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2】

    【提要】本篇《[经典]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2】_》由66test小编特别为需要经典综合文库的朋友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伤寒论>

意在其中。虽内有久寒而尚未出现寒热错杂或蛔厥证,故仍以桂枝汤随证化裁,名为当归四逆汤,可视为厥阴表证。此外,原文372 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此条首冠“下利腹胀满”,言脾肾两虚,寒湿阻滞。“身体疼痛者”为表证,推之,尚有其它表里之见证,此为仲景以“一症概其余”文法。尽管有表证,但里证为急,治宜先里后表,治里以四逆汤,治表以桂枝汤。这是表里同病治疗大法,临证尚须细辨表里先后缓急,灵活施治。此条亦为厥阴表证。

    此外,三阴病变过程中,阳气来复,由里出表的三阴表证,在《伤寒论》中亦有详尽记述,如原文274 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原文290 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原文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这些脉证仍属风寒直中而发病的,若邪气胜直中脏腑(太阴脾、少阴心肾、厥阴肝),突显的是三阴里虚寒证,而三阴表证暂时被掩盖,但当病邪欲解、阳气来复时,余邪与营卫相争所出现的营卫不和病机,其表证则显现出来,仲景称之“中风”。综上所述,六经俱有营卫,风寒侵袭,营卫首当其冲,六经皆有解外(表)之大法,六经皆有表证是毫无疑义的。2 六经表证有主证和变证之别

    姚荷生先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参考仲景原文六经六气结合八纲辨证作为疾病分类方法,采取六经主证、变证为纲,表、里、半表半里为目的分类方式,减少中间层次,切合实际需要,又参以《金匮要略》《温病学》、时方代表类方,更容易看出伤寒六经辨证实超出伤寒病之外,而六经表证具体详尽的分类恰恰能反映此点。即姚老六经表证的分类是以伤寒六经表证的分类为主涵盖《金匮要略》《温病学》、时方代表类方在主体分类中的补充作用,实际是三大经典和寒温统一的精简和荟萃。而这些方证相继被分类在六经表证主证和六经表证变证里。

    太阳主证表证[2]1-13 分类:伤寒表实证代表方为麻黄汤,中风表虚证代表方桂枝汤。而太阳变证表证较之《伤寒论》原文有较大扩充。太阳变证表证代表方有表证兼热之大青龙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其次结合《金匮要略》《温病学》将有关风湿、风热所致表证引入太阳变证范畴以广其太阳可受邪于多种致病因素。如(1)素体阴虚风寒郁热之栝蒌桂枝汤(见《金匮要略》)倍芍(参考新加汤,芍药甘草汤)加芩(参考《千金》阴旦汤)之类;(2)太阳风温,“六经各有主气”,太阳病不仅有风寒证,同样也有风温证,不过太阳主表,以寒为主气,因而太阳所表之风寒为主症,而风温表证则属太阳表症中的变证罢了———姚老附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甘石汤为代表方;(3)水郁肤表是针对太阳外感风寒,正当恶寒、发热、欲汗的高潮,医者误以古法口含冷水喷患者面部或浸灌患者全身以求退热,与风寒内动其水者不同,民间尚有此治法,故属太阳变症之一。代表方为行水以清热的文蛤散;(4)刚痉(风寒痉,代表方为辛温以驱风寒,升津以舒经脉之葛根汤);(5)柔痉(风湿痉)代表方为桂枝加葛根汤;若发汗太多,仍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身体亦强,脉反沉迟,名曰柔痉,师括栝蒌桂枝汤之大法,改取辛凉之银翘加花粉之类主之。即以银翘散加栝蒌根为主药;(6)风湿(湿痹之一)代表方根据病情不同,有风湿身疼(若恶寒)头项疼痛、发热无汗,可与麻黄加术汤;(若汗出恶风),脉浮虚弱而涩者,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7)中暍(伤暑)即太阳风寒夹暑,较之阳明暑病,少阳暑病较为广泛,取藿香正气散为代表方。由是姚老的太阳表证远括于太阳伤寒表证之外,其指导临床价值显著。

    阳明主证表证[2]19-21 分类:姚老仍按柯韵伯“六经皆有主气”的观点,考虑“阳明之上燥气主之”为主,而将风寒直犯阳明列于阳明变证表证之中,且结合阳明中风、中寒,胃气之强弱来细分阳明中风、阳明伤寒,别具匠心。阳明主证表证有:(1)发热,汗自出较甚,不恶寒,或始恶寒,两日自止反恶热,但头眩(多不痛),能食而咳,咽痛或气逆欲呕,或但欲眠睡,目合则汗,面合色赤,口苦咽干,腹满,微喘,脉浮大上关上之阳明风温,代表方银翘汤、桑杏汤,甚者竹叶石膏汤;(2)发热,不恶寒,反无汗,而小便利,其身如虫行皮中然,口干鼻燥,但欲饮水不欲咽,能食,或咽噪咳血,脉浮数,用辛凉甘润法,代表方为葛根芩连汤、桑麻丸、清络饮。阳明变证表证有:(1)阳明风寒,即阳明中风、阳明伤寒,有桂枝汤、麻黄汤、葛根加半夏汤,往往兼有能食不能食、呕不呕以区分胃气强弱之别,反映风寒直犯阳明之临床表现;(2)阳明风湿,因风湿表证六经皆可现而以太阴阳明为主;太阴之湿易从寒化,阳明之湿易从热化,故代表方有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

    少阳主证表证[2]26-32 即典型的少阳中风、少阳伤寒。少阳中风多伴有耳聋目赤,若寒热交作、耳前后焮赤肿痛,姚老选用普济消毒饮,或用苦寒降火兼以清透之方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胡桂枝汤临床应用
太阳病为六经首 方证病机须谙熟(续完)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
​​谈《伤寒论》“六经皆有表证”
表证拾遗(端午节至)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do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