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造赣西文体教育中心,且听宜春教育大伽怎么说!


“打造赣西文体教育中心,其实就是历史的回归啊,宜春在历史上就是赣西区域的文体教育中心!现在想办法回归到这个中心,既是历史的回归,也是发展的前提。老实说,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也很激动啊……”宜春市教育局原局长李谟清饱含深情地感慨引发现场教育界专家共鸣。


如何做大做强宜春教育?8月28日下午,“打造赣西地区的文体教育中心教育专家座谈会”在宜春市委宣传部召开,来自宜春教育界的大伽们齐聚一堂,对宜春教育当下面临的热点、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川


宜春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确定了我们今后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定位,发展战略是产业兴市、工业强市,发展定位是三个中心一个基地,为我们建设美丽宜春 决胜全面小康,确定了目标,选择了道路。

全会对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打造赣西文体教育中心,教育中心的任务最重、工作量最多、难度最大,起到基础性作用,但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也是最好的。国家政策、人民对教育的期盼等都为我们重新打造赣西区域教育中心提供了机会,这是教育战线推进宜春市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教育界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一定要贯彻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尽快谋划教育中心的建设战略方案,尽快找准实现战略目标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找准我们的优势,发扬优势的同时要把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予以解决,市教育局要充分吸纳大家的意见建议,就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案,做出一个系统的安排。

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小处着手。要在三年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中心这一目标,做一些优化调整。要建设好这个中心,关键在人,关键在教师,重中之重是要建立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要抓好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要激发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使他们热爱教育 。老师要为人师表,真正获得社会的尊重,社会则要尊师重教,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听了大家的发言以后,感觉大家对宜春的教育充满期待,对市委市政府建设文体教育中心期待很高,对市委市政府把教育真正抓好寄予厚望,感觉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大家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学校布局不合理、教育不均衡、投入不足、超大校和大班额问题、教师队伍不稳、管理不到位、教师待遇、教育改革创新、校建成本太高等等。

但我们要坚定信心和信念,市委市政府把三个中心一个基地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这也表明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视,提出的要求也很高。新的三年行动计划,教育部门如果这三年把这38所学校建好了,我相信中心城区的教育一定会得到根本改变。请市府办牵头,就教育产业的发展、民办教育的发展做专题调研;市教育局就打造文体教育中心提出方案,请专家讨论调研;三年行动计划发出后,市教育局要加强调度,把今年要开工的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收集起来移交到市府办,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参考其他地方的做法,尽快予以解决。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杨玉平


●宜春中心城区要做强做大,首先要“聚人气”,要通过产业吸纳人、文化聚集人、健康留住人、环境稳住人、生活吸引人。

●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如果把所有问题推给政府,压力太大。目前我市经济总量还不是特别强,只能尽量去扶持重点,形成品牌,选好重点,带动一方,打出特色影响一片。

●希望实现校企对接,资源共享。比如宜春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目前闲置,能不能拿给宜春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和专家发挥作用,实现资源共享。

宜春学院党委书记 肖华茵


●宜春学院作为本科学院,向应用型大学转型。

●建议宜春幼儿高专放到中心城区,把幼专与职院的师范类合并,成立宜春师范学院。

●把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医学专业脱离出来,组建宜春医护高专。

●把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校、机电专业与省轻工技校合并,成立技师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剩余的其他专业依然保留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的牌子。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搬迁后,把宜春一中搬至现职院所在地,也可依托职院现有师资力量办新型老年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利用现有条件探索教育教学发展新路。

●让非遗走进生活,走进校园。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宋晓文


●打造赣西教育中心,重要的是加大教育内涵建设,重点抓好校风学风。

除了发展教育行业,还要发展相关教育产业。

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实施人才回归工程。

要进行分类、错位发展。

加大改革力度,探索二级学院混合制办学。

宜春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长 姚世贵


要优化环境,确保规范的法律地位;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政策的严肃性和连续性;确保校长办学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同时提高服务意识。

第六届省督学、市教育局原局长 李谟清


统筹协调好市本级与中心城区四区(袁州区、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的教育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人口倍增计划和产业发展升级,尽快新建、扩建、改建一批学校,千方百计化解大班额,让所有适龄儿童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积极倡导读书、崇文的良好风尚,在用活用好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机构上多下功夫,积极推进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机关、书香社区、书香家庭建设。

宜春中学书记、校长 陈少平


●现中心城区的教育容量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大班额、入学难等问题没有缓解,老师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要建立一支忠诚担当、善于学习、敢于创新的校长队伍。

●希望政府能给学校更大的自主权。

●音体美、心理健康、书法老师配置结构有待加强。

宜春三中校长 胡永红


根据市政府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中心城区3年内要新建38所中小学幼儿园、改扩建一批学校。建议由市政府统筹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规划、投入、建设,把中心城区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作统一规划、投入、建设,真正实施“交钥匙”工程,实现市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

宜春市袁州区教育局局长 易绍连


当前中心城区教育结构较完整,美中不足的是缺乏有影响力的职业高中与职业中专,导致普职比严重失调。建议宜春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由市区合力打造,依托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成熟的办学模式,策应宜春产业经济的发展,在经开区新建宜春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承担全日制的职业教学与各部门的短期培训任务,服务宜春经济发展,为园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将宜春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打造成能覆盖整个赣西地区,在赣西地区颇具影响力的职业学校。

宜春四中书记、校长 万启云


集团目前在宜春已完成投资逾7亿元,建成运营9所教育机构。教育是民生大事,针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希望政府给予相关政策扶持与关心。例如招生政策,教育主管部门将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各县市区招生计划,允许学校向社会自主招生、跨地区招生;民办学校收费实行自主定价,报物价部门备案;政府支持民办教育创办优质初高中,与公办重点中学同享优秀生源政策扶持;政府支持民办职业教育中心发展,市教育局每年将各县市区中学完成职教招生情况纳入学校领导考核内容。

昌黎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陈军耀


宜春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区高中、初中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百树教育有义务承担更大责任,可以通过PPP模式,继续加大对宜春中心城区教育投资,建设和管理。

宜春百树教育集团董事长 闵洪根


●对民办学校给予一些定向政策支持或者荣誉上的认可。三名工程(名师、名校长、名学校)分配固定名额给民办学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该有民办学校负责人,使他们有机会建言献策。

●政府出台政策解决民办学校师资稳定的问题,民办学校从教五年以上的教师,考试考核合格,定向给予事业单位编制。

●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申请上级公办学校同样的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于教师成长和老师医保、公积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财智库专报】打造赣西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的对策建议
江西宜春省内率先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世界硒都,赣西中心城市,江西宜春潜力巨大!
宜春加快建设赣西区域性中心城市
宜春中心城区人口五年倍增专题
宜春市(赣西)公共实训中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