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定州与中山之关系

 

(一)春秋中山古都
中山非鲜虞
        首先申明,对于春秋战国中山国的问题,我并不敢苟同所谓“中山即鲜虞”说。因为从“中山”之名最早出现于史籍的公元前506年,就与鲜虞是并存的方国和诸侯,立场相反。所以,我赞成路洪昌、田卫平等学者“中山非鲜虞”观点。中山国政权不是所谓“白狄政权”,而是杂有白狄鲜虞等民族的姬姓诸侯政权。而且杂有商民族后裔。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特别强调:中山“犹有殷纣地余民”,很值得重视。
      《国语·郑语》载,郑桓公任司徒与史伯论及周王朝兴衰,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曰:“王室将微,戎狄必昌,不可逼也。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
        而在鲜虞作为戎狄的同一时期,已经有中山国了。《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魏献子对大夫成鱄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中山当是这四十个封国中的一个。
        后人把鲜虞等同于中山,曲解了《左传》原文的意思。看看原文《左传·定公四年(前506年)》。“秋七月,……楚人围蔡。晋士鞅、卫孔围帅师伐鲜虞。”这是一个事件,晋国正卿赵鞅正在围攻鲜虞(今正定新城铺)。而下面的记载:“晋荀寅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损于楚,而失中山,不如辞蔡侯。吾自方城以来,楚未可以得志,只取勤焉。”乃辞蔡侯。
        这里说的是“与我们一起出兵的中山不愿服从”,而弃盟结怨。所以才有“失中山“之说。可见中山是晋国的联军,而鲜虞是晋国正在围攻的方国。从清末王先谦开始,称“史书中兼称‘鲜虞’‘中山’”。这是对史书的曲解。
        这个学术问题,不是我今天要说的主题,而是一个讨论问题的背景。
        春秋时期包括鼓、肥在内的鲜虞部落联盟,定州这一带,属于鲜虞国城邦联盟。那时候,中山国是位于晋国东北的附属国。晋文公重耳出逃曾经避难于中山国。
春秋中山国都
        春秋后期,中山国在太行山区建立城邦。关于中山国得名,史册都说“居中人城,城中有山,故名。”中人城,在唐县西。从古代定州疆域来说,属定州中山府之地。因此,就广义的定州来说,春秋时期,就是中山国都城了。
        春秋后期晋国末世,晋国六卿争权,晋国正卿赵氏赵鞅儿子赵襄子和智伯知瑶开始争夺中山国。知瑶(?-前453)即知襄子,又称荀瑶(智瑶),后世多称知伯(智伯)、知伯瑶(智伯瑶),由于智氏出于荀氏,故《左传》又称之荀瑶。晋国卿大夫,于公元前475年成为晋国执政。约公元前460年即晋出公十五年,晋国卿知瑶为扩充势力,谎称要给仇由君(今山西盂县外城)送一大钟,借机灭掉中山国附庸仇由氏。仇由君的谋士赤章蔓枝看透了知瑶的野心,所以经井陉之道断毂而奔逃于齐国。赵襄子为了与知瑶争夺地盘,设宴杀了自己的姐夫代国君,控制代地,与知瑶争雄。赵氏和知瑶的矛盾激化。
        晋出公二十年(前455年)知瑶威胁魏、韩二家共同对赵氏发动晋阳之战。赵襄子派人向魏、韩陈说利害,魏、韩因而与赵氏联合反攻智氏,智伯被赵襄子擒杀。赵襄子控制中山国。
    (二)战国初中山国都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进入战国时期;前403年,赵、韩、魏被封为诸侯,形成秦、齐、楚、燕、赵、韩、魏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中山国在这个动荡年代,开始了复兴。
  1974年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发掘后,经过对“中山三器”铭文研究,确认了文公之后战国中山国完整的君王世系,即文公—武公—桓公—成王—王爂焟—次妾—尚(胜)。
  《史记·赵世家》记献侯“十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即,中山武公于赵献侯十年(公元前414年)即位,在顾建立了新都。
        后人关于这个顾的地望,一说今定州。上个世纪80年代,天平等人提出,可能是鼓的谐音。鼓在晋州鼓城。不过,倾向定州的学者较多,且也有些相关文物证据。因此,从公元前414年,定州就是中山国的都城了。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三十七年魏文侯派大将吴起伐中山,借道于赵国。公元前408,魏国派乐羊再伐中山,用了三年时间,史称“魏灭中山”。《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引翟黄曰:“君谋欲伐中山,臣荐翟角而谋得;果且伐之,臣荐乐羊而中山拔;得中山,忧欲治之,臣荐李克而中山治。”从这一记载我们知道了参与对中山谋、伐、治的主要人物。
      《说苑·奉使》,魏文侯灭中山后,封太子击为中山君,以赵仓唐为傅。后来赵仓唐向魏文侯进谏,魏文侯改封少子挚为中山君,召太子击返魏。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即魏武侯。这说明魏灭中山国以后,建立了一个魏氏中山国,并维持了约30年的时间。李克(即李悝)在治理中山期间,对促进中山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魏氏中山国的都城在哪里?众说不一,都是揣测。按理说,仍在定州。所以,定州作为战国初期中山国都城,延续到公元前380年左右。
        公元前381年赵敬侯六年亦是魏武侯十五年,中山桓公乘赵魏相争,复国自立,建都灵寿(今平山三汲)。
        公元前369年,中山为了防御赵国,在赵接壤边境筑长城。即“中山筑长城”。桓公主政中山国近四十年。公元前353年,中山成王即位。前328年,王爂焟即位。从桓公、成王到王三世,是中山复国后的强盛时期。
        公元前323年,中山王爂焟相邦司马熹(避讳改司马,司马迁先祖)与魏国犀首公孙衍合谋魏、韩、燕、赵、中山“五国相王”,中山君称王。时年21岁。
        公元前315年,中山王王爂焟派遣相邦司马“率三军之众,以征不义之邦”,平燕内乱,讨伐燕国新君子之。这次攻伐燕国,中山国大获全胜,并且占领了燕国大片的疆土。铭文中称“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克敌大邦(燕下都)”。使中山国北部疆域从中人城向北扩展到了燕下都。同年王王爂焟“为祭祀先王功德,命相邦司马,择燕吉金,铸鼎、铸以彝壶”。
        在这个时期中,中山国南与赵争城,北随齐伐燕,拓展疆域并筑长城,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强盛国家。中山国疆域北部疆界东起今徐水东部的战国长城遗址,向西经满城北部。南部疆界东在房子等邑以南,即今新河、宁晋、隆尧、柏乡、高邑、临城、赞皇等一带。西部疆界在封龙、石邑、宁葭、灵寿、丹邱等邑以西,抵达井陉之险南北延伸,以太行峻岭为界。范围大致包括今保定、石家庄市所辖县区大部和衡水市所辖县区西部,方五百里。定州仍是中山国疆土。
      (三)汉晋中山诸侯国都
        汉高祖刘邦建汉称帝后,实行郡国并行体制。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封皇子刘胜为中山王,都卢奴(今定州)。到公元8年王莽篡汉除国,历十代中山王,立国162年。
        西汉前期中山国是郡国并列的政区,具有明确的领地。汉武帝推恩令以后,中山国的诸侯王就不再具有行政治权,而中央政府任命的国相成为行政长官。东汉的中山国,是与郡并行的行政区划。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封义军首领刘茂为中山王。建武十三年(37年)国除为郡,十七年封皇后郭圣通小皇子刘辅为中山王,复置国,领中山、常山两郡。二十六年,徙中山王辅为沛王,中山国除为中山郡。三十年(55年),封刘焉为中山王,复置国。桓帝延熹元年(158年),分中山、河间、安平数县置博陵郡。灵帝熹平三年(174年),中山王绝嗣,国除为郡。
        虽然汉武帝前后,中山国的体制不同,但两汉时期定州是中山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魏、晋袭汉制,仍封中山国,封有五位中山王。曹魏中山国王分别是中山恭王曹兖、中山王曹孚,晋代中山国王分别是中山王司马睦、中山王司马耽、中山王司马缉,定州仍为首府之地。
        曹魏中山国辖十县,卢奴(安喜)、魏昌、深泽、广昌、蒲阴(今顺平)、北新城(今徐水)、毋极(今无极)、唐县、望都、新市(今新乐)。
        晋代中山国领八县。卢奴、魏昌、新市、安喜、蒲阴、望都、唐、北平。
      (四)十六国后燕都城中山
        公元四世纪初,八王之乱,西晋灭亡。五胡乱华,进入十六国时期。384年慕容垂摆脱前秦,建立后燕,定都中山(今定州),从此中山成为后燕首都。386年正月,慕容垂自立为帝,改元建兴,相继攻克信都、常山等地,占领整个河北地区。
        公元397年,北魏拓跋珪南下,与后燕在今藁城、下曲阳(今晋州)大战。北魏先败而后进攻,大败后燕军,斩首万余,俘获4000余。八月,拓跋珪进击慕容麟所占新市(今正定东北新城铺),在义台(今新乐市伏羲台)大战,慕容麟大败南逃。北魏军入中山,后燕大臣、将士降者2万余人。后燕灭亡,北魏占据河北大部。
      (五)中山政区名延续明初
        公元398年,魏王拓跋硅建都平城,统一河北。次年,拓跋圭称帝。北魏以州领郡。仍置中山郡,为定州州治。延续北齐、北周。隋开皇中废中山郡。大业中,以其地置博陵郡。不久改定州。
        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定州置中山府,治所在安喜(今定州)。辖境相当今定州、唐县、新乐、顺平、望都、曲阳、无极等县地。一直延续到金元。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定州。
        1976年在定州市招待所出土金“中山府印”,一名小学生发现交献。印文用九叠篆书自右而左二行“中山府印”四字。印背右侧錾刻直行楷书“贞祐二年正月日”,左侧刻有“行六部口”,钮上凿款一“上”字。据《金史·地理》:“中山府。宋府,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降为定州……后复为中山府。”属中都路。

        元朝仍有中山府,属中书省真定路;中山府这个行政区划的名称一直延续到明朝洪武二年,改中山府为定州,属京师真定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为直隶省定州直隶州;1913年废州,改为定县。这是定州与中山的关系的历史脉络。

 

作者简介: 梁   勇,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聘研究员、省政府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人文学者,河北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500集广播节目《燕赵传奇》总撰稿、主讲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侯国:中山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是如何兴起并走向灭亡的?
【魏灭中山之战】“五国相王”中最会玩的中山国 国力弱小却热衷于称“王”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百七卷
中山王厝
走近中山古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