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理探源 ---脾虚--胃虚
脾虚,则脉濡弱,恍似水流,令人中满、飨泄、不欲食,手足软弱,口吐涎沫,喜食酸,若脉来如雀之啄、屋之漏,必四肢不举,或唇口青黑,或脐暴出,或饮食不入,或下利不止,为难治。实则脉必实大而缓,令人嗜食不足,大便难,或腹中痛不喜按,大便硬,此脾实之候也。

  胃虚,脉濡而弱,或浮而迟,令人腹中胀满或痛,肠鸣泄泻,吐呕不能食,喜伸欠,若脉沉迟而止,手足厥冷,下利不止,面目赤,唇口青黑、枯焦反烦躁者,为难治。实则脉大而数,令人发热、汗出、口渴,大便硬,腹中胀,按之痛,甚则发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胃实之候也。

邪入脾脉证并治

  风邪入脾,脉当关上浮弦,手足麻木,口苦,腹中胀满,时时下利,或小便不利,宜桂枝茯苓白术泽泻汤治之。

  桂枝茯苓白术泽泻汤

  桂枝三钱,茯苓四钱,白术四钱,泽泻三钱

  寒邪入脾,脉当濡弱而滞,恶寒,腹中胀满,下利、欲呕,不思饮食。宜白术附片桂枝茯苓生姜半夏汤治之。

  白术附片桂枝茯苓生姜半夏汤

  白术三钱,附片三钱,桂枝三钱,茯苓三钱,生姜二钱,半夏三钱

  暑邪入脾,脉当关上急躁,汗出、口渴,腹中热痛,大便难,宜知母瓜蒌半夏甘草汤治之。

  知母瓜蒌半夏甘草汤

  知母二钱,瓜蒌三钱,半夏三钱,炙甘草一钱

  湿邪入脾,标本相应,腹胀满,下利、呕逆,或面黄,或身体浮肿,宜理中汤治之。

  燥邪入[juzhuo校注:原作人]脾,能伤脾精,脉当关上急,按之滞,口渴唇焦,宜百合知母茯苓甘草汤治之。

  百合知母茯苓甘草汤

  百合四钱,知母三钱,茯苓四钱,甘草钱半

  热邪入[juzhuo校注:原作人]脾,能令脾精竭,脉当关上数,口渴欲饮水,多饮则胀满,大便闭结,宜黄芩知母半夏粳米甘草汤。

  黄芩知母半夏粳米甘草汤

  黄芩三钱,知母三钱,半夏三钱,粳米一合,炙甘草钱半
 

论脾胃为脏腑要领

  盖人以气血养成,而化气以脾胃为主。脾胃居中,胃纳食,脾布精,当以不燥不湿为和平,和平则病少。胃阳素盛易生燥,脾阴素盛易生湿,燥易化热;湿易化寒,李氏偏重湿寒,以补土为主;刘氏偏重燥热,以泻火为主,二者均有过与不及之弊(编者按:刘李之学,各从不同角度总结中医学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书作者认为“二者均有过与不及之弊”的评价不妥。),而非适中之道。所以然者,脾胃虽一阴一阳,实有相连关系,胃素燥者,脾多不病湿,燥甚则必成病,不泻则波及脾而成脾约,宜承气汤治之;胃素寒者,脾多病湿,湿甚亦必成病,不温则波及脾而成脾寒,宜四逆汤治之。进而言之,六腑以胃为重,未有胃阳盛而诸腑反多寒者,未有胃寒而诸腑反多热者;五脏以脾为重,未有脾阴盛而诸脏反多热者,未有脾热而诸脏反多寒者,治病者,固当以脾胃为要,若偏好补泻,又非至当之理矣。
心智成熟的艰难历程开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理探源》难得的好书
世传秘方900方(八)
原创 ▏古今常用药对汇聚
倪海厦经方对症治疗加减依据及常用量225例 由中医爱好者故乡的云整理
疏肝健脾有良方
古中医药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