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搪瓷(1916-2016)的时空之旅

1916年,英国人麦克利(Mcfregor)与华商徐道生合资,在虹口设立广大工场,生产搪瓷门牌、口杯、食篮、灯罩等日用品。这是中国搪瓷设厂生产的开端。从这个时候算起,2016年恰好是中国搪瓷的百年纪念。由国家搪瓷行业协会委托,上海唐搪文化公司承办的百年搪瓷展假座新落成的嘉定八分园,用近千件精心搜集的藏品来展示一场搪瓷的当代史。

“搪瓷”是一个典型的近代语词,而作为一种涂料以及一种工艺制作的过程,最初被称为“珐琅”,可以上溯到中国的隋唐时期。明代景泰蓝出现后转音为“发蓝”,之后渐渐定格为珐琅。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钢板搪瓷,这是现代日用搪瓷工业的开端。鸦片战争之后奥匈帝国的搪瓷产品(法蓝器)最早于光绪初就进入中国。清末欧洲的搪瓷进口关银每年超过1.1万两。1914年开始日本则基本垄断了中国市场。1916年,中国有了第一家搪瓷厂。从这个时候开始,搪瓷作近代词汇,和传统的珐琅同义合用(Enamel),专指涂烧在金属底坯表面上的无机玻璃瓷釉。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1956年。而在民间,由于最初大多是进口的,大家更习惯称它为“洋瓷”或“洋磁”。1956年,国家制订了搪瓷制品标准,从此,搪瓷成了这类产品的正式称谓,珐琅则指艺术搪瓷。百年展的主题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现代日用搪瓷的兴起(1916-1949)。搪瓷制品和其他工业制品一起,代表着“民国范儿”的高新技术,是城市、文明、卫生的体现。1930年,中国搪瓷品营业总额为国币600万元,其中434万为国货,上海的营业额则为410万,占全国营业总额的94.5%。绝大多数的搪瓷厂家都集中于上海。从北京天津到上海到广州香港,搪瓷在城市生活中无所不在,它可以是梁实秋父亲不可缺少的“直径在两尺以上”的洗脸大盆,是张恨水熬夜写《金粉世家》时在炉子上呼呼作声的搪瓷茶壶,是张爱玲从常德路公寓作为自食其力的职业女性出门买菜提着的网兜里用来装豆腐和甜面酱的“洋瓷盖碗”,是萧红记忆里大陆新村鲁迅旧家水门汀地上擦擦响着淘米洗菜的“洋瓷盆”,是香港牙医用铁钩挑在门口的搪瓷招牌,是麻油铺放在店面里乘放花生酱麻酱的洋瓷大缸,也是无数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不可或离的脸盆、漱盂(口杯)、痰盂、马桶。受限于产量和价格,搪瓷品在当时城市以外的地方不算普及,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叶圣陶的甪直镇商铺向村民兜售的4角钱一只的“洋瓷面盆”,红军和新四军时期军队人手一只的可以穿绳的“洋瓷碗”、“洋瓷缸”,都会引来乡间大人孩子的好奇和钦羡。

第二阶段是建国后到1965年,搪瓷产品稳步增长,并且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经济道。1955年,搪瓷业公私合营。50年代后期,搪瓷生产品种多达170余种,形成饮食用品、洗涤用品、医用制品、其他杂件4大产品系列。日用搪瓷比如脸盆和口杯作为生活必需品得到重点发展,市场遍及城乡,1955年产量分别达到1500万个和3000万个,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抗美援朝慰问杯”,白底红字,宝蓝滚边,印着天安门和毕加索的鸽子图案,风行一时。搪瓷器皿成为国民口杯、国民面盆,达到了“家家有,人人用”的程度。搪瓷生产的工艺和花样不断创新。由于上海搪瓷厂过于集中,国家也调整了产业分布,进行大规模的工厂外迁,陆续迁往长春、合肥、福州、开封、兰州、济南、南昌,最终形成了全国搪瓷行业较为合理的发展布局。上海不少搪瓷厂内迁支援外地建立了16家搪瓷工厂。

第三阶段正处于文革时期,搪瓷行业也受到了影响,技术进步基本停滞,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花样单调,以毛像和语录为主。但换一个角度看,这种日用品和政治的紧密结合,让我们今天看到这些搪瓷器皿就如同看到那一时期的共和国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毛主席最高指示、学习各种英雄人物、全国各地的标志性建筑等等。
行内从事美工的专业人士曾经说过,50年代的花样是花草虫鱼多,60年代是风光山水多,到了70年代,则是样板戏、语录和工农兵人物为主。对于亲身经历过60-70年代的人而言,这些搪瓷用品还不仅仅是共和国史,同时也是大家曾经的青春岁月。在上述纹样之外,还有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图案值得注目:鲁迅头像和诗句。这也是今天的搪瓷收藏家们不能放弃的目标。

第四阶段从改革开放开始,搪瓷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79-1982年,设计新花样达2778种,各厂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时的国画家穆益林、谢家祥等画家设计了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万紫千红、花好月圆、芙蓉鸳鸯、竹编牡丹、金钱牡丹五朵金花的小配套描金系列产品,代表了当时搪瓷花色上的最高水平,小配套包括了2个面盆、2个杯子、2个痰盂,价格为人民币122元。需要凭新婚证明才可购买,一时风靡市场。搪瓷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从工人进厂的礼物搪瓷杯,到工人退休的纪念品”老寿星面盆“,以及嫁娶、家居,到处都是搪瓷制品。在日用品这一层面上,可以说搪瓷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建国后中国人的生活。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和搪瓷生产的高能耗问题,主要城市的搪瓷厂渐渐停止了生产,北京、上海、西安等搪瓷厂纷纷关闭,2002年9月,上海最后一家搪瓷厂——久新搪瓷厂宣告结束。经过十几年的蛰伏和艰难蜕变,21世纪以来,搪瓷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产品结构和产业分布有了和以往全然不同的面貌,能耗和环境问题基本解决。如今的搪瓷业每年的出口金额达到34亿美金。很多搪瓷厂已经转向医用、洁具、厨房设备、管道等新的领域,比如建筑装饰搪瓷平板就大量运用于国内陆铁装饰。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搪瓷生产企业、工业搪瓷生产企业、搪瓷烧烤炉生产企业和铸铁搪瓷生产企业。日用品则在城市生活中处于一个略尴尬的边缘地位,然而挑战与机遇同在,事实上,作为一种性能先进的材料,搪瓷硬度高、耐高温、易清洁,并且安全卫生,其价值渐渐为人们认可,面临着一个重新回到人们生活中来的问题。今天所谓的创新,最有价值的往往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重新框定之后带给人们崭新的认知和体验。今天的搪瓷,绝不仅仅是过去的回忆,而是不同于以往的、经过重新定义的新搪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高贵珐琅到廉价国货 搪瓷到底经历了什么?(图)
上海人的搪瓷记忆
武汉搪瓷厂的前生后世(之二)
中国搪瓷100年了
年代感十足的搪瓷老物件,让人不由得想起那座消失的吉林市搪瓷厂
曾经风靡一时的搪瓷,怎么突然不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