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心悸的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心悸的中医辨证施治体

周文斌 尹克春 陈 力

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三科(广州510120)

  
【关键词】 心悸 室性早搏 中医药疗法
  各种病因引起的室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病证,属祖
国医学“心悸”的范畴,我科于2002 年10 月至2004 年
12 月,运用规范化的中医辨证治疗室性早搏100 例,取
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3] 。纳入标准:
具有心悸主症,符合室性早搏诊断标准,并能坚持治疗
的室性早搏患者;年龄30~70 岁。排除标准: ①急性
心肌梗死或心肌梗死发病后半年以内及其他心脏疾
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颈椎病所致胸痛
者。②合并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力衰竭、重度心
律失常、肝肾系统等严重原发行疾病、精神病患者。③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
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
断者。
符合入选标准的150 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按随
机单盲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100 例,其
中男57 例,女43 例;年龄25~75 岁,平均54 岁;病程1
个月至12 年,平均5 年;属Lowns 分级Ⅱ级55 例, Ⅲ级
30 例, Ⅳ级15 例;原发病:冠心病33 例,高血压性心脏
病18 例,风心病14 例,心肌炎25 例;特发性室性早搏
10 例。对照组50 例,其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23~
74 岁,平均5314 岁; 病程1 个月至1115 年,平均418
年;属Lowns 分级Ⅱ级28 例, Ⅲ级15 例, Ⅳ级7 例;原
发病: 冠心病19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 例,风心病4
例,心肌炎12 例;特发性室性早搏4 例。两组基线均
衡,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治疗前后每周做1 次普通心电图
(ECG) 及各做1 次动态心电图( Holter) 。常规检查血、
尿、肝肾功能。记录心悸、胸闷等症状及不良反应。若
患者原有严重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或重度高血压、
糖尿病等,则患者原使用的扩冠、强心利尿、降压、降糖
等药物继续使用。观察组治疗期间不应用抗心律失常
西药。对照组: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使用可达龙、倍他
乐克、心律平、慢心律中的1 种,观察4 周。观察组:分
证论治,观察4 周。
1. 2. 1  心虚胆怯证 22 例。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
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舌质淡,苔薄
白,脉虚弱。治以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用安神定志
丸加减:党参20 g、茯神12 g、琥珀3 g(研末冲) 、石菖蒲
12 g、茯苓12 g、磁石20 g、远志10 g、龙齿20 g(先煎) 、
柏子仁12 g、夜交藤18 g、甘草6 g。加减法:心气不足,
加人参10 g 以益气养心;心阴不足,加五味子6 g、酸枣
仁15 g 以养心安神。中成药:黄芪注射液40 ml 加入
50 g/ L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2 次/ d ,补心
气口服液每次10 ml ,3 次/ d ,宁心宝2 粒/ 次,3 次/ d。
1. 2. 2  气阴两虚证 35 例。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心
烦失眠,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面色无华,舌淡红
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治以益气养阴、养心安神,方
用: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5 g、党参30 g、大枣15 g、桂
枝10 g、熟地24 g、阿胶15 g(另烊) 、麦冬15 g、火麻仁
15 g、五味子5 、生龙骨30 g(先煎) 、生牡蛎30 g(先煎) 。
加减法:气虚甚者,加黄芪30 g ;阴虚甚者,加沙参15 g、
玉竹15 g、石斛15 g。中成药:参麦注射液40 ml 加入
50 g/ L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 d ;滋心
阴口服液每次10 ml ,3 次/ d ;补心气口服液每次10 ml ,
3 次/ d ;宁心宝:每次2 粒,3 次/ d。
1.2. 3  痰火扰心证 15 例。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
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用
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10 g、法夏12 g、陈皮6 g、竹茹15
g、枳实12 g、甘草6 g、胆星15 g、栀子12 g、黄芩15 g、浙
贝15 g。加减法:心悸重症,加生龙骨30 g(先煎) 、生牡
蛎30 g(先煎) ;火郁伤阴,加沙参20 g、玉竹20 g、麦冬
15 g。中成药:葛根素注射液800 mg 加入50 g/ L 葡萄
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 d ; 黄连素013 g ,
3 次/ d。
1. 2. 4  心血瘀阻证 16 例。心悸,胸闷心痛时作,或
面唇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治
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用桃仁红花煎加减:桃仁12
· 1 0 0 1 · 广东医学 2005 年7 月第26 卷第7 期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g、丹参20 g、赤芍12 g、川芎10 g、红花6 g、延胡索12 g、
香附12 g、青皮6 g、生地15 g、当归12 g、田七末3 g
(冲) 。加减法: 兼气虚者,加黄芪30 g、党参30 g、黄精
15 g ;兼血虚者,加熟地24 g、枸杞子15 g、首乌20 g ;兼
阴虚者,加麦冬15 g、玉竹15 g、女贞子18 g、旱莲草18
g ;兼阳虚者,加附子12 g、肉桂3 g、淫羊霍15 g、巴戟15
g ;气滞血瘀者,加柴胡12 g、枳壳12 g。中成药:灯盏细
辛注射液30 ml 加入50 g/ L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
脉滴注,1 次/ d ;复方丹参滴丸10 粒/ 次,3 次/ d。
1. 2. 5  心阳不振证 12 例。心悸气短,心胸翳闷,形
寒肢冷,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迟或结代。治
以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用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
蛎汤加减: 党参30 g、熟附子12 g、桂枝12 g、生龙骨
30 g(先煎) 、仙灵脾15 g、炙甘草6 g、生牡蛎30 g ( 先
煎) 、黄芪30 g。加减法:若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青
唇紫,喘不得卧者,加服四逆汤;夹有瘀血者,加丹参20
g、赤芍15 g、红花6 g。中成药:参附注射液20~40 ml
加入50 g/ L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 d ,
宁心宝2 粒/ 次,3 次/ d。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第二辑中心悸治疗的疗效评定标准[2] 。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 < 0105) ;两组ECG及Holter 改善情况的总有效率比
较差异无显著性( P > 0105) 。
表1  两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
症状改善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
ECG改善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
Holter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
观察组100 30 59 11 89
3 22 61 17 83 22 59 19 81
3
对照组50 11 27 12 76 10 31 9 82 10 29 11 78
 3 与对照组比较P < 0105
3  讨论
西药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虽然种类较多,但多数
有副作用,停药后易复发,且有少数顽固病例很难控
制[4 ,5] 。室性早搏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临床上
以冠心病室性早搏最为多见,特发性室性早搏亦不少
见;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多为脏腑亏虚、气血失调、气阴
两虚、心血瘀滞、痰浊阻塞所致,多数病例为本虚标实,
以气阴虚为本,兼见痰瘀为标,治疗上应标本同治、虚
实兼顾,立法处方以益气养阴、涤痰活血为主。
但是,目前室性早搏的中医证型混乱的情况仍然
存在[6] 。本病各家分型颇多,总体上可分为心气亏虚、
气阴两虚、心血不足、心阳不振、心肾阳虚、心脉瘀阻、
痰湿阻络、心火亢盛、肝肾阴虚、肝郁气滞等约十型。
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养血复脉、疏肝解郁、化痰通
络、温补心阳、清心降火等法治疗。这一方面是仁者见
仁,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不统一,对于
本病的病因机制解不透彻,以致辨证施治缺乏规范化、
标准化,容易造成辨证施治无章可循的误解。
中医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其核心是脏腑辨证。
辨证论治主要是依据患者的主观感觉,特异性不强,难
以量化,导致临床辨证结论多样化。同时也造成中医
临床研究工作随意性强,方法不够严谨,结论多样化,
也使中医学始终摆脱不了经验医学的框架,严重制约
了中医理论的发展,是造成当前中医理论和临床迟滞
不前的主要症结。要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学者提出必
须实现中医的现代化,它包括中医诊断思维与方法的
现代化、中医药治疗的现代化。必须做到中医的四诊
信息标准化、四诊手段先进化、辨证与辨病施治的标准
化、中医疗效可重复化。
正因如此,我们想在这一方面做一些工作。我科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制定了心悸(室性早搏) 诊
疗常规,确定了本病常见的证型、诊断标准及治法方
药,既有利于发扬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特点,又可弥补
和纠正临床治疗中漫无边际随证用药的缺陷。本研究
结果显示,在ECG及Holter 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
效相仿( P > 0105) ;但在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比对照
组的疗效更好( P < 0105) ,提示中医辨证施治与用抗心
律失常西药治疗的疗效更有优势。在本组病例中,无
效或效果差的基本上是辨证用药失当,或合并严重并
发症,如严重心衰、重度高血压、糖尿病等。今后我科
将继续开展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为进一步使心律失
常的中医治疗走向规范化、客观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工作。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1994. 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 中
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995. 91~93
3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 中医内科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技术出版社,1996. 100
4  Knoebel SB.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why is it so difficult tofind a phar2
macologic cure. JACC , 1989 ,14(6) :1401
5  皱建刚,黄元涛.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 中华心律失常
学杂志, 1998 ,2(1) :52
6  阳思清,樊巧玲. 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近况. 山东中医杂志,
2004 ,23(1) :60
(收稿日期:2005 - 03 - 29  编辑:庄晓文)
· 2 0 0 1 ·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Jul . 2005 , Vol . 26 , No. 7
&copy;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
中药治疗失眠浅谈
心力衰竭---沈绍功
肌生注射液治血小板减少症
(2)清开灵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综合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