘百川,还是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们说出来的话都是朴实的,没有喋喋不休的理论,完全是平日教育点滴的用心记载,只要你用心去读,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有老师说得好,不要老是玩什么教育改革的新花样,不妨认真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你就会学很多的东西,只要你愿意,按照书上说的去做,并坚持下来,不用多长时间,自己也会成为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优秀人民教师。

       一线教师不需要花样繁多的教育理论,也不需要你站在河边大呼小叫,他们渴望真正的教育专著能够给生活中的困境带来哪怕一点点的思路与方法,这才是最最快乐的事儿。我们许多老师也希望读许多教育杂志或者书籍,然而,一路翻下来,实在不是什么有指导意义的书籍,多少都是什么问卷调查,什么理论的堆砌,再加上浮夸的所谓教育奇迹,绝大多数人只会觉得时间浪费了,收获却少得可怜。

       世间有这样的教育专家,他们很少在家周围吹嘘如何、如何,往往喜欢异地布道,似乎自己无所不能,再加上许多地区都要有这样的吹嘘平台,这些带着光环的专家自然手到擒来,反正没有什么人去刨根问底。相反,教育实践家们却很少到外面去招摇过市,只会小心翼翼地说真话,比如凌宗伟校长,读其写的文字,没有什么夸大之辞,只是在不断地验证曾经的教育实践而已。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评论,我认为不要发生了一些教育新闻,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转动脑袋瓜,胡乱一气,写出来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要么是隔靴捎痒,要么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结果纯粹是浪费教师读者的时间,真的有些不应该。

       我特别佩服钱理群教授,没有听信外界对教育的各种怪模怪样的评论,而是主动到教育一线去上课,可想而知,先生写出来的文字自然不会存在多大的偏见,说出来的往往是良心话、知心话,读之,自己会跟着冷静下来,真正去思考,到底该如何才能够让我们的教师幸福,学生可爱,社会放心呢?

       教育评论千万不能够墙头草两边倒,应该与一线紧密结合起来,多从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吆喝当下教育,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只能让我们的教育之路愈来愈狭窄,社会对教育的误解愈来愈深。我们教育评论者敢于到一线去实践,或者从一线中来,真正做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千万不能够“站着说话腰不疼”,应该主动弯下腰去,实实在在地了解并支持教育。我相信,大家心往一处使,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

(原载作者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的注意事项
管建刚谈教育写作(5)
教育随笔|| 李宁:拨开迷雾见云天
特级教师为何不上课?
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教师个人教育经验总结的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