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在蓝关古道上…李亚军

行走在蓝关古道上

李亚军

跟着导航,七拐八绕地来到一处土崖下,高德导航中的女人发出温柔的提示:已经到达目的地,本次导航结束。眼前是一条并不宽敞的水泥路,旁边是赤裸的农田,没有庄稼,也没长草,就那样疙里疙瘩的在阳光下晾晒着,泛着黄灿灿的光亮。一个晒得黑黢黢的妇女骑着摩托从我们身边路过,问她蓝关古道怎么走。妇女停下车,顺手指着眼前的水泥路,说脚底下走的就是“蓝关古道”。有些出乎意料,大名鼎鼎的蓝关古道就是这样一条瘦弱逼仄的狭小路径啊!骑摩托的妇女加大油门,沿着这条狭窄的水泥路,一溜烟地冲上了面前的土崖,再一转弯就不见了。真不敢想象,一条存在了几千年的古道,承载了古长安与荆楚之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的联系,在今天看来,尽然是如此的其貌不扬!

沿着古道,犹犹豫豫地将车开上了山。路窄坡陡,开得提心吊胆。心想上面千万不要下来车子,因为只有一车宽的路,根本没法错车。怕鬼偏偏遇上鬼,上面真就下来一辆车。幸好走到一处坡度稍缓,路面较宽的地面。两车的边轮都离开了狭窄的水泥路面,一边贴着崖壁,一边挨着崖边,两车都收起了倒车镜,几乎跐碰到一块,慢慢挪着错了过去。惊出一身冷汗!车上人大气都不敢出,过后才长舒一口气!想想古人,赶一辆瘦窄的牛车迁徙,吆上两头毛驴驮货,行走在这条瘦弱狭窄的古道上,如果迎面相遇,还是比较容易错开的。倘使千军万马远征,大军辎重该如何行进?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五次出巡,两次走的都是蓝关古道。秦始皇又是个讲究排场的皇帝,出巡的阵仗肯定非常气派壮观。参观过秦兵马俑博物馆,出土的铜车马长是330cm,宽是195cm,有4匹马拉车。问题是铜车马是比原型车马缩小了二分之一铸造的,算下来要近4米宽的座驾,如何在这崎岖的山间小路上迤逦前行呢?而且是4匹马并排驾车,稍有不慎,哪匹马的劲使大了,或者马失前蹄,旁边可是悬崖深渊啊!这御手的驾车技术该有多好,真是难以想象!现在想来,挺替古人捏一把汗的。

  如今的蓝关古道虽说已经被现代化的公路交通所取代,但因为有了韩愈的那首“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诗句而至今被人们念念不忘。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唐宪宗令大太监杜英奇率宫人持香花前往扶风法门寺迎佛骨至长安。近200里路,路傍垒砌香刹数以万计,高丈余,饰以金翠彩缎,金佛玉炉,香火缭绕,吹螺击钹之声不绝于耳。进入长安城开远门,金幡华盖蔽日,宝帐香舆如云,人山人海,礼佛之声,如浪涛奔涌。佛骨被迎到了大明宫,宪宗亲自供奉三天,不理朝政,不管国事,一心礼佛。韩愈便向宪宗上了一封奏章《论佛骨表》以谏阻。

  唐宪宗看完谏表,龙颜大怒,下令处死韩愈。大臣裴度等劝谏宪宗,说韩愈“内怀至忠”,应该宽恕。宪宗仍然怒气未消,最后将韩愈从中央贬到地方,打发到当时仍属荒蛮之地的潮州任刺史。韩愈离开长安后,却在蓝关道上因雪迷路,他的侄孙、八仙之一的韩湘子要点化他,韩愈不从,便吟诗一首,这就是有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第二年“奉佛太过”的宪宗皇帝果然应了韩愈的话成了短命的皇帝驾鹤西归了。而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却成了千古名句。

尽管当下的蓝关古道已然是“门庭冷落车马稀”,但因韩愈的这首诗,却使古道深刻地印在了后人的记忆里。

现在想来,当年的韩愈在遭贬后,离开京城长安,那心情该有多灰暗沮丧!他携家带口行走在蓝关古道上,正遇上北风呼号,漫天大雪,加上女儿病逝,可谓是冰刀霜剑严相逼!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要不是内心足够强大,恐怕过不了这条古道。

我们的车子行走在坡陡路窄的蓝关古道上,的确把车上的人吓得够呛。一开始他们还打算用手机拍照,走着走着大家都鸦雀无声了。等车子爬上山梁后,道路逐渐变宽时,坐在旁边的妻子指着自己的喉咙口说:“告诉你,刚才心都提到这儿了,紧张死了!拿手机的手都有些发抖!”

走山路,坐车人永远比开车人紧张。开车人倒是有种舒爽的刺激快感!

蓝关古道起于商周,成于秦汉,绵于当今,其走向大致稳定,是蓝武道(又名武关道)的俗称,唐时称商山路。蓝武道从蓝田县南七里火烧寨村上峣山,登七盘道、乱石岔、蟒蛇湾、鸡头关,经风门(封门)、六郎关,下十二筝坡(大、小坡脑),从南向北过蓝桥到古蓝桥镇(蓝桥驿),再经牧护关(蓝田关)入商洛、出武关至内乡而入南阳盆地。

牧护关距蓝田县城35公里,雄踞秦岭之巅,海拔2000多米,秦时建关,称为峣关。据《括地志》载,此即为蓝田关,是古道上九大雄关之一。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移置青泥故城,改名青泥关,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改称蓝田关。因此,有人认为古蓝关即是峣关、青泥关。青泥关遗址在今大寨乡营上村北的北城子。大寨乡属蓝关镇,在县城南一公里灞河南岸,因晋时青泥军前哨设首寨于此而得名“大寨”。大寨向东南连绵至火烧寨有六、七个屯兵的村寨,如以逸待劳的一字长蛇阵。明清时又在蓝田南峣岭上修建蓝田关,亦称蓝关。

一条古道,就是一部历史,书写了多少沧桑岁月的变换。从商、周走到春秋战国;从秦汉隋唐至宋元明清,历史上有多少个朝代与这条古道发生过交集。在当年的蓝关古道上,上演了多少战争大片,上演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情感大戏!而今天的蓝关古道,已然从当年的交通要道,落寞成了供游人凭吊的历史遗迹或山民出山的山间小道。然而,当你踏上这条古道的一刹那,在你的眼前,便似有滚滚的人潮向你涌来,历史的画卷在你眼前展开,顿时会让你潸然泪下。你会觉得:古道,依然那么壮阔波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蔚:雪拥蓝关
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的南迁之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如果没有韩愈这样的人,下半部中国史必然走样!
郦波打卡第38天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