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民间制作银饰步骤及精品鉴赏
中国民间传统银器工匠们在传承祖辈手工艺的同时,不断吸收周边各其他少数的民族文化和加工技艺融而入制作当中。至今还沿袭着较为原始的加工方法和技艺,除了较为常用的工艺之外,加工过程中还保留了古老的铜走银、银走金、炸珠、 錾金、鎏金、掐丝、镂空、拉丝等传统工艺,这些用手工雕錾琢磨出的闪着如月华般光辉的银器制品折射出了一个地域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1)选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工制做银器,除了要有齐备顺手的工具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和辨别银毛料。挑选一块好的原料具体要分四个步骤, 一摸、二看、三听、四捏,这是每一个走村串寨出门做活的小炉匠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一摸,是看原料的表面的光滑度;二看,是看原料的光泽度;三听,可以用 两块原料在耳边相互敲打,听它发出的声音;四捏,主要是感觉原料材质的柔软度。经验丰富的小炉匠走夷方加工制做银器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即可确定毛料的真伪和 成色,以便为下一步的加工做好基础工作。
  2)熔解
  火是金属工艺的主要能源之一,火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艺品(产品)的质量,传统的火主要利用木炭,木炭分为栗炭和脬炭,栗炭的火性强、温度高、 溶解快速,制作过程不宜掌握火候;脬炭火性温和、温度低、耗时多、不耐烧,但容易掌握火候。解放后,逐渐发展成用煤,煤炭的特点是火力大,在原基础上节约 了能源成本,节约了时间和人工。现在部分作坊已经发展为用电池炉溶解和软化金属,电炉的特点是容量大,溶解快,节约能源。但由于新华村手工艺的多样化和个 性化的特征,许多作坊根据自己的加工特点还是利用原始的炭火能源,其特点温和易掌握,加工出来的工艺品色泽温润。
  3)敲片
  把有形的金属加温软化之后用锤敲打成片称之为开片。开片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下一步制作的质量,开片时,可以一人敲到四五人敲,其中一人必须负 责翻片,也就是用一只手拿火钳夹住金属,另一只手和其他几个人一起抡锤敲打,把金属敲制成薄片,越薄时就越难翻转,必须有很高技艺和经验的师傅才能把薄片 翻过来敲打另一面,通过不断的翻转敲打之后,形成相对均匀的金属片,每一次翻转必须加温,如不加温就会敲裂。开片结束之后,根据需要用铁剪剪成一定的形 状,作下一步的雕花和造型。
  4)下料
  在整个手工艺制作过程中,下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从下料上就能看出一个银匠对手工艺加工的熟练度。下料是对接下来要打制的手工艺做材料上的 准备,一件完整的工艺品是由很多部件组成的,下料前就得在大脑中构思要做一件什么样的工艺品,需要些什么样的材料,不同材料的量是多少等等。如果同一件工 艺品需要加工两个或是多个的时候,下料时掌握不好的话,就会使打制出来的作品在造型上有很大的差异。构思好之后,就可以比照设计好的银饰图稿下银片,银片 要比图稿略大一点,留出一定的加工余量,如果成品造型特殊,要将其展开成平面来加工。
  5)拉丝
  丝线在工艺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最初是完全靠手工敲制,有多大的能力就敲制出多细的线条。后来根据纯银有较强延展性的特点,利用钨钢丝眼,把敲制到一定程度的丝线细头放入丝眼当中,用挟钳夹住,靠人工拉出,根据需要可制作粗细不同的丝
  眼,拉出各种直径的细丝线。但由于钨钢丝眼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有时遇到钢质稍差的钢,丝眼在拉丝的过程中就会越拉越大,拉出的丝线就会越来越粗,给下一步的加工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耗费工时量很大。
  6)制模
  因为银质较软,延展性强,为了在其上錾刻花纹方便,凸显纹样的立体感和明暗变化,在敲制的银片下面必须要有硬物固定和依托。利用铅比银熔点低的 属性,把粗加工的半封闭或全封闭的银片置于砂箱中,将熔化好的铅液注入其中,待铅液冷却后即可在银片上进行錾刻,雕刻完毕后,把其置入火中加热,把铅托熔 化后即完成了这个步骤。另外,除了利用铅托雕刻之外,新华村的小炉匠还利用松香与黄蜡拌在一起做衬底和固定,而放置在银都玉府入口处的“民间第一铜火锅” 因其体积过大,则采用了粗细沙、柏油和水相结合的方法注入体内雕琢而成。
  7)成型
  把银片放在用锡制成的模具中,用锤敲打,冲压出银器的基本轮廓,此工序也叫“括形”和“成型”。在用锤子敲打模具的过程当中,锤子的种类也分很 多种。不同的锤子要在不同的时间段用,力度的掌握和控制也很重要。过重会发生形变,太轻的话又达不到效果。待一切敲打工序完成之后,打开模具取出银器的时 候也要注意,必须从侧面慢慢将其向上打开,以便打开后看银器的轮廓是否完全被压出。如果有未压完整或是不理想的地方,还得将模具重新盖上继续敲打,只有等 到完全出型之后才能继续下一道工序。
  8)画样
  在雕刻进行之前,必须在粗形上用铅笔或毛笔画上传统的图案,然后再根据所画的图形进行雕刻。在这个过程中,绘制图案的过程基本上决定了最后成形 的效果,画功的好坏决定了质量的好坏,许多刻功很好的匠人就是因无法绘出满意的图案而不能实现完美的效果,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匠人采取了照样板模仿的方 式和请人画样的方法解决暂时的困难。近来,新华村为了解决这一困扰多年的问题,小炉匠们从一开始学徒就十分注重美术功底和审美意识的提升,他们经常定期或 不定期的请来各院校的美术老师和社会上知名的艺术名人进行培训和指导,银器产品纹样的精细度、造型的准确性和创新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9)錾花
  在某一件工艺品初具大形并铸入支撑物后,在其上进行手工錾刻的过程称为錾花。錾花在整个工艺品形成的过程中是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从唐代至今,新 华村手工艺品的錾花一直沿袭着纯手工方式,其中分为蜡雕和铅雕两种,錾刻的工具是各种形式的凿子和手锤,腊雕因蜡和松香的支撑力有限,许多细花纹不能成 形,铅雕则因铅的质地细腻,比重大,支撑力好,便于细部的造型雕刻,所以铅雕成为主要的雕刻方法。錾花的工具是各种形式的錾子和手锤,錾子的样式有几十种 之多,最常用的有平花錾、梅花錾、月芽錾、片錾、双线錾、麻花錾、单线錾、压花錾、冲花錾等,而雕花的手锤相对单一,无样式上的区分,只是在大小轻重方面 有所不同。錾花的过程是其它科技手段不可以代替的,用制模翻砂和电子雕刻技术完成的工艺品已经丧失了人文艺术特征,所以新华村的手工艺始终保持着手工雕制 的原始性,维护着与史俱来的个性特征,因而倍受世人的青睐。
  10)焊接
  一件工艺品的整个加工过程应该说是一个艺术造型的过程,焊接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品的美观度,焊接过程中关键在于局部用火的技巧,焊接用火法 最初为吹线法,吹线法是用吹线灯燃火之后,用人工吹灯火加温,火的大小、温度的高低靠嘴中的含管与火苗间的距离控制,吹线过程不能断接,不然就会前功尽 弃,有很大的难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开始用“皮老虎”吹气,节约了人工,解放后改进为用气筒和气泵蓄气吹火苗,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工吹气焊接的缺点,随着科技 的发展和应用,以液化气和氧气直燃和助燃法的利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焊接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火温、方位,焊接口的焊接效果比原来平滑和牢靠,技术上也比原 来的方式更加容易掌握。
11)组装
组装是一个拼合,镶嵌,串连的过程,要把所有雕刻焊接好的部件和装饰材料拼凑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当中,遇到衔接不吻合的环节还得 进行细部处理修饰,所以组装程序也是需要十分耐心细致才能完成的。复杂的工艺品由上百个部件组成,往往还会有绿松石,红宝石,炸珠,玛瑙,银丝线等饰物进 行拼接镶嵌,同时要往重色彩的搭配协调,造型的合理准确和局部的精细度这个时候就需要照图拼接,还需要具备纯熟的组装技巧。
  12)打磨
  早期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时候,打磨一般都是用细沙擦拭。而随着技术的改进,再一个是量和时间的需求,大都用打磨机来完成打磨工序,但对于小件或 是带有凹凸花纹的工艺品也仍然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打磨方法。在打磨的时候还得注意很多,对于细部的地方不能太用力,因为稍不注意就很可能会损坏细部的花纹。 用机器打磨也要掌握好时间和砂轮的转速。有些打磨后的工艺品还得把它放在响铜制成的小砧子上,用小榔头轻轻敲打,用钢锉打去毛边,使银器表面光滑发亮。打 磨是一个后续环节,这道工序最仔细,也最费时间,打磨好了,银器就会发出闪亮光泽,如果打磨不好就会前功尽弃。
  13)清洗
  经过反复的敲打与加热,银饰表面会发黑或沾上杂质。因此就需要清洗,而清洗银器一般都是采用“酸洗”,早期石寨子银匠加工完成工艺品后都会去树 上采摘一些酸木瓜或青梅子,把它的汁水压出来,用于清洗银器。对于银器的清洗方法也有很多,去除污斑也可以将醋烧热后,用软布蘸醋进行擦洗,再用水漂洗, 最后用柔软的干布擦干。此道工序时间掌握十分重要,浸入酸洗液的时间太短,杂质洗不干净。会影响银饰的光泽。浸入时间过长,酸洗液会腐蚀银饰,同样破坏色 泽与光洁度。漂洗后还要对银器进行晾晒,一定要挑晴天,天气越晴爽,晾晒出银饰色泽越漂亮。
  14)抛光
  抛光是整个手工艺加工流程中的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之前的种种繁琐工序在这一步才能得到体现。玛瑙刀是过去许多老银匠出门做活的必备 武器,用玛瑙给银器抛光是一种古老的方法,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新华村匠人一直沿用至今。过去用玛瑙给银器抛光只加入清水,而现在则可以在抛光过程加 入少量的洗洁精。这样抛出来的银器不仅色泽光亮,而且表面光滑润泽。给银器抛光的方法有很多,还可用等量的肥皂和纯净的白垩粉配制的混合物抛光。具体操作 方法是:将水加热,将肥皂溶入水中,待肥皂溶解后加入白垩粉,搅拌均匀,将此混合物浆涂在银器上,再用干净的布擦拭。抛光就等同于画龙点睛,给银器工艺品 注入灵魂。
莲花形长命锁(清)蝴蝶式腰挂(清)蒙古族腰刀佩件———火镰(民国) 五子登科长命锁(民国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母炳林: 从小炉匠到国家级大师
风花雪月城中的匠心传承——景泰蓝手工银壶
走进中国银器特色小镇新华村(二)
银器大师母炳林:人才流失是对传统手工艺最大的伤害
你一定要了解的玉雕过程
实拍中国银都 一只银壶要10万锤 日本人佩服得花钱买去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