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港春拍观察之二:国际拍卖行的“艺廊攻势”

  

佳士得艺廊

       导言:5月24日至28日,香港佳士得在会议展览中心如期举办2014年春季拍卖。与此同时,在太古广场内,另两家国际拍卖行苏富比和邦瀚斯也没有闲着,他们分别在属于自己的空间内做各种各样的展示和推出花样翻新的拍卖。前不久,随着香港邦瀚斯艺廊落成,几家国际拍卖行都有了位于香港的展示中心。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可以如期推出一年两季的春秋大拍,还可以在全年任何时间推出诸如拍卖、展览、讲座甚至慈善活动等。众所周知,香港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租用大面积的场地来建设艺廊岂不是大大增加了自身的运营成本?然而几大国际拍卖巨头没有一个缩手缩脚,而是争先恐后地将艺廊开办起来!

  设置艺廊——与国际接轨  

  其实,这并非创新之举,仅仅是把纽约、伦敦的拍卖商业模式带到亚洲来。最早在香港搭建自己的专属展示空间的是由香港苏富比开的先河。在2012年,苏富比就斥巨资租用了太古广场1500多平米面积——“苏富比空间”在两年前正式落地;很快,2014年2月,香港中环历山大厦22楼一个超过250平方米的空间被正式挂上佳士得艺廊的招牌,佳士得又马不停蹄地在北京、上海也相继开辟艺术空间。来到5月份,邦瀚斯也在太古广场为自己的艺廊找到了展示空间。

  在香港,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一年两季在会展中心或是五星级酒店的开阔空间内举行拍卖。而事实上在纽约或者伦敦,国际拍卖行大多有自己的空间,他们并不需要租用场地来举办拍卖。因在自己的空间内设置有拍卖室,所以很多拍卖行可以一年四季不间断地举办拍卖或者做其他展示活动。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除中国外)魏蔚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在香港落地的佳士得艺廊是亚洲区首间,艺廊的落地对整个亚洲区来讲乃至中国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但之前这种模式在纽约、伦敦早就有。如果从欧美的情况来看,与拍卖行共生的一个展示空间或者一个交流平台,是很自然的,本身就是在生态圈里边的一个自然形态。把这个模式搬到亚洲,大家会觉得新生事物来了,还很好奇。佳士得海外艺廊是叫'James Christie Room’,在伦敦、巴黎和纽约均有设置。”

  邦瀚斯亚洲区施福也表示:“我们决定让香港的拍卖模式与国际接轨,即与伦敦、纽约、三番等地采取一样的拍卖商业模式。是时候放弃临时搭建的拍卖模式了。很多香港的拍卖行都是依靠一年两季, 每季一个星期的密集式拍卖活动来赚取收入, 在伦敦和纽约却不一样, 拍卖活动全年都有。因此邦瀚斯香港五月举行的拍卖会不再称为春季拍卖会,香港今后也会定期(每月)举办拍卖或艺术活动,有时可能是规模大点的拍卖,有时也会使规模小点的,有时仅仅是展览。我们还会做一些讲座、慈善活动等等。我们用高额投资租下太古广场的这个空间,就是为了让它成为一个“全职”拍场。 ”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三家国际拍卖行在两三年之内先后在香港设置艺廊,让香港与国际的拍卖模式接轨?最根本的根本原因还是香港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几家国际拍卖行也在香港稳稳地扎下了根。近几年业务出现突飞猛进地发展,建立拍行艺廊已然成为大势所趋。魏蔚说:“考虑今年在亚洲做(指艺廊),之前对亚洲我们还是一个观望状态:能不能有这样的机会(做艺廊)?即便现在艺廊已经推出,也还是一种试水阶段。现在看来效果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艺廊——弥补季节拍卖之不足  

  记者在稍早前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相较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目前还剩余两大竞争优势:一是客户隐私的保护;其二便是营业不受时间影响,回款快。但是显然,拍卖行为了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也想要弥补自身之不足,这也是现今为何争先恐后开设艺廊的主要原因。施福认为:“香港的竞争无疑是太激烈了,世界五家顶级拍卖行共聚香港同台竞争,为了使自己能做得更好,显然不能只停留于旧有的模式,而是要不断创新。”

  苏富比亚洲区CEO程寿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什么需要有一个艺术空间呢?第一,除去春秋两拍,我们希望全年都有一些东西可以跟客户有更密切的接触,这就需要一个媒介;第二,在一些特殊的经济环境里边,比如说经济环境如果出现一些不稳定的情况,怎么样在不利的情况下让我们有最大的竞争力?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增加我们的客人的来源。于是有几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板块需要多元化,举办的拍卖和展览的次数也要增加。这都不是季节性拍卖能够满足的,而需要我们有一个自己的平台。”

  魏蔚亦表示,佳士得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抓取市场60%非拍卖成交的市场份额。“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探索客户究竟有什么样的需求?是有什么样的契合点能促成这样的交易?我们发现,原来客户的需求不仅仅是季节性的。从买方角度来看,他们365天都希望能看到和接触到艺术品,只要有流动资金存在,就随时有交易的可能性。卖方也是这样,我们常说这个业务是3D模式:债务(Debt)、离婚(Divorce)、死亡(Death),现在看来又要多加一个D:发现(Discover)。我们平时说的3D是从卖方的角度,而这个多出来的D便是从买方的角度。买方往往有自己的一个圈子,会随时引发一些购买欲望。作为一个企业,我们要随时捕捉这样的商机。而从卖方来讲,我前面提到的3个D随时都可能发生,很多时候来不及等你春拍或者秋拍。我们要促成这样的买卖,就需要有一个平台可以展现,不能老停留在纸面上。所以艺廊是在围绕客户需求下而自然产生的。”
佳士得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包括大陆的客户有的时候很想将自己的藏品拿出来交流的。在他们收藏到了顶级的艺术品以后,并不想独自享受,而希望展示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在这个时候,寻求一个公共交流的平台,让大家进一步去了解收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是非常需要的。  

  艺廊———拍卖+私洽+教育

  艺廊建立后,具体功用是什么?如何运营与维护?魏蔚说:“佳士得艺廊的三大使命:私洽、拍卖及教育。它本身的使命不会因地区或者是地点的不同而改变,但是它所呈现的种类或者艺术品、具体的活动会根据时间点的不同、观众的不同、地方特色的不同会而有所调整。就香港而言,首先还会延续我们在春秋两季的拍卖。以前我们的春秋两季大拍中的酒类拍卖都是在亚洲三大中心开展的,今后我们会在佳士得艺廊里边做些延续。跟以往不同的是,作为对春秋大拍的补充,会在两季大拍这条主线以外有些小拍出现,这些小拍会安排在佳士得艺廊开展。”魏蔚所描述的三大使命,在记者看来,绝不是仅仅是阐释佳士得艺廊的主要功用,苏富比与邦瀚斯艺廊的功用亦是大同小异,只不过在定位上略有不同。

  对于苏富比、佳士得来说,艺廊最大的功用是做私人洽购。在过去的几年里,两家拍卖行都一直致力于推动私人洽购业务的发展。程寿康明确表示:“这个艺术空间能配合我们蘇富比推动私人洽购的市场目标,这作为我们的大方向已经很多年了。伦敦、纽约在近十年来私人买卖推进得很多,特别是近五年。其实我们蘇富比去年全年做私人买卖有60多亿,比2010年增长了65%,这是一个推动得很厉害的新策略。”毫无疑问,为私人洽购而征集来的东西,总得有地方去展示。艺廊此时便承担了展示功用,让更多的客人在全年365天里几乎都有可能前往参观和购买。苏富比、佳士得艺廊成立以来已经成功策划了多起销售性展览。

  与苏富比、佳士得不同的是,对于邦翰斯来说,在艺廊做“拍卖”依然是他们的重头戏。施福表示,以后将不再租借临时场地,而把所有的拍卖都移至自己的空间内。今后邦翰斯将没有“春、秋”拍的概念。尽管邦瀚斯亦表示会做一些私人洽购性的展览,但拍卖依然是他们的首先要做的。
三家拍卖行均表示要利用艺廊把西方成熟的审美连同他们的艺术品统统带过来,这是大家一致想做的事情。“我们现在愈来愈多地在伦敦、纽约、巴黎的拍卖会上见到亚洲买家,他们日益成熟的鉴赏能力以及广泛的爱好,令我们觉得香港佳士得现有的7个部门已经无法满足买家的需求。”魏蔚说:“佳士得艺廊开幕就更显得顺理成章了,与其让大家舟车劳顿去海外,不如由我们把西方东西带过来。”施福也表达同样的想法:“你在香港见过乐器的展览和拍卖么?见过希腊、罗马艺术么?这些在西方习以为常的收藏品,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香港做呢?”

  除了让西方艺术更多地在香港或者亚洲曝光,几家拍卖行也认为市场的潜力,需要通过加深教育去深度发掘。“我们不能一直依靠老藏家,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进入这个市场。教育一定是把钥匙。”施福说。魏蔚也表示:“以往佳士得做得不多,因为受空间的限制或者是时间的限制。今天有了佳士得艺廊,以后会做更多文化艺术交流的事情。大家都很喜欢佳士得,但是能够有财力、有实力亲近佳士得人现在还是少数。我希望佳士得能够有机会向大家展现、对公众开放,欢迎藏家轻轻松松地来观摩艺术品,来学习文化。我们将在佳士得艺术空间里边主推佳士得艺术论坛,艺术论坛将会定期和不定期举办。用两种结合来推出讲座,这些艺术讲座完全是开放式的,不管客人是否购买艺术品,只要大家来坐坐听听论坛就好。我们会持续不断推进这一块。”与此同时,几家拍卖行均表示出对公益事业的关注以及计划推进的愿望。

  就艺廊的运营而言,由于 “蘇富比艺术空间”落地最早,运行到如今,应该取得一定的经验。他们聘请在汉雅轩担任过经理的李安琪为策划总监。由于李安琪的风格影响,蘇富比艺术空间在运作模式上更接近一般的画廊。李安琪认为,与画廊相比,拍卖行艺廊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一般画廊大多有自己擅长或专攻的领域,蘇富比艺术空间则更加多样化,蘇富比的全球专家、客户网络等资源配置更给她提供了广大的平台。而佳士得与邦瀚斯目前还是用自己的拍卖团队在运作,魏蔚已经表现出将来可能请人专门经营艺廊。台湾艺术品经纪人陈仁毅在看完纽约苏富比举办的一个古代石雕展后感叹:“东西质量如此之好,梳理的如此全面,是私人力量所不可能实现的。”

  由于国际拍卖行纷纷开办艺廊,推进私人洽购业务,也引来一片议论声,普遍认为拍卖行开设艺廊的做法触碰了一级市场的利益。尽管拍卖行负责人并没有做太多解释,但一级市场依然怨声载道,他们认为如今拍卖行的业务跟画廊商人唯一没有重叠的业务大概就是在推进新艺术家方面。艺廊毕竟流着拍卖行正宗的“DNA”,他们所做的策展也罢,私洽也好,都是以已经被市场公认的艺术家为准,而暂时未被市场认可的新兴艺术家还是要靠一级市场去发掘并逐步引入市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场]2015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流动的艺术 |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回顾
最美艺术鉴赏家郝友带你看香港巴塞尔
凤凰艺术 现场|首日战报!春分正好,香港巴塞尔似燕归来
佳士得2016年艺术品成交总额达40亿英镑
达芬奇《救世主》拍出近30亿,创艺术品拍卖最高价,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有话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