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享】王人平:给草开花的时间——好的教育是留白的艺术

 

王人平,拥有近30万家长粉丝拥护的育儿名博,专注儿童教育和父母的自我成长领域。


  曾经读过一个小故事,很受启发。


  写的是一位隐士住在山中,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一次隐士出远门,找了位朋友看院。
  这人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形如兰花,但花边呈蜡黄色。这人采撷了些花和叶找专家品鉴。
  专家看了一阵兴奋地说:“这是腊兰,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花市上这种腊兰价格十分昂贵,许多人穷尽一生也难找到它。”
  那位隐士远行归来,知道此事后感叹道:“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

  育儿又何尝不是如此。

  每个孩子从诞生起,就携带了整个自然系统的全部智慧和逻辑,也都有着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就如一粒种子,本身已经具备了成就自己的所有可能。
  父母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节律和秩序,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而不能要求孩子按我们的期待和需求来成长。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诸葛亮曾在写给兄长诸葛瑾的家书中,介绍自己的儿子诸葛瞻:
  “儿子八岁了,资质聪明,但担心过于早熟,怕是担不了大任”。何等的人生大智慧!
  而今天的很多父母,源于自己内心的恐惧或自卑,习惯以成年人的意志和期望把幼儿早早地催熟成“小大人”。
  用各种名目的“班”和益智工具把孩子塑造成所谓的神童、天才,以期孩子“赢在起跑线”,既毁掉了孩子快乐的童年,又限制了孩子未来的无限可能。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像洋葱一样,每一层都是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其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经历的体验。
  父母不要总想着去催熟,总妄图走捷径。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捷径,往往是最远的路。


  落的课,总是要补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而这个代价往往是孩子和我们都负担不起的。


  好的教育是留白的艺术,是三分教,七分等。


  这里的等不是被动、消极的,父母依然可以通过自己榜样的示范、关系的构建、环境的营造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自己体验、经历,感悟,去自我发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塑造,以最终成就孩子最好的自己。


  成长是一个过程,需时日和世事打磨,不可能一蹴而就。


  春华秋实,是自然规律。愿更多的父母能拥有静待花开的勇气和智慧,给草开花的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的自我成长之人文关怀
亲子教育经典谈
【父母必读】孩子成长有“花期”
没有父母的孩子 快手
玩具的多少影响孩子的秩序感
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