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在國內首家引入了音樂療法
 
 

遼寧日報:中醫院必須要有文化品位

我省探索中醫文化建設之路,中式裝修、音樂療法開始回歸

T07 2010\05\29 號脈中醫   □本報記者/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在國內首家引入了音樂療法。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現在中醫院不姓中成了常態,不少地方的中醫院除了門口的牌子外,醫院牆上貼的都是西醫的治療手段,醫院的科室設置全是西醫的模式,中醫文化氛圍逐漸消失。國內中醫界也已認識到,振興中醫必須先振興文化。為此,國務院去年發佈的 《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了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的要求,其中特別強調要 “推進中醫藥機構文化建設,弘揚行業傳統職業道德,打造中醫藥文化品牌。於是,中醫院在文化建設上開始了有益的探索。
     
今年春,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新病房樓正式啟用。走進樓內,典型的中式裝修風格再加上濃濃的中草藥氣味,讓記者立刻感受到了中醫藥文化的魅力。我省中醫院文化建設有了一個可資借鑒的範本。
 
中醫必須有文化認同感
     “
加強中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應大力培育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的醫院核心價值體系。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日前在全國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經驗交流會上如是說。
     
那麼醫院的核心價值體系到底是什麼?王國強給出了答案:醫院的核心價值體系是醫院精神理念、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的總和,是醫院全體員工信奉和遵守的共同觀念。而在醫院的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應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 ”
     
對於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 許多專家學者進行了 廣泛深入的研究,不少 中醫院也結合各自的 實踐進行了提煉和概括。大家普遍認為,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理 念,可以概括為”4 字,具體解讀為以人為本、醫乃仁術、天人合一、調和致中、大醫精誠等。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魯兆麟告訴記者,中醫院、中醫診所必須要有文化品位,這個文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搞中醫的人,首先要有文化認同感。其次要有自信心,患者對中醫的信任,恰恰是因為認同中醫文化。
     
國內中醫訓詁學權威、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錢超塵認為,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是中醫藥幾千年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華民族深邃的哲學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醫藥學的集中體現。錢超塵強調:中醫藥發展要和傳統文化緊密結合,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文化是中醫藥的根基和靈魂。 ”
     
但目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遇到種種的困難,中醫生存與發展的文化氛圍逐漸消失,以至於一些人提出了改造中醫中醫現代化取消中醫的論調。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醫藥文化的重要性已經成為國內中醫藥界的共識。近幾年國家和各地中醫藥管理部門相繼運用各種手段,發展中醫藥文化。可是文化需要載體,選擇合適的載體,成為考驗中醫藥界人士智慧的現實命題。
 
中式裝修彰顯中醫文化
     “
中醫文化建設是國家級專案,我省正在緊鑼密鼓地推動實施之中,遼寧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溫家祥告訴記者,目前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瀋陽市中醫院等單位都處於我省中醫文化建設的前列,其整體裝飾風格、內涵建設都很有傳統中醫藥文化味道。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呂曉東認為,中醫院作為中醫藥文化繼承和創新、展示和傳播的重要場所,必須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文化建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要擁有內在的精神與文化,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環境形象等方面。
     
呂曉東說,該院先後幾次邀請中國文化研究會專家,來醫院講解中醫藥文化、傳授服務禮儀,而且設計製作了 《職工行為規範手冊》。不僅如此,在省衛生廳、省中醫藥管理局的指導下,醫院還確定了院徽以及厚德仁愛、傳承創新的院訓,這些工作均著重于體現中醫藥文化的內涵。
     
除此之外,中醫藥文化還需要有一個更好的載體,這就是中醫院本身的裝修風格。近年來,不少中醫院的規模在不斷擴大,門診、病房樓越蓋越漂亮,硬體設施越來越先進,可是有一個通病:一味追求現代化,甚至與西醫院在現代醫學領域拼設備、拼技術,唯獨放棄了中醫藥的核心價值理念——特色文化。患者到了中醫院,除了能聞到中藥味以外,根本看不出中醫院和西醫院有什麼差別。
     
對此,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決定將正在建設中的新病房大樓營造出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讓患者不知不覺地感受著中醫藥文化內涵。經過遼寧中醫藥大學領導及專家的充分論證,最終把新病房大樓內部裝飾定位于中國傳統古樸典雅的裝修風格,特別是在內部色彩上採用紅、棕、米色作為基礎色調,以彰顯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內涵。
     
站在該院新病房大樓一樓大堂,一面竹簡和諧牆立刻跳入記者眼簾:竹簡上撰寫著懸壺濟世、杏林春暖幾個大字,旁邊以不同筆體的古籍書法字為襯托;在二樓傳統療法大堂,設計了主題文化牆,雕刻著唐代名醫孫思邈《千金方》序言《大醫精誠》中的一段文字;在門診名醫堂,則巧妙運用實木窗格雕花等中式建築元素,增加了通透、靈動感;在中藥候藥區,擺放著中藥材科普知識介紹、中藥煎煮常識說明等內容的鏡框;在候診室、走廊,懸掛著精心裝裱的古醫訓、古醫德鏡匾;在治療室內,還設有傳統特色的屏風、診台等。
 
國內首家引入音樂療法
     
呂曉東告訴記者,他們醫院還計畫開闢一個百草園,在裡面種上五味子等各種中草藥,當患者徜徉其間會實實在在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薰陶。記者發現,在該院庭院門廊裡,12米長、2.6米寬的大型石刻浮雕《大醫千秋》、《大醫精誠》石刻、《天人合一》石刻、藥碾石刻、藥臼石刻等也正在緊張雕飾之中。
     
記者在古色古香的建築裡行走,聞著中草藥特有的清香,心想如果此時能聽聽中國古典音樂就更好了。沒想到,音樂聲真的響起來了,令記者很詫異。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傳統療法中心張松興主任笑著說,這是該院在國內首家引進的音樂療法,也是傳統療法中心開展的包括普通針刺、各種特種針法、灸法、刮痧、拔罐、推拿、小兒推拿、中藥貼敷、騰療、火龍療法等在內的40余種中醫特色療法之一,這也是該院充分挖掘中醫藥文化內涵的一個例證。
     
據介紹,音樂療法由美國夏威夷大學醫學院教授吳慎創制,其理論依據是:人是萬物之靈,音是萬物之情。音樂療法就是通過五音聲波作載體,用音符將聲波傳遞給人,進入人體皮膚竅穴,能延其經脈、疏通氣血、醫治五臟,進而祛除疾病、養生延年。
     張松興告訴記者,該院有5間音樂療法診室,分別為金音、木音、水音、火音、土音治療室。患者可以針對不同體質的需要,進入五音治療室中的一間,躺在特製的床墊上,閉目聆聽或悠遠或寧靜或熱烈的音樂,身下的床墊也會隨著音樂的起伏高低而震盪按摩相關部位。聽完了介紹,記者還是一頭霧水,於是逕自走進治療室,體驗了一回。記者只躺了10多分鐘,就覺得眼皮有點抬不起來,困意十足。而起身以後,覺得清爽了許多。看來,音樂療法還真挺有效果。
     
張松興說,音樂療法的演奏樂器也很有講究,比如土音要用古塤、笙竽、葫蘆笙等樂器演奏;金音要用編鐘、鑼等;木音要用古簫、竹笛等。來自上古的音樂,與中式裝修一起相得益彰,在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營造出令人回味悠長的文化意境。
 
黃帝內經首用五音治病
     
作為傳統中醫藥文化內涵的一個主要內容,音樂療法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白虎通·禮樂》中,提出了調和五聲以養萬物之說。《樂記》中有樂至而無怨,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平和,天下皆寧。 ”《樂書·第二》篇雲:“音樂者,動盪血脈,流通精氣,而正如和心也。這些都說明音樂具有通達血脈、振奮精神、防治身心疾病的作用。但是由於音樂長期被納入儒家禮教範圍,故在中醫學領域中沒有形成獨立的一門學科。
     
《黃帝內經》首先把五音引入醫學領域,《靈樞·五音五味》篇詳細地記載了宮、商、角、徵、羽5種不同的音階調治疾病的內容,並將其與人的五臟(脾、肺、肝、心、腎)和五志(思、憂、怒、喜、恐)等通過五行學說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並認為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羽,分別對應五臟,並作用於相應的臟腑。這種聯繫不僅豐富了中醫學整體觀念的文化內涵,而且還構建了聲學與醫學相關理論的框架,開創了五音調治疾病的方法。
     
自唐宋以來,利用音樂治療疾病已經比較廣泛地應用於臨床。唐代詩人白居易酷愛音樂,曾有詩《好聽琴》本性好絲桐,心機聞即空。一聲來耳裡,萬事離心中。清暢堪銷疾,恬和好養蒙。尤宜聽三樂,安慰白頭翁。 ”詩句強調了音樂對人的心理調節功能。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歐陽文忠公集》中記載:他曾因憂傷政事,形體消瘦,屢進藥物無效。後來,每天聽古曲《宮聲》數次,心情逐漸從憂鬱、沉悶轉為愉快、開朗。歐陽修深有感觸地說:用藥不如用樂矣。 ”
     
金元時期,四大名醫之一的張子和善用音樂療法治病,如以針下之時便雜舞,忽苗鼓應之,以治人之憂而心痛者等。意思是在治療悲傷過度的患者時,請藝人跳舞歌唱來配合藥物治療。扎針時,找些善於奏樂的人吹笛鼓琴,伴以歌唱,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張子和還提出好藥者,與之笙笛的觀點,提倡學習樂器,以提高音樂素養並沖淡疾病的痛苦。
     
至明清時期,音樂療法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清代名家吳師機尤其重視音樂療法的作用,他認為有節制地選聽樂曲,有利於精神舒暢、機體健康和疾病康復。
     
但是,古人用來治療疾病的音樂早已失傳。吳慎以歷史文獻為基石、考古鑒證為憑據,創作出理療養生音樂並開始在我國推廣使用。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引進音樂療法,其初衷就是強化中醫院的文化特色。

 

五音與五臟養生

    金音(商聲)
    金音為金屬、石製品的古樂器發出的渾厚清脆之聲,如編鐘、磬、鑼、鈴聲、三角鐵等。其樂聲清淨肅穆,有金的特性,可以入肺經與大腸經,主理肺腸的健康。多聽金音旋律和曲調可強肺強魄,驅逐惡疾與後患,增強生命體質。
    木音(角聲)
    
木音為以木所制做的樂器,如:木魚、古蕭、竹笛等彈奏的音樂,樂聲朝氣蓬勃、蒸蒸日上,聲波能量可以進入肝膽之經,疏肝利膽,保肝養目。根據《黃帝內經》醫典理論:木音為角,對應人體的肝、膽,清涼祛火。所以多聽木音,可以移轉性情,增強精神,安定魂魄,消除失眠。
    水音(羽聲)
    
水音為水聲、鼓等樂,包括地下泉水、小溪河水、雨水及海洋之聲以及宮廷鼓、大小鼓、架子鼓、非洲鼓等鼓聲,其樂聲悠揚澄靜,柔和透明似水,可以入腎經與膀胱經。多聽水音可以疏導外排下腑疾患與泄毒,從而平衡免疫系統,振發先天腎臟之氣。
    火音(徵聲)
    
火音為古琴、小提琴等絲弦樂,熱烈歡欣,屬五行中的火,可以入心經與小腸經,主理小腸和心臟的健康。火是萬物的動力,代表心臟,有熱量,絲弦的聲音可撥動人的心弦。聆聽火音可以調節心、小腸,疏導血脈,平穩血壓,疏通小腸,祛除毒傷。
    土音(宮聲)
    
土音為古塤、笙竽、葫蘆笙等樂,樂聲和平雄偉,莊重寬宏,具有土的特性,入脾經與胃經,主理脾胃的健康。 10萬年前中國山西即有石塤出現,說明當時人類已經懂得使用石塤來放鬆身心。多聽土音,可以對脾胃有極佳的理療養生功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理疗养生音乐--土音
吴慎中国音疗全集(CD5)
土音是埙,笙,竽等乐器演奏的曲目,入胃经脾经,建议收藏,每天清晨和餐前后1小时聆听,#音乐分享#纯音乐#五音疗愈
五音与五脏 -
五音疗疾丨土音养脾丨沧海桑田,岁月如歌,最喜欢的一支古埙曲
五音与人体五脏的对应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