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我观物 不刻而工——作为画家的傅山(三)
以我观物 不刻而工——作为画家的傅山(三)
时间:2007-07-24 00:30 来源:《太原晚报》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我要评论
对中国画而言,程式性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中国的画史,是一部程式演进的历史,每一个新程式的出现,都是美术史上的一次改朝换代。而作为画家的傅山,就像他生前拒绝博学鸿词、不向康熙叩头、死后不以内阁中书下葬、而以朱衣黄冠入殓一样,始终一意孤行,不作程式的“顺民”。
画家汪伊虹曾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当你努力突破成法的时候,会发现自己作品变得不太美、不太像中国画了,然后,你努力去修正,让它美一些、更像中国画一些,这时,你又找不到自己了。这个悖论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中国画家面对程式性时候的尴尬和窘迫。然而,这又是无法回避的,只要你画的是中国画。
中国画的程式性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它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形式可以不看内容的“脸色”。在程式性创作法则之下,作为表现形式的笔墨,取得了相对独立地位,它本身可以作为自足的审美客体而存在。笔墨程式,说白了就是一套画画的路数,一方面它是捷径,可以让不太聪明的人画出比较好看的画,另一方面它也是陷阱,有可能把艺术引上死路,在傅山生活的清初画坛,“家家一峰,人人大痴”(元代画家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别号大痴)的颓势,就是程式的绝对化导致创新机制丧失的明显症状。
中国的画史,是一部程式演进的历史,每一个新程式的出现,都是美术史上的一次改朝换代。而作为画家的傅山,就像他生前拒绝博学鸿词、不向康熙叩头,死后不以内阁中书下葬、而以朱衣黄冠入殓一样,始终一意孤行,不作程式的“顺民”。
关于这一点,王萤先生在他的《傅山的美学思想及文艺观》中一语道破了天机,他说傅山“不讲究形式”、“不过分追求笔墨趣味”,写生、写实,在程式化的摹古之风风靡画坛的时候才力挽颓势、力创新法,难能可贵。
著名美术家刘开渠则在他的短文《傅山及其艺术》中,从技术层面上逐一点出了画家傅山脑后的“反骨”。第一,不皴擦或少皴擦、不渲染或少渲染,“一般来说,中国山水画多数都是要皴擦、渲染的。青主不用复杂的方法,主要用极单纯的线条来表现。”第二,是他在画上不巧饰、不故媚,不要人夸颜色好,“这样不想在纸上讨巧见功的书画家,是不多见的。”第三,从自然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新的丘壑,一般画家只知道从笔墨上下功夫,孰不知丘壑不高,一幅画多半算失败了,笔墨再好,也是不会提起精神来的。
按照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法,傅山的绘画显然属于“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作为遗民,国破家亡带给他切肤之痛,作为一个忠实于感受的画家,这样的痛苦决定了他在艺术上的取舍。他笔下的山水,画面简单到几乎只剩下轮廓,荒凉冷寞中,充满着压抑、危险、恐惧的感觉,他的松柏竹石乔木花鸟,粗服乱头、逸笔草草,乱世末世特有的烦躁、忧郁和凄凉,挥之不去。“觚觚拐拐自有性,娉娉婷婷原不能。”身处乱世的傅山,怀着亡国之痛和满腔的悲愤观察周围的物事,他的审美观中拒绝了秀美,却在情感与笔墨高度的统一中表现出了悲剧性的壮美,所有这一切,没有程式、没有套路,没有刻意要如何,甚至,也许连艺术是何物都未曾关心过……
创造程式的画家是伟大的,他在画面上的发明,就像“黄金分割比例”一样,让同时和后世的人们不得不遵从,比如上文提到的黄公望。反过来说,有力量否定既有程式的人一定更伟大,因为他用一种被公认为更好的程式取代了先前的程式,并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让千千万万的后来者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比如与傅山基本同时的石涛、八大山人。
应该承认,单从技巧和笔墨上看,傅山与石涛、八大山人相比,的确是不够成熟的。但是,如同伟大的石涛和八大山人成功地创造了新的笔墨程式一样,伟大的傅山,从未关心过任何程式。
(编辑:武志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意气风发 灼灼光华——于光华的花鸟画
国画家张洪水墨画作品
陈仕彬:艺术家的人生修养
【砚边谈艺】白云乡:行走太行绘真境
墨香蝶舞 蝶归墨香 ...
郎绍君、李孝萱对话(201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