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包袱”沉甸甸 “减负”路漫漫
“包袱”沉甸甸    “减负”路漫漫
——我市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情况调查

孩子累或不累课就要补这么多

镜头一:
    时间:2014年11月1日 下午
    地点:星火英语
    人物:小嘉(化名)
    身份:外国语中学初二学生
    下午参加数学补习的小嘉一接收到老师“中场休息”的指令就将头埋入了臂弯中,见此,笔者主动上前与之攀谈起来,“这么累还来补课?”闻声,少年睁开惺忪的双眼看了看,挠挠头笑笑,“必须补呀,不然会挨揍。”
    从闲聊中笔者了解到,小嘉除了平时放学后要来补数学外,双休也是格外忙碌,上午语文、物理,下午数学、英语。早上刚参加完省第四届学生阳光体育节的开幕活动就直接奔过来补课了,而被问到怎么乐意补这么多课的时候,小嘉撇撇嘴,“成绩差呗,不补咋地。唉哟,马要上课了,让我睡会儿,早上6点多就起来了,困死。”
镜头二:
    时间:2014年11月8日 下午
    地点:玛丽英语
    人物:海欣、小语(化名)
    身份:实小四年级学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刚结束了新概念英语学习的海欣正在走廊和小伙伴练起上周教的拉丁舞步。“马还有课么?”听到笔者的问题,小姑娘腼腆地笑了,旁边的小伙伴抢答道,“除了舞蹈课,我还有毛笔字,她还有绘画课。”
    “学这么多记得住吗?”“记得住,我们聪明!”倒是一直不开口的海欣凑过来小声地告诉笔者,“学的太多了,有的也记不住,错了老师会骂的。”说完又拉着小语继续练起来。
    直到笔者离开时,两个纤细的小身板还在卖力地扭着。

孩子学或不学分就只考这么多
    孩子补课繁多,且累且学,到底效果怎样?在这件事情上,笔者采访了校内校外的老师们。她们的感受只有一个,“要学的他自然会进步,被逼着学的不是名次上下徘徊就是退步到一个境界。”
    别人补什么我们也不能落后是家长普遍的想法,特别是考试成绩下来后,往往会补课的数量就会突增,孩子们平时课业本就重,不情愿补的是大多数,经常补的也成了老油条,成绩不下降就算进步了;还有孩子成绩平时就不错的,家长希望有更大的提高或者能多方面发展,结果就导致了大量的作业和试卷习题充斥着放学时间,十八般“舞艺”排满了双休日程表,孩子的精力越来越散,笑容越来越倦,包袱是越背越沉。

孩子愿或不愿爱就是这么偏激
    笔者走访市内多家补习教育机构,看到的是孩子埋头苦练的背影和迷惘紧锁的眉头,而更多的却是在补习机构周边默默等待的家长们。
    “我们也知道孩子不愿意来补课,可现在是竞争激烈的社会,你不努力就会被千军万马‘踏遍’,他们学的知识我们都不会,只能送来补课,每天学的都是新知识,放学后都要来补习班巩固下,她补到什么时候我就在这等到什么时候,落下来就难补了。”一位学生家长姚女士如是告诉笔者,“我只要求她把主课学好,我一朋友的孩子还要上其他的课,双休都不回家吃饭,都要到下午五六点才结束,想想现在的孩子也是苦。”
    “补课不一定有效果,但是不补,就真的没进步。为孩子花这个钱,我也甘愿。”一位工薪阶层的学生父亲无奈地告诉笔者。
    父母大多抱着“我是为他好”的信念将孩子推入了各种补习的怀抱,而年迈的家长们,爷爷奶奶辈儿的却是抱怨不迭,怜惜不已,“小孩子为了不来补课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哪犟得过他爸妈,补就补吧也适当点补,一点儿玩的时间不给孩子留,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要站着等孙子下课,哎,也怪,孩子不争气……”

孩子减不减负包袱都得背着?
    家长的无奈造就了市场需求,于是,一大批各种形式的课后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学校附近、居民小区。
    一直以来教育部门出台各类政策实现学生们的减负工程,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自然,快乐成长。可实际看来,学生在多数补习班里接受的教育实质上只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补习班如同“小课堂”,使“减负”变为空谈。
    在这种补习成风的情况下,补,是必然。补什么?怎么安排?家长们在抢着给孩子加重背负的同时是不是忘了寻求一个适度?忽略了孩子的心声?
    正如外国语中学的朱跃华老师所说,“家长在给孩子加负的时候忽略了一个对家庭教育重视的问题。”
    “孩子学不好的原因又是什么?源头问题不解决只用补课来善后终归于事无补,家长更多地要明白,家庭教育可以承担学校教育不容易承担的教育内容,而并非只是检查作业、提供物质需求这么简单。也许更多的关爱与关心,会让孩子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去学习,让孩子开始就愿意学,而不是陷入学不好就求助补课的恶性循坏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业下的中国孩子,看哭了千万家长!(老师家长值得反思)
“减负”是一道伪命题
小学生减负 父母怎么看
来自孩子父母的心声
这些顺口溜,请从小让孩子背会,长大了会比其他孩子更加聪明!
有家长怒了:我愿意花钱让孩子补课,你凭啥要喊“禁止补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