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证随笔

临证随笔


1、 癃闭案

   孙某,女,75岁,鹤壁市糖烟酒公司家属。2003年3月2日初诊。1月前因跌倒致小便闭,可行走,腰椎片未见骨折。在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按泌尿系感染用抗生素治疗,并留置导尿,治疗1个月,去尿管后仍不能自主排尿,因经济困难,遂出院求中医诊治。诊见:已卧床不起,不能自主解小便,但在被家人从床上扶起的过程中可少排一点尿,腹胀,口苦,食少纳呆,大便3日未解。检查下腹部膨隆,扣诊呈浊音,双下肢指凹性水肿。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沉细。诊断为癃闭(尿潴留)。

处方:肉桂5g、知母12g、黄柏12g、乌药15g、柴胡15g、琥珀10g、黄芩12g、半夏10g、杏仁12g、木香10g、大黄10g。

二诊:服上方2剂,能自动解一点小便,腹胀减轻,上方加桔梗10g以开肺气。2剂。

三诊(3月6日):尿量增加,食欲开,下腹部变平坦,双下肢水肿。处方:肉桂10g、知母15g、黄柏12g、乌药15g、香附15g、柴胡10g、沉香10g、大黄12g、川牛膝15g、黑附子12g、黄芩10g、炒卜子30g。

四诊(3月8日):可自行控制小便,下腹部胀满明显减轻,扣诊鼓音。饮食增加,能下地活动,仍双下肢水肿。处方:肉桂6g、知母10g、黄柏10g、香附15g、柴胡10g、黄芩10g、大黄10g、车前子12g、琥珀10g、荆芥10g、黑附子12g、木通6g、桔梗10g、滑石10g、木香10g、甘草6g。

五、六诊以前方去木通加车前子、茯苓、乌药。最后以济生肾气丸收功。

按:本例下焦湿热,气化失司,少阳枢机不利,故初诊用滋肾通关丸合小柴胡汤清热利湿,化气行水,和解少阳。加大黄者,所谓“大小便不利,但利其大便”,且大黄可通跌打损伤所致的瘀滞。患者年老体弱,肾阳不足,标证缓解后,加黑附子以温肾助阳,最后以济生肾气丸收功。初接诊时,因病情较重而推辞,因其家人再三请求方予诊治。凡六诊,治疗半月而愈,连笔者亦未曾料到。

2、 壁虎尾治骨髓炎

   笔者初中同学贾某(河南省偃师市佃庄乡关庄村人),患股骨骨髓炎2年,大腿内侧形成一窦道,不断流出黄色分泌物,行走困难。贫血面容,体质虚弱,在多家大医院诊治不愈,医院曾建议截肢,但其家人不同意。时笔者在河南中医学院上学,闻听此事,查阅资料,见有用壁虎治疗骨髓炎的报道,遂去信嘱其捕捉活壁虎数条,剪取尾巴,浸入75%酒精中浸泡1周后,每取1条壁虎尾巴,塞入窦道内,每过1周,再填1条,2个月后,分泌物由黄稠变为清稀,量亦减少,第3个月后先后从窦道流出两块腐骨,自此窦道愈合,病愈,身体康复,行动恢复正常,能参加一般劳动。当我春节回家听说同学病愈,亦万分高兴,庆幸自己用所学的知识为同学解除了病痛,更感到中医学奥妙,增加了我献身中医事业的决心。考壁虎性咸味寒,功能祛风通络,解毒消坚。因其善于攻散气血之凝结,故常用于治恶疽肿瘤,因其具有排脓生肌,促进组织生长之功,故对疮疡久不收口而形成瘘管者用之效佳,取其能促进病灶吸收及受损骨质修复之功能而用于治疗骨髓炎从而取效。 

3、 对“中风是内热生风”一说的质疑

   笔者初学医时,常常向一乡村八旬老中医求教,老中医曾谈起他三十年前患慢性瘫痪自疗而愈的经过,至今仍令人回味。现将老中医的讲述如实记录于下:初发病时先从一手大拇指及足大趾开始麻木,别无所苦,以后又出现半侧肢体活动无力,不能干活,后来又感觉肢体憋胀难忍,半侧身轻半身重,上肢瘫痪不能抬起,在医院里治疗了很长时间,诸医皆按“肝脏内热生风”,用清热祛风药反而加重,以至不能进食。最后我自己用温热与养血药治疗逐渐恢复健康。这病白天轻夜里加重。开始用的药方是:熟地30g、制首乌15g、丹参15g、白芍15g、半夏9g、陈皮9g、肉桂6g、黑附子6g、水煎服。药后平和,乃加重药量:熟地70g、制首乌30g、丹参30g、白芍25g、泽泻9g、半夏9g、陈皮9g、黑附子30g、肉桂30g。水煎服,效果良好。后来用西药安坦、芦丁、地巴唑治疗四肢憋胀有效。但吃什么药也没有治瘫痪,有时夜间难以忍受,来不及用中药,就服干姜面,三四小时后就安定了。听说有人患此病两三年就死了,我用此法治愈已经30年了。这也证明古人“中风是内热生风”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这是我亲自在自己身上体验出来的。

按:本案慢性瘫痪,从发病看似为现代医学的脑梗塞,中医称之为“中风”,古今多认为此由“肝阳化风”,“内热生风”所致。王旭高指出:“肝风一证,虽多上冒巅顶,亦能旁走四肢,上冒者阳亢居多,旁走者血虚居多。”本案中风属血虚生风,兼阳气不足,阳虚则易生痰湿,所以治疗自然同常见的肝阳化风应用甘寒平肝息风不同,应当养血温阳,兼以活血化痰,所谓辨证必求其本,而不能拘泥于前人之说。

4、 辨证配合五苓散治疗胃和食道返流性疾病

   刘某,男,35岁,患顽固性呕吐五六年,百治不愈,做胃镜示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诊见:每饭后恶心呕吐两三口,有时须吐尽方休,上腹部痞满不适,口干口苦,形体消瘦,舌质红,舌苔黄腻。证属湿热中阻,胃气上逆。治以辛开苦降,清热利湿,和胃降逆。方用半夏泻心汤合小柴胡汤加苏梗,服用10余剂,呕吐稍有减轻。思张仲景《伤寒论》治水逆证(太阳蓄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用五苓散,今用原方合五苓散,3剂而呕吐止,服10余剂后停药,复查胃镜正常。随访3年未见复发。以后凡治上消化道返流性疾病,多在辨证的基础上配用五苓散,皆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按:张仲景用五苓散治疗太阳蓄水证,盖取五苓散温阳化气行水之力达到气行水消的目的。上消化道返流性疾病之胃酸过多,胃液潴留,返流食道的病理性质与太阳蓄水证有着相似性,故在辨证及辨病基础上加用五苓散以化气行水,降逆和胃,从而取效迅速。笔者还常用五苓散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盆腔积液,五苓散合大柴胡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八正散化裁治疗肾脏返流性疾病,肾积水,皆是取五苓散化气行水之功。

 

[转载]谈中医的医话

我相信:勤能补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于工作之余,喜欢记录自己的学医过程,由此成了我的日记。我的日记主要记录平时的病案、每天的学习所得、临床感悟、读书体会、所闻所学等等,全与中医相关。近两年来我把不少这样的文字整理成了微博,坚持每天都发几篇。其中有些文章字数偏多,就以博文的形式发在博客里。现这篇《谈中医的医话》是我在2010年的日记,现整理成博文,以享读者。

话就是故事,医话就是聊聊中医。因此,医话可以是任何内容,只要是关于中医的,都可以成医话。比如,自己的读书思悟,或者临床所得,或者道听途说的别人临床经验,或者医林典故,或者其他中医学派的掌故等等。可以纵横捭阖,古今中外,中医相关的无所不可谈,无所不可写。中医临证经验既可以推已及人,亦可由人及已,与中医相关的历史、学说、流派、理论、临床等等,都是医话的内容。 

且医话的文笔可以是白话文,亦可以是文言文。体裁亦没有限制,散文、诗词、论述、记述等等文体都可以,只要能说清楚故事,即是标准的医话体。医话最好是生动活泼,读来有吸引力。虽然不拘形式,但重要的是要能提供与中医相关的信息。短则一句话,长则数千字,都可以提供必要的信息,因此,都可以是医话。所以说,人人都可以写作医话。甚至于平时聊天时聊到中医,即是医话。比如说,某医擅长治疗某病,某医喜用某方,某药有新的功效,某病人患病经过,如此等等,都是医话,只是需要记录下来才行。

但记录的过程亦是整理归纳的过程。把精华整理出来,剔除无关的信息,使语言规整、条理、简洁、易读,如此即是一段成功的医话。坚持记录,数年即可成一本书。其中必然有当时自己的所思所悟、所得所获,这些经验虽然零零碎碎,但整理到一起,就有了价值。可以让自己回顾学医进步的历程,亦可让读者得到中医信息。总之,学医之人,前人医话不可不读。为了自己能更好地进步,亦需时时留心于医话的记录。

前贤评述医话,“话其闻见、心得、阅历”,可以“辅助医学、启瀹性灵。”更可以免遗忘、抒心得。医话合学理与经验冶为一炉,大之可以启发心灵,以资模仿,小之可信手拈来,以作消遣,其作用岂非大哉。

于平时培养弟子过程中,我反复讲到要重视学习医话,并且,要学习记录自己的医话,我的要求是如下几条:

一则,初期记录医话,短篇即可,或数百字,或千余字,只说明一个意思,传递一条信息即可,不必求全求多。

二则,力求文笔流利,且有起伏,让人读来有吸引力,且轻松而不呆板。

三则,或古文,或今文,总需写着顺手才行。不必过用涩滞难懂的语句,必需先要心领神会,然后一气呵成。因为医话比较短小,因此其写作时,要求一挥而就,没有必要数日一篇,否则行文会破碎不整,意思也难以连贯。

四则,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要真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才可以写成医话。

五则,医话的内容博杂广泛,只要是中医相关的,什么都可以写。比如:自己对理论的新见解、临床治验、读书札记、医人医书评价、临证心得、见闻掌故之类,都可入笔。

六则,可以参考古人的成功医话著作,如清代陆以湉的《冷庐医话》、清代王孟英的《潜斋医话》、黄凯钧的《友渔斋医话》、清代尤怡的《医学读书记》、日本医家的《先哲医话》、王新华主编的《中医历代医话精选》等等,都是相当不错的医话类作品。另外,建国后的医话作品以《燕山医话》、《长江医话》、《黄河医话》、《北方医话》以及《南方医话》为最完整,读来颇为轻松,且极是趣味生动,颇值效仿。

七则,中医需要不断学习,记录医话亦当勤奋不懈,数年如一日,不可三分钟热血,或者一曝十寒,如此终究是不能悟入医道极致,也难以成就大事业。书读过一定有所心得,临床治好某个病,必然有所心悟,听某人谈起某医某事,颇有意思,如此之类,都当随时记录。

以上是我的一篇日记,我把这篇论医话的日记发给了诸位弟子。并勉励说:“我们都立志于学习中医,记住需不断努力才是。平时习惯于勤奋,久了自然有收获。天道酬勤,决不照顾懒汉,此是定理。为了大家自己的美好将来,为了更高的临床技术,建议好好地读一下此篇。读后自己反思,是不是应该着手写点什么。与其思来想去,还不如马上去做。如果医术不精,不需要自己辩解,行动永远是最好的解释。

我鼓励大家努力,因为我自己也在努力。现总结一下我自己的医话记录,也许可以作个榜样。自2006年春天至2010年底,我在国内国外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且几乎每日写作不断。除去发表在新浪博客里的两百多篇博客文章,更除去三个已经写满的本子(暂时未及整理到电脑上),光是于工作之余在电脑上所记录下的医话,共计52万多字。现在回顾近五年的时间,似乎没有看到实质的进步,但这些文字摆在这里,实在是集腋成裘,日积月累,渐积渐多。如此多的字数,全靠每日积累,短短五年就有此收获。并且伴随着写作,不断地整理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提高着对中医以及针灸的心悟。回顾自己五年来的进步,与勤于写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坚持一生,该是多大的一笔文字收获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证心悟
强心名方阳和汤
黄煌教授08年4月24日广东省中医院学术讲座(2008-11-23 11:51:28)
中医话清明——预防过敏清内热
杨大夫普及正宗中医绝学3
薛东庆的日志--随笔医话之无病乱服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