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食堂岁月




  后来上了中专,规模不大的女校。学生不多,仅有一家食堂,毫无竞争压力便价钱死贵。菠萝炒窝头之类的奇葩饭菜没有,也没有哪种饭菜特别好吃,只记得馒头蒸得好,暄腾腾的,五角一个。宿舍里一人去打饭,往往要捎七八个回来。那时候,时间的脚步都是慢的,除了上课别无他事,吃就是挺大个问题。我们发扬神农尝百草精神,把校门口的小餐馆挨个尝遍,互相交流,哪家给得多,哪家味道好,其实也不外乎炒饼、炒面、炒米饭。有些美味只能隔着时光存于记忆之中,现在放一盘黑乎乎看不出颜色的炒饼,估计也会吃得很惆怅。



  刚参加工作,是非典肆虐的2003年。那段时间要求与另两名同事一起24小时轮流值班,随时接收上级的通知。清楚地记得在食堂吃的第一顿饭——茄子烩菜,米饭。那顿饭简直惊艳!茄子熬得软烂咸香,配上浓稠如乳的大米汤,第一口便俘获了我的味蕾。跟同事们惊叹:“食堂的饭这么好吃啊!以后我都不回家吃了!”此话招来无数哂笑,同事们笑道:“连着吃几顿你就知道了。”等我连着吃了几顿之后,完全懂了大家哂笑的含义。



  那也没办法,家住得远,不通公交车,骑自行车来回要四五十分钟吧,况且两天一值班,不管美味与否都得在食堂解决。食谱是铁打的,周一面条,周二米饭烩菜,周三看大师傅心情,周四包子鸡蛋汤,周五炸酱面。某个周二,单位吃米饭,菜是蒜薹、香菇、肉片,听起来还不错吧?请再发挥一下想象力,如果这菜里百分之九十五都是蒜薹呢?和我一起吃食堂的姑娘不吃蒜薹,我俩便互通有无,她把蒜薹拨给我,我把香菇和肉片捡给她。多年后仍然记得那顿饭吃得辛苦,吃完太阳穴都是疼的。



  后来家搬得近了,成家了,吃食堂也就少了。回归食堂是人到中年后,生活和工作一肩挑起,三餐自己操持,才知道这一蔬一饭,买来、洗净、做熟、洗涮收拾,一天一天,周而复始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心力。有时候工作忙起来忘了时间,一看表,小朋友马上放学,家里尚清锅冷灶,食堂打一餐,接上小朋友回家便可开饭,省下来的时间让孩子简短午休,精精神神上下午的课。从此对食堂的大师傅由衷地感激尊重,若计划好吃食堂尽量提前报饭,遇到了恭恭敬敬打招呼问好,打完饭诚心诚意道谢。食堂在,有种安全感,无论怎么忙,到点下楼,饭盒排队,奉上几张饭票便热汤热菜在手,省去了许多操劳。

  越长大越发现可以怪责的人和事少,仿佛每个人都有可悯之处。很多事情承担过、经历过,才觉得自己获得的每份方便和关爱并不理所当然,且未必能一一回报,唯有感恩。



■编辑:李英鹏 程金东 张晶晶

■编审:高树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饭上班,单位食堂,一口就能吃出回忆
食堂里的人间悲喜剧
吃食堂喽
南北差异带来的尴尬经历,阿姨:还有打一个菜的孩子?
大学食堂能有多少雷人事?
一个人吃的米饭怎么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