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西县赵王河

清河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古黄河、海河等水系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区。在数千年前,整个华北平原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湿润得多,因为那时雨量充沛,又有一些源自河南、山西太行山麓的水系从这里经过,河水的流量也很大,并常常造成水灾。因而这里江河纵横,密如蛛网。那时清河县一带的地里环境,大致与今天的江南水乡相似,以河流为交通要道,村庄、城镇大都依河而建。据文献记载,流经今清河县境内的古河道有数十条之多。因为年代久远,沧桑变迁,多数河流已无遗迹,所以很难将其说清楚。现仅将几条有名的主河道,作以简单介绍。

清河

清河是一条古老的河,起源于今河南内黄南,流至今威县东的牛寨,向东北沿今清凉江,经清河县西北部与南宫市交界处,向东北流经故城北、景县南,至东光西,自此以下略循今卫河、海河入海。

屯氏河

屯氏河系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黄河北决于馆陶(今属河北),分为屯氏河。屯氏河于馆陶北又分为两股,一股流向西北的被称之为屯氏河,它是屯氏河的支流;屯氏河的主流向东北由临清入今运河。由今清河县境东,沿今卫运河一线,在县东北渡口驿北入武城县,东北流至漳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它以“广深与大河(黄河)等”、“两川分流”的形式,流经清河县境东七十余年。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黄河又在下游鸣犊口(今山东高唐县南)决口,屯氏河遂淤绝。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误认为屯氏为毛氏,在今馆陶屯氏河边置毛州,故隋称屯氏河为毛河。

张甲河

张甲河是屯氏别河的一个支流。屯氏河在馆陶北与屯氏河分流后,至今威县牛寨分为两股,一股向东入今清河县境西南湮灭;另一股沿今清凉江一线由清河县与南宫交界处,从故城、枣强之间向北流去,被称之为张甲河。

蔡河

蔡河是一条古老的河道。相传春秋时期鲁国大夫秋胡为今清河县三官庄人,其妻即此河自杀。此传说在旧县志中亦有记载,并记有该河流经今谢炉西北。据此传说和记载,该河应经今三官庄、南堤一带,它或许是县境西部古清河(今清凉江)的支流;或许就起源于此处附近的老官沟(今丰收渠)。此河遗迹由牛屯村北向东北经周家那与刘保庄两村地界,被刘保庄村民称之为家北河;周家那村民称之为家南河,再经谢炉西北,过楼庄、蔡庄、华家那。在这一带都有很明显的河道遗迹。但《行水金鉴》却载:“蔡河起自段沙土村北,经张宽向东北入武城界,在三官庙村入御河,可泄清河县东北部一带积水。”它可能是只记述了古河上游淤积后,下游今剩余的一段,不然,传说中的古河遗迹又该怎样解释?此事还有待水利专家考证。《清河县水利志》中只说该河“西起古黄河(今清凉江),东通减水闸。”“明末清初於没。”

一字河

一字河又称邑字河。在县境东部,南北方向。上自莲花池(今潘庄)逶迤入武城界,下至河西减水闸。每遇水患,泄安家洼一带水入蔡河。明末清初逐渐甄灭。

赵王河

赵王河系清河故道(今清凉江)的一个支流。该河在县西部,南自大堤村南入境折西而北,沿小屯村、梨杭村西,在南宫县大河村南入今清凉江。据民国《清河县志》载:该河自宋末元初,就常以水为患。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河决田家口,使我县多半村庄受灾。“赵王河现时(公元1934年)虽涸,堤岸犹显然在。”另据民国《威县志》载:在城东20公里有称宋时运河者即此河。因宋朝皇帝姓赵,河也冠以赵王而得名。

今河流·河渠

卫运河

卫运河原为隋殇帝所开永济渠。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为东征高丽,从洛阳向东北开永济渠,渠道走向,基本上是沿白沟接清河的位置,即由洛阳经修武、新乡、大名,过馆陶北向西北经临西县童村向东北过清河县西北部,至天津,转永定分支,直抵涿郡(今北京西南),赐名御河,御河因此而得名。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到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在这78年间,御河由馆陶北向西北改为向东北至今临清的清水故道,即现在的流经位置。因后世把人工开凿的河道通称为运河,该河所走的清水故道即是卫水下游,亦被称之为卫水,故名卫运河。

卫运河为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它南从徐万仓漳河、卫河汇流处,北至故城县四女思枢纽,长157公里,在清河县流经长度18.89公里。卫运河自临西县孟庄入清河县东部边境,经二哥营、邵庄、南焦庄、前孙庄、后孙庄、南李庄、油坊、劝礼、朱唐口、邵庄、后郭屯,至渡口驿村北出境,入故城县,经四女寺入南运河。该河曾为千年水上交通的南北要道,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才因河道干涸,停止运营。它亦曾一度造就清河县油坊镇的商业繁华。

清凉江

清凉江,曾为清河、漳河、屯氏别河、张甲河等河流故道。今清凉江已成为黑龙港地区的主要排水输水渠道,上源于邯郸地区魏县北善村,至曲周县安寨叫东风总干渠道,上源于邯郸地区魏县北善村,至曲周县安寨叫东风总干渠;安寨以下经邱县至威县牛寨,叫老沙河;牛寨以下经清河、南宫两县边界,过衡水地区,至沧州地区交河县入南排河叫清凉江,长356公里。清凉江自威县牛寨进入清河县境,经梨杭、陈村、尹才庄、后吴、牛城后、王嘴、郞吕坡、西张宽、西野庄,至东野庄村出境,在清河县境内长达27.32公里。1963年特大洪水后,在省根治海河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对老沙河、清凉江进行了扩大治理,在旧河床上开挖过水河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清河县在境内相继开挖、疏浚了连接清凉江的新清临渠、丰收渠、民兴渠和胜利渠,并修建排水口182处。自此全县排水纳入清凉江水系。

新清临渠

新清临渠原名南衡灌渠,俗名民兴渠,南自辛集村南东西友渠汇合处起,经牛庄、孝义屯,在沈庄村北入南衡灌渠,北至郞吕坡东北入清凉江,长26.4公里,控制面积380平方公里,设计流量165立方米/秒,最大蓄水能力345万立方米。1958年开挖后,扩挖过4次,是县内骨干排灌渠道之一。

民兴渠

民兴渠南起马庄村北,经双城集、连庄、西张宽,在西张宽北入清凉江,长19.9公里。控制面积91平方公里,设计流量64立方米/秒,蓄水量200万立方米。1958年开挖后扩挖过3次,是县内以排水为主,排灌两用骨干渠道之一。

丰收渠

丰收渠原名清临渠,旧名疏水渠,民间多称“官道沟”,始挖于明朝弘治年间。南起田庄村北,北至东关入清凉江,长20.01公里,控制面积206平方公里,设计流量112立方米/秒,蓄水能力22万立方米。1949年前曾疏浚过6次,以后又扩大治理过6次;丰收干渠还有5条支渠,从渠左岸向西延伸,担负着西部10个乡镇的排灌任务,是县内主要排灌渠道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转载]古武城考(转自衡水日报)
诗读邢台大运河
对于邢台大运河段尖冢古镇开发利用的一点建议
河决馆陶分出屯氏河
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四◎山东五
邢台历史上的水路码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