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中国人有个说法: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外国人也对这样的说法很感兴趣,这不有外国专家也很深入研究了吗?!研究的方法很多,这位英国专家就从社会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等多方面来进行观察、考核和研究。实际上,现代医学也从人体生命科学和生理学直接支持了这个看法:孩子在三岁的时候,主宰人的大脑发育的程度相当于成人的80%,七岁时已经基本完成发育了。七岁后主要是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学习,与大脑发育几无关系,所以我们测智商都是在7岁前,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意义了。所以我们一再强调早教的重要性,特别是三岁前,希望这篇文章报道的研究结果能够对大家有所警示和启迪! 在宝宝出生之后,你就要有目的地培养他的人格,不要把这种事指望给今后的幼儿教师或别的指导者,作为孩子的父母,你就是最具影响力的老师,你的言行直接涉及到孩子个性的形成,且日后难以改变。
  孩子的性格特征在幼小的时候基本定型,虽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改变,但这种变化似乎不太明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培养正常健康的宝宝,才给他未来的成功奠定根基。

  根据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发表报告,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三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英伦三岛引起轰动。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每名幼儿都被问了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卡斯比教授指出,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务必认真对待小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过,他也承认,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后又改变的情况的确存在,父母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要看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以及在什么样的老师指导下学习和发展,若是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友人给予正确健全的身体力行的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比较乐观,反之亦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童殇启示》176
上完课,我终于明白“3岁看大7岁看老”的深层次含义
早教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是人际环境
3岁看老 哪些性格3岁前必须纠正(组图)
电子书频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