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课 菩提书院学员手册-下

菩提书院学员手册-下

菩提书院办公室

【书院总则】

第一章 性 质

  菩提书院全称苏州西园菩提书院,是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注册的佛学社团,是引导大众修学佛法、走向生命觉醒的心灵学院,是开展人生关怀和心灵慈善的精神家园,是面向海内外进行佛教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民间团体。

第二章 院 训

  悲智和敬:以悲心利他,以智慧处事,以和乐生活,以恭敬待人。

第三章 总 纲

  第一条 理念——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佛法,走上生命的觉醒之道。
  第二条 宗旨——悲智双运、自觉觉他。
  第三条 模式——三级修学,解行合一。
  第四条 特色——依据五大要素,构建三级修学,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效引导。
  第五条 使命——让我们成为智慧的传播者,为迷惘的人们送去光明,为喧嚣的尘世送去清凉。

第四章 方 针

  菩提书院以发菩提心为学佛根本,以修学佛法为核心任务,以六和精神为管理方针,以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为最终目标。
  第一条 以发菩提心为根本
  一、充分认识到菩提心是修学之本,进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通过三级修学走向解脱,走向生命觉醒。
  二、在践行三级修学的过程中,培养传灯和慈善意识,积极参与传灯和慈善等活动,帮助更多的众生走上觉醒和解脱之路。
  第二条 以佛法修学为核心
  一、依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建立初、中、高三级修学模式。
  1.初级修学以人生佛教为基础,以信仰建设为中心。通过学习人生佛教丛书,摆脱对佛教的误解,以正确观念看待人生和世界。认识三宝的功德,了解皈依的意义,生起至诚皈依之心。学习佛弟子的处世态度、生活方式及举止行仪,造就健康人格。
  2.中级修学以《道次第》为基础,以修学菩提心为中心。通过学习导师讲解的《菩提道次第略论》、《入菩萨行论》等著作和音像,迅速掌握菩提道的修学要领,进而发菩提心,行菩萨行。
  3.高级修学以正见为基础,以止观禅修为中心。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依正见修习止观,解除二执二障,引发空性智慧,成就胜义菩提心,圆成无上菩提果。
  二、修学佛法遵循“十八字”方针:在态度上——真诚、认真、老实;在方法上——理解、接受、运用;在效果上——观念、心态、品质,即从观念改变、心态改变到生命品质的改变。
  三、遵循四个一原则:一个目标,一张地图,一位导师,一群伙伴。
  第三条 以六和敬为管理方针
  书院依六和精神建立清净和谐、民主如法的学佛团体,架构修学标准化、活动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修学平台,为大众追求解脱、走向生命觉醒提供全面而系统的保障。
  一、戒和同修:在制度上人人平等。
  二、见和同解:依三级修学模式,共同走在菩提大道上。
  三、利和同均:机会均等,交流分享,同沾法益。
  四、身和同住:保持行动的协调性,身业清净。
  五、口和无诤:顾全大局,不说是道非,制造事端,语业清净。
  六、意和同悦:以欢喜调柔之心待人处世,常行忍辱,慈悲柔和,意业清净。
  第四条 以自觉觉他为目标
  依三级修学模式完成自觉的修行,以传灯和慈善成就觉他的修行。通过自觉具备觉他的能力,通过觉他圆满自觉的修行,最终达到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目标。

第五章 架 构

  第一条 导师为书院学员修学的根本依止。院务委员会为书院最高议事机构,由院长、常务副院长、秘书长和各委员会的主任等组成。
  第二条 书院设立辅导委员会、督察委员会、修学委员会、传灯委员会、慈善委员会、禅文化传播委员会及基金会。各委员会负责相关模式的探索、制定和培训,指导各修学团队正确理解和执行书院制定的修学模式和服务模式。
  第三条 书院面向全国和海外开展教学工作。凡是主动接受导师的修学理念,认可书院实施的三级修学模式,并具备条件的地区,可申请建立修学团队。书院相关部门将为各修学团队的辅导、修学、传灯、慈善等工作提供指导、培训和支持。
  第四条 书院是为大众提供有效修学的服务平台,以班级为重心,以辅导员为关键,以修学处为纽带,以总部为后盾。

【共处规则】

  在佛陀建立的僧团中,大众依“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的原则和合共住,又称“六和敬”,是佛教平等思想的最佳诠释。作为佛法修学团体,菩提书院秉承佛制传统,遵照六和精神,共同建设“运作规范化、修学标准化、服务人性化”的修学平台。具体内容为:
  第一条 戒和同修
  一、菩提书院是以法为中心的修学团体,特别建立了指导修学和服务大众的两套模式,做到一切有法可依。这些制度既是修学的准则,也是做事的指南,所有学员应该努力遵守。
  二、依法不依人,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应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
  三、制度是我们走上菩提路的保障,加入书院学习,就意味着对相关制度的认同。所有学员应该真诚、认真、老实地学习并接受两套模式,这是成为合格学员的前提,也是共同修学的基础。
  第二条 见和同解
  一、三级修学模式的作用,是将我们导向智慧,有效避免学佛过程中的偏差。服务大众模式的作用,则是将我们导向慈悲,从而舍凡夫心,发菩提心。
  二、作为书院学员,要认识到这两套模式的价值,从它的指导思想到具体内容,都能理解、接受、运用,以此作为修学做事及待人处世、辨别是非的标准。
  三、修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避免个人我执,还要避免团体我执,不得有团体或信仰的优越感,通过无我利他的实践,进一步自觉觉他。
  第三条 利和同均
  一、菩提书院是纯公益团体,不涉及任何世俗利益,而是以大众的利益为利益,以众生的利益为利益。
  二、书院为学员提供修学佛法的善缘,从同喜、同修到同德,所有机会一律平等,不分职业地位,不论尊卑高下。
  三、书院为学员提供服务大众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发利他心,积极承担,积资培福,通过做事成就慈悲,避免陷入我执我见和自我优越感。
  四、培养乐于分享的意识,自己从佛法受益后,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同修交流。因缘成熟时,可善巧方便地与人分享,使更多人于法受益。
  第四条 身和同住
  一、学员应当具备团体意识,安住于三级修学和服务模式,保持行动的协调性,不应我行我素。
  二、做事有大局观念,了解自己在整个书院所应承担的服务岗位,以及这个岗位的定位、职能、模式,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何与同修或其他部门步调一致。
  三、摆脱身业的不良串习,培养如理如法的行为习惯,具足佛弟子应有的威仪。
  第五条 口和无诤
  一、支持书院的所有决议,有不同意见,应通过正常渠道向相关人员或部门提出,不得私下拉帮结派,引发人我是非。
  二、不应非议其他道友的学修情况,或以任何理由诽谤、排挤、取笑他人。
  三、保持个人与个人、团队与团队之间的良好沟通,明确彼此关系,在工作中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身口意三业统一到佛法和相关制度上。
  四、提倡文明用语,不得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注意心态和语言的调柔,学会以爱语、如实语随喜他人,利益自他。
  第六条 意和同悦
  一、在思想上,对书院、导师、三级修学模式和服务大众模式有高度的认同感和感恩心,以精进修学和如法言行维护书院荣誉。
  二、将辅导员、义工菩萨和同修道友视为菩提道上的伙伴,珍惜善缘,心怀感恩。
  三、认真投入修学,对传灯、慈善等活动随喜赞叹,积极参与。
  在六和精神中,“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是体,即总的指导思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用,即实践中的运用。若能依此而行,不仅可以建设清净安乐的团体,还能化解我执,增进个人修学。希望大众切实贯彻六和精神,以此为菩提之路保驾护航。

【学习公约】

  正式入学时,须签订《学习公约》。学员于签约前应详细阅读,确认对所有条款完全认同,自觉遵守,方可签署。
  第一条 自愿加入学习,以佛法修学为中心,依照三级修学模式,追求生命的觉醒与解脱。
  第二条 不传人我是非,不持门户之见,不作宗派之争。秉持六和精神,平等相处,互帮互助。
  第三条 自觉维护学员之间清净的修学关系,不得利用书院平台建立利益关系,如借贷、担保、雇佣、合伙经营等商业往来。
  第四条 真诚、认真、老实地参与修学,严格遵守学习计划,按时完成学习进度,保质保量,共同营造良好的修学氛围,避免浅尝辄止,四处攀缘。
  第五条 共修时,不谈论与当前主题无关的个人话题或政治、社会事件等。
  第六条 共修时,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若因事不能上课,须事先向班长或本组组长请假。若班级共修请假,应事先提交不少于500字的当期修学心得或补课。如果一年内旷课超过5次,将影响升学或结业。
  第七条 共修时,自觉维护清净庄严的现场气氛,言谈柔和,举止得体,切勿喧哗。请将手机调成振动或关机,以免对共修造成干扰。
  第八条 共修时,除班级使用的录音笔外,不使用个人音讯设备,以免干扰共修。
  第九条 共修时,学员间若存在不同知见,经辅导员解答仍无法达成共识时,可由班长整理后呈请辅导长确定,不得执著一己之见,误导他人。
  第十条 共修时,应感恩三宝功德,感恩导师慈悲,感恩同修帮助和包容,共结殊胜法缘。
  第十一条 在当地寺院共修时,应尊重道场、法师及工作人员,心怀感恩,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十二条 院训:悲智和敬——以悲心利他,以智慧处事,以和乐生活,以恭敬待人。
  我赞同上述《学习公约》及《共处规则》的内容,并决定遵守执行,故慎重签名:

  班级编号与名称:     
  年 月 日

【学员须知】

关于礼敬僧宝尊重其他寺院和修学法门的行仪规范

  各位学员:
  在修学和生活中,我们会进入其他寺院,或遇到其他法师,接触其他法门,作为书院学员,应当秉持对三宝的正信,以如法的佛子行仪,正确处理好相互关系。
  一、尊重所有僧人。僧人不仅是人天导师,更是续佛慧命的栋梁,正法久住的象征。没有僧宝,就没有佛法在世间的流传。作为书院学员,应当以恭敬之心,尊重并礼敬所有僧人。
  二、遵守寺院礼仪。进入寺院后,要遵守佛子应有的行仪。
  1.进入寺院,首先如法礼佛,遇见僧人,至少应合掌致敬。
  2.礼拜法师时,若法师说“问讯”,问讯即可;若法师说“一拜”,一拜即可;若法师没有招呼,则应三拜。
  3.注意着装,以稳重大方为宜。女众不应穿暴露、紧身、透明的服装入寺,交谈时不得拉扯法师的衣服或身体,照相时不得紧靠法师,以免引起讥嫌。男众前往尼众寺院亦然。
  4.寺院内不得吵闹喧哗,不宜和法师开玩笑,公众场合更应避免。交流心得法义时,应柔声细语。
  5.有因缘与法师同行,应走在法师后方,不宜太近或太远。与法师交流时,要收摄身心,谨言慎行,注意威仪。
  三、守护口业,勿论是非。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其他的寺院、法门和法师,除了恭敬赞叹,不得妄加评论,传播是非。
  四、尊重他人所修的法门。在介绍书院的殊胜时,可通过自身修学感悟和转变客观陈述。如果他人有依止的法师和法门,要鼓励对方增进道业,不得贬低其他法门,不主动引导他人改变法门。
  五、不在西园寺之外的其他寺院宣传书院。每个寺院都有不同定位,我们首先要表示尊重,切勿妄加评判,分别高下。在其他寺院开展共修等活动时,要心怀感恩,言行如法。在共修和活动范围之外,不主动宣传书院或向该寺护法居士传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若该寺院的住持、法师、居士对三级修学确有兴趣,主动询问时,可以为他们详述书院的修学模式。
  六、尊重皈依师。有些学员在加入书院修学前,已在其他寺院或其他法师座下皈依,这和依止导师并不矛盾,因为我们皈依的是十方三宝。所以,既要继续尊重原有的皈依师,也不必有任何顾虑。在书院修学,应认真修习依止法,对导师生起至诚依止之心,安住于三级修学模式。
  七、不在书院内介绍其他法门。佛法浩如烟海,而我们的精力和智慧都很有限,对此,导师特别建构三级修学,这是为现代人量身定做的、效率最大化的修学模式。进而提出“真诚、认真、老实”的学习态度,以此保障自修效果和共修氛围。参加书院修学,就意味着对这套模式和态度的认同。在此期间,不得四处攀缘,或在书院内介绍其他法师或法门。否则,非但自己三心二意,难有受用,也会干扰他人修学,慎之慎之。
  八、注重维护与当地寺院和长老的关系。寺院是受法律保护的宗教活动场所,三宝具足,加持有力。若能在寺院修学佛法,应视作我们的福报。因此,各修学处、修学点要注意维护与当地寺院和长老的关系,取得认同,便于修学活动的开展。鼓励各地学员到当地寺院进行班级和小组共修,或举行开班仪式等活动,形成良性互动。
  每位菩提书院的学员,在外都代表书院的形象,代表三级修学的成效。希望大众珍惜这一修学正法的殊胜因缘,自己于法受益后,也能向外展示如法的佛子行仪,以此自利利他,广结善缘。
  愿正法久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尽心灯照大千心得
佛门礼仪
龙泉寺
加入三级修学带给我的改变(图文)
清辉映山水 明月照中华
《时间之外》定制禅修班回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