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诗经总说郑卫两地民风开放,为什么呢?了解下当时的婚姻制度

封建社会对于女子的压迫,特别是对于女子的婚恋贞洁的条令,已经到了极其严苛的地步。所谓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已经将女子的生存地位以及人身权利给限制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但是,这些所谓伦常之道,在遥远的西周以及春秋时期,并没有形成封建时代的完整学说。简单的说,那个时候的人们对于婚姻上面,虽有种种限制,但绝对要比自宋之后的社会要宽松得多,而且人们对于婚姻也还是比之此后的封建社会要相对宽容。

在西周以及春秋时期,那个时候的女子还没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地步。对于婚嫁的发言权上面,未婚男女都是有的,最起码可以说自己喜欢谁,不喜欢谁。但是,真要到谈婚论嫁的话,就有“男不亲求,女不亲许”的说法了。

实际上这句话跟我们一向熟悉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男子看中了一个女子,那也不能自己跑到女孩家里跟人父母求亲;女子要是看中了一个男子,那也不能私定终身,直接就应允了把自己许给男子。

私下里你侬我侬可以,如果真的要谈到嫁娶了,就必须有正规的红娘机构,也就是人们认可的媒人替男子到女方家做个说和;女子即使看到男子再帅,再喜欢,那也同样得通过媒人去男子家做个中间人把事情说好。

媒妁之言是定了,可不意味着亲事就算成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环:男女双方都要邀请自家的亲朋好友,以及在一起工作的同僚到家里,好酒好菜的招待一顿,然后宣布:我们家的儿子或者女儿这就要结婚了啊。

这就相当于如今的婚姻证明,比如今的结婚证还被大家所接受。

既然结婚是比之封建社会要好一点,最起码能够男子与女子见面聊聊天,谈一场恋爱,不至于像两千年后连面都没见过就匆匆办婚礼入洞房了,那么离婚是不是也可以有?

确实如此,两个人的婚姻,解除的过程让现在的人们都会吃惊。那时的人们,如果在成婚三个月后,要是觉得双方性格不合,根本处不到一块去的话,就可以解除婚约,要是两个人虽有婚约但是尚未同居的话,解除婚约应该就更容易了。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无论西周或者春秋时期相对此后的封建社会开放到多少层面,女子的权利一定还是被限制的。可以这样理解:在双方解除婚约的时候,男方可能要做到那是轻而易举,但是女子想要主动解除婚约,恐怕并不是太容易的事。

所以说古人要离婚,开始时并不重视,这话可能有失偏颇,那只是针对男子而言。大概也因此我们在读《诗经》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被抛弃的女子唱出的悲歌。

不同于宋以后的封建时期,那时的史籍中还记载了关于未婚男女的一些政令——是的,已经上升到政令的层次了。由于那时诸侯国之间的常年争端以及边境的外族侵袭,为了保证足够的人口,统治者当然希望适龄男女抓紧结婚,然后抓紧生儿育女。

在这样的政治需求下,有了专门针对婚姻的条令:男女都要把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报上,男子三十岁怎么都得结婚;女子二十岁得抓紧嫁人。要是没找到合适的,没关系,每年的三月,官方就给办一个大型集会,让未婚男女都到这儿来,自己看看,有合适的当时就定了终身。而且,这种情况下男女看对眼了的,是不再需要上面所说的聘娶之礼的。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丧偶的男女参与这种大型婚恋集会。

当然,不是说男子非得到三十岁结婚,女子非得到二十才行,贵族没有平民那么难找对象,所以通常都会提前。

在这样的规定下,由于西周时期还存在部落形式的聚居地,所以在部落中的男女通常由部落来承办他们的婚礼。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显然也在其列。加之其本身就留存有上古之时的婚配习俗,也就是更多与生殖崇拜相关的习俗,被外界认为民风开放也是情理之中。

秦之后的《汉书·地理志》里说:郑国土陋而险,山居谷汲,男女亟集会,故其俗淫。实际上也是说郑国等地因地理原因,所以仍然保留了相关男女交欢的旧俗。

在当地民众心中,这些旧俗也是再正常不过了。而到了外来人眼中或者我们后来人眼中,可能就觉得难以接受了,这也是人们大多认为郑卫等地民风开放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观
曹胜高:阴讼于社与《诗经》婚怨之歌的生成机制
古人怎么结婚?都有哪些步骤?通过唐代了解古人婚姻
《诗经》里的爱情诗有哪些?诗经中爱情故事
以爱之名,约你看这一季的风景
诗经里情花遍地思慕----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