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最后一处金代帝王陵墓寻找过程离奇曲折

全国最后一处金代帝王陵墓寻找过程离奇曲折

                     ------海陵王啊!你到底身安何处!!

古老的传说: 

   这是一个千古未解的谜团
  长沟镇坟庄村北有一处偌大的陵墓,当地流传着一则古老的传说,墓内葬的是鞑摩王,鞑摩王的棺椁压着通往涿州的海眼,一旦触动鞑摩王的棺椁,便会海浪翻天,带来灭顶的灾难。由于这则传说的神秘和恐怖,当地人只知偌大的陵墓是“鞑摩坟”,“鞑摩坟”的守陵人繁衍成村为“坟庄”,到底陵墓建于何朝何代?到底是哪个“鞑摩王”?没有人知道,人们都躲着走,唯恐揭开海眼,引来灭顶之祸。坟庄有座“鞑摩坟”这则公信力很高的传说,一辈传一辈,也不知起于什么年代。
  采访坟庄村的老人,他们眼见的“鞑摩坟”更给人留下了扑朔迷离的一团历史迷雾。为了捕捉稍纵即逝的历史影子,我们采访了今年68岁的刘志福、74岁的康玉芬、79岁的许永志、86岁的冯希成等几位老人。几位老人的回忆成了揭密“鞑摩坟”唯一的线索。如今“鞑摩坟”的遗址已遍植树木,只有隆起的大面积坟茔还依然高于地平面,但已无半点陵墓的痕迹。
  老人讲述的历史信息是凌乱的,但每一个信息都是公认的,换句话说即是真实的。所获信息明显地指出了一个方向:陵墓规模很大、陵墓具有“王者之风”、陵墓埋藏着无尽的秘密。

    老人们说,他们孩提时所见到的陵墓比毗邻的西甘池老府(清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园寝,占地200余亩)面积还大,坐北向南约有几百亩。
  上世纪五十年代,地面还遗留有大量的石像生:石羊、石马、石虎、石狮、石翁仲等。宝顶是聚起的土堆,长宽各约50米见方,宝顶四周宽沟围绕,墓穴外边为由五层糯米汤、白灰和砖垒砌的保护层。裸露的甬道两壁绘有壁画,墓室灰砖垒砌,他们说是“砖发悬”,室内有炕。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日寇铁蹄踏进长沟,当时房良两县涌起了“十路杂牌地方武装”,有的打着抗日的旗号而大肆扰民,偷坟盗墓,百姓称他们为“老便”。胡振海便是其中的一路“司令”,人称“胡嘎叭”。1944年,“胡嘎叭”带人从东、西两面盗挖宝顶。在进入通往墓穴的神道里,见两壁还绘有色彩依然艳丽的壁画,墓穴正面有石门,石门雕龙画凤,拉动石门时,“机关”将石门封住。费了很大周折打开了石门进入,发现有炕,还有“万年灯”。墓中央由铁索吊着汉白玉石棺,石棺雕刻着石龙,墓穴下是用沙石和白灰、糯米
  汤浇筑的五层保护层。石棺下是一眼“黑井”,水黑而深不可测。也许,石棺下所发现的“黑井”,就是人们传说中所谓的“海眼”。见状,“老便”没敢动,也没挖出什么“宝贝”,便罢手了。之后,地方武装周文龙也曾打开过宝顶。“白箍”修半壁店“ 炮楼”时拆走了陵墓大部分的木料、青砖和条石。当地有人在寻宝时,也还发现过“中央军”盗墓时遗留下的军用铁锨。据说是石友三部队干的。之后,五十年代初期和中期都先后因修水利挖井,使石棺多次露面,又多次掩埋。今年86岁高龄的冯希成老人清楚地记得石棺的样子。他说石棺汉白玉质,比一般棺材都宽大,足有 7尺多长,棺面雕刻的是一条栩栩如生的四爪龙。看来,历代盗挖不止,“鞑摩坟”陵墓确在不足百年之前透着一种气势,一种“王者之势”。
  1954年冬,坟庄兴修水利工程时,在陵墓遗址挖出了一条汉白玉雕刻的石龙,一米长,20公分厚。这件事还惊动了市文物局,来人要求把遗址填埋保护起来。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坟庄村修建千头规模猪场时,这个地方才算彻底平复。历史给这方土地留下的地上遗迹依恋地离开了。
    除去过去盗墓时所见到的陵墓规模建制和石棺雕刻的龙形图案外,五十年代出土的这条“石龙”是否传递给世人一个新的或更强烈的信息––“鞑摩王”坟,埋葬的是否是一位皇帝?

线索:

  从相传的“鞑摩王”、“鞑子坟”的发音看,字应是古时对北方民族统称的鞑靼或鞑子。那么焦点则聚在建都北京的金、元、清三朝。无论何朝,在遵照严格的等级规制中,一般人绝不敢在石棺上僭越雕刻代表皇权的龙形图案,何况百姓。从近代多次挖掘并被人多次亲眼所见又多次被掩埋的巨大石棺上面龙形雕刻和宝顶规模建制以及墓道所雕龙凤、大量石像生、享殿规模、石门雕龙和掘出的“石龙”看,坟庄“鞑摩王”坟葬的绝非王宫贵族,而应是一位特殊的皇帝。陵墓地上与地下,均未发现最能说明原相的碑文,哪怕只言片语,这正是它之所以神秘的地方。
  如是“皇帝”,那完全可以排除元、清两朝。
  元朝皇帝葬所及葬法礼仪,史料记载得相当清楚。民国年间出版的《蒙兀儿史记·成吉思汗本纪》注文中引用明朝叶子奇所著《草木子》一书所说,“元诸帝陵皆在起辇谷”。“国制不起坟陇,葬毕以万骑蹂之,使平。杀骆驼子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
  则知葬所矣。故易世之久,子孙亦不能识也。”这是元朝的葬法礼仪。纵观蒙元朝从太祖铁木真第一帝,至最后一帝顺帝妥欢帖睦尔,共15帝,文献记载中,除顺帝在朱元璋即帝位建明朝后北遁病逝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部)并北葬,和仅当一个月左右皇帝的天顺帝阿速吉八被杀并无葬地之外,对其余13个皇帝都有明确记载,均葬于起辇谷。
  清朝入关后,皇陵分东、西两座陵园,无别葬之例。
  金朝则成了唯一焦点。
  《金史·海陵本纪》和《金史·世宗本纪》为后人留下了历史影子。海陵王迁都后即欲迁陵。司天台官员用一年时间才选准了房山县云峰山这块好地方。云峰山一带地形由九条山组成,恰似九龙飞腾,山下有“龙衔寺”,山石呈红色,山谷流泉不断,峰顶遥对“龙门口”。风水宝地既吸引了司天台的官员,也被海陵王所看中。海陵王贞元三年(公元1155年)三月乙卯下诏,“命以大房山云峰寺为山陵,建行宫其麓”,并同时建陵。他先后六次前往大房山视察营建行宫之事及金陵工程。房山金陵共建有名号的帝陵17 座,范围“一百二十八里”(《大金集礼》载)。
  就是这个迁都又迁陵的皇帝,奇怪的是,在他的本纪中居然没有留下葬所的地址。也许历史留下的这个空白,恰恰是坟庄“鞑摩王”的谜底。因为,沉默的历史往往蕴藏着惊人的秘密。
  《金史·海陵王本纪》载,海陵王汉名亮,字元功。女真名为迪古乃,金时辽王宗干第二子,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生。十八岁时“以宗室子为奉国上将军,赴梁王宗弼军前任使,以为行军万户,迁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为中京留守迁光禄大夫。他自以为熙宗“哈剌”以太祖的嫡孙而继位,而自己的父亲为太祖长子,自己也是太祖孙,更应继承皇位。由于熙宗在位时不断以莫须有的罪名枉杀大臣和皇族、氏族,导致了朝内大臣和宗室的反对,这样为迪古乃篡位创造了条件。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十二月丁巳日夜,他联合了近侍长大兴国等人杀死合刺,自立为帝。这一年他28岁,改年号为天德。
  海陵王完颜亮弑兄篡位当上了皇帝后,比合剌更为甚之,他嗜杀嗜淫,激起朝内更大的不满,终于在世宗完颜雍大定元年(公元1161年)十一月乙末时也被宗室完颜元宜率金兵乱箭射死,遇害时40岁。
  金世宗完颜雍继位后,于大定二年(公元1162 年)降封其为海陵郡王,谥曰“炀”。四月,葬于大房山金陵鹿门谷诸王茔域中。时隔十八年后,海陵王的恶行仍引起不满,有关官员上奏世宗皇帝说:“炀王之罪没有明确。按照晋赵王伦废惠帝自立,惠帝又重新继位,诛杀了伦,并将其废为庶人。而炀王之罪超过伦,不应当封为王,也不应当葬在诸王的坟茔区域内”。正是这一奏本,把一代皇帝逐出了金陵。世宗完颜雍下诏,降完颜亮为“海陵庶人”,改葬于金陵西南40里的荒野中(见《金史·海陵本纪》)。
  

  

推测:

   坟庄恰恰位于金陵西南40里之处,这一点是否令至今未曾发现的海陵王墓浮出水面?
  如果坟庄葬的确是海陵王,那么有一个疑问,既然一代皇帝已被贬为“庶人”,陵墓还为何具有如此规模,并显露“王者之势”?
  这大概仍是得益于贬其为“庶人”的金世宗完颜雍的“仁孝”之心。
  金世宗汉名完颜雍,女真名“乌禄”,他与“海陵王完颜亮”既同为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也是表兄弟。乌禄与其宗室兄完颜亮完全不同,据《金史·世宗本纪》载,乌禄“体貌奇伟,美须髯,长过其腹。胸间有七子如北斗形,性仁孝,沉静明达。善骑射,国人推为第一,每出猎,耆老皆随而观之。”而海陵王完颜亮却嗜杀嗜淫成性,他曾下令将亡辽耶律氏和宋朝赵氏家族中所有男子杀害,就连帮他篡位的70多位功臣也处以了死刑。完颜亮为帝,荒淫绝伦,他把诸宗室女人也纳入宫中为妃,上淫叔母,下乱从妹。
  正是海陵王的不仁之道激起民愤,当他统军在长江与南宋军相持不下的时候,国内举国动荡。正隆六年(公元 1161年)十月,金南征万户完颜福寿杀死了东京(今辽阳)副留守高存福,拥立当时的东京留守乌禄为帝。乌禄继位后,大赦天下,并下诏历数海陵王数十件罪恶,虽废海陵王,但仍封其为海陵郡王爵号,追谥其号,归葬于金陵诸王陵区。
  世宗临政躬行节俭,与民休戚,君臣守职,史称“小尧舜”。世宗很尊敬先祖,经常举办颂扬祖先功业的大型礼祭,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追谥和改陵活动。如果不是十八年后大臣上本,按世宗的仁孝之性,他绝不会把海陵郡王降为“海陵庶人”,并逐出“祖茔”。
  正是世宗的仁孝,对海陵王的改葬,也赋予了他“王”的葬仪。若非如此,坟庄陵墓绝不会拥有大型享殿、大量石像生、巨型宝顶、硕大石棺,并在石棺上雕刻龙。这是皇帝的待遇,而且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皇帝,非皇陵的皇陵。既恢弘,又不失时代烙印。这就是坟庄“鞑摩王”坟最鲜明而又最特殊的历史原色。
撰写有关金陵的当代人有书说,世宗改葬海陵王,“扬其尸骨”,其实这是一种杜撰。如“扬其尸骨”泄愤,在改元下诏数其罪恶时,就不应仍封其为郡王,十八年后下诏改葬又何必“扬其尸骨”呢?也许仁孝的金世宗为历史留下了这个谜。
  做一种文化推测,坟庄“鞑摩王坟”应是金朝第四帝海陵王完颜亮的改葬之陵墓。
  若揭开真相,只有待正式考古发掘了。
  这个命题没有定论,仍在人们心中谜般地流传着原生态:坟庄有个“鞑摩坟”,鞑摩王压着通往涿州的海眼,也许他是海陵王,人们在传说中又以讹传讹地添加了“海眼”之说。

(原文出处:附链接)

 

期盼:

   2012年8月11日,房山区文化委员会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合作,对房山区长沟镇坟庄村地下文物埋西藏(文化硅谷1号地)进行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处大型墓葬,根据出土情况和专家们的考证,初步认定墓主是完颜亮(即海陵王),这是全国最后一处被发现的金代皇帝墓葬,具有重大考古、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意义。考古界资深专家说“这将是21世纪考古界最重大的发现,其影响力不亚于曹操墓。”

    完颜亮上台后迁都北京,迁陵于房山,其在房山一带也留下了不少足迹。

    一是良乡燎石岗决策,避免了一场内战。完颜亮夺取皇位之前,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备受金熙宗猜疑,被贬出朝,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贬到汴京(今河南开封),途中曾与人密谋在河南起兵北上,夺取政权。来到良乡时,金熙宗下诏让他返回上京,完颜亮非常紧张,遂来到了燎石岗的庙里占卜,三次均为大吉,反复思考后决定折返上京。应该说,完颜亮在良乡做出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否则,将使金国陷于内战之中,刚刚从战争中恢复过来的经济又会遭到劫难。

    二是完颜亮在下旨修建金陵的过程中,多次来到房山工地,最长的一次竟然住了半个月。值得指出的是,完颜亮采取的陵寝制度,开创了以后的陵寝阴宅风水的模式,明清帝陵都是照搬的这一套风水制度,在风水学界将这一套选阴宅的方法称为江西学派。

    三是完颜亮逼死金世宗的夫人乌林答氏也是发生在良乡固节驿(今良乡西潞街道固村)。金兀术杀死开国大臣完颜希尹也是在良乡起兵的,此事也有完颜亮的参与。

 

初步认定:

   认定墓主是完颜亮,有三方面的依据:一是墓葬出土的文物,从花纹和形制上看,多为皇家规格;二是多种历史文献文献资料记载,完颜亮死后被降为庶人,陵墓迁出金陵,位置就是“金陵西南40里”。经过GPS定位,从金陵中心也就是金太祖陵寝所在位置至凯旋门,即为40里;三是古代堪舆学理论,政变上台的金世宗十分仇恨完颜亮,所以对他的墓葬和规制采取了选择“死门”的手段,使完颜亮这个有“封号的庶人”后代不能出皇族。墓室排列和葬式为头部面旷,背向河流,即是死门。这种情况,与墓葬现场和周边地理环境相符合。

 

果断推翻:

    该墓葬背山面水,背靠上方山,濒临拒马河,凿山为穴。墓葬坐北朝南,全长34米,开口见于地表之0.5米扰土层下,由墓道、封门、前甬道、耳室、壁龛、墓门、主室、侧室、后甬道、后室等组成。墓葬建造规模较大,其中侧室、耳室及壁龛的数量多达6个。在墓道、甬道、墓室四壁绘有壁画,为红、黑、黄、绿等多种颜色绘制的人物及花鸟图案。目前出土的器物主要有唐幽州节度使刘济墓志、大型彩绘浮雕十二生肖描金墓志、须弥座彩绘石质棺床、彩绘石质文官俑及武官俑,石质构件、金属饰件、瓷器残片、陶器残片等。

根据出土墓志,有专家认为墓主为唐代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该墓葬在形制上,承袭中原地区唐墓特征,经过严密规划,按唐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将墓地选在三面环山的风水宝地,墓室用青砖砌筑。唐代的墓葬形制有严格的定制,但由于唐代中晚期藩镇割据、社会动荡等原因,该墓葬形制出现了很多僭越的情况。

 

 

 

图1发掘现场全景


 

出土文物

    该墓葬曾被盗掘,但依然留有珍贵文物。一是彩绘壁画,在墓道、前甬道的东、西壁面,后室四壁壁面涂抹有白灰,并于白灰墙面上绘制有精美壁画,但因遭受破坏,壁画损毁严重。主室四壁砖墙表面也有一定厚度的白灰,绘有壁画,为红、黑、黄、绿等多种颜色绘制的人物及花卉图案。

    二是墓志,在前甬道内出土唐幽州节度使刘济墓志及大型彩绘浮雕十二生肖描金墓志。唐幽州节度使刘济墓志为正方形,石质,有盖,阴刻篆书6行24字:“唐故幽州卢龙节度观察御使中书令赠太师刘公墓志之铭”。四斜刹线刻十二生肖图案,间以线刻牡丹花图案。志石四边立面阴线刻画卷叶牡丹纹样。

    彩绘浮雕十二生肖墓志为正方形,石质,有盖,志上下叠合面南平放于墓葬前甬道南侧。边长163厘米,边厚8.5厘米,顶厚约15厘米。志盖呈盝顶式,阴刻描金篆书5行21字:“唐故蓟国太夫人赠燕国太夫人清河御夫人祔志铭”。四斜刹浮雕彩绘十二生肖图案,间以浮雕彩绘牡丹花图案。志石四边立面阴线刻画卷叶牡丹纹样。

图2彩绘浮雕十二生肖描金墓志

    在北京地区如此大规模的唐代墓葬发现极少,特别是墓葬中出土的大型彩绘浮雕十二生肖描金墓志,异常珍贵,在目前发现的唐代墓志中,全国无有与之匹敌者,实属罕见。此外,墓葬中出土的彩绘须弥座石质棺床、彩绘石俑等,也十分珍贵。

图3彩绘贴金汉白玉石质棺板

 


图4墓室内残缺的壁画


图5出土的金属制饰品

图6墓室内的人脸石刻


图7墓室内的雄鹰石刻

刘济其人

刘济(公元757---810年),字济之。父亲刘怦,唐幽州卢龙节度观察等使、御史大夫,赠司徒恭公。

刘济生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是刘怦的长子,年轻时曾游学京师,后进士及第,曾任幽州参军事、范阳令。兴元初任莫州刺史。贞元元年(785年),其父去世,刘济继任幽州节度使,使该地区开始出现了一个政治上相对稳定的局面。一方面,刘济对唐王朝表示臣服,而毫无诸藩镇军帅恃权骄横不法的劣迹。另一方面,刘济又加强边防力量,以抗击不时前来侵扰的少数民族武装。。

刘济镇守卢龙二十余年,深得军心,但诸子不和,祸起萧墙,刘济的长子刘绲任副大使,掌幽州军务,次子刘总为瀛州刺史兼行营都知兵马使,率兵屯驻饶阳。刘济病后,刘总在水中投毒杀死刘济并杖杀其兄刘绲,自领军务。刘济死时正好五十四岁,唐宪宗思念他的功劳,特追赠为太师,并废朝三日以示尊重,加刘济的谥号为庄武,归葬于涿州良乡县之某原。

刘济任幽州卢龙节度使期间,亦曾促进了幽州文化的大发展。他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在幽州设置州学,发展儒学教育,还舍宅建寺,今宣武区白纸坊的崇效寺乃是他当年的旧邸。

刘济信佛,云居寺《涿鹿山石经山堂记碑》就是刘济所撰。录文如下:幽州卢龙节度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开封仪同三司检校司徒兼侍中彭城郡王上柱国刘济撰。我大唐十有一业,圣皇帝继明昭宣,光被四海。彝夏作义,神人以和。迨今己丑岁,凡五祀矣。方隅守臣,乐其休明,天地大德,罔知攸报。济封内山川,有涿鹿山石经堂者,始自北齐,至隋沙门静琬,观层峰云跡,因发愿造十二部石经。国朝贞观五年,涅槃经成。其夜山吼三声,生香树三十余本。六月,暴水浮大木数千株于山下,遂构成云居寺焉。即天宝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第八妹金仙长公主,特加崇饰,遐迩之人增之如蚁术焉。有为之功,莫此而大。济遂以俸钱为圣上刊造《大般若经》,以今年四月功就。亲自率励与道俗,齐会于石经峰下。饭等香积,而法云煖空;会同华嚴而珠雨满地。金篆玉版,灿如龙宫;神光赫赫,宇宙金色焉。于是一口作念,万人齐力,岩壑动,鸾凤翔,或推之,或摇之,以跡于上方,缄于石堂。必使劫火烧而弥固,桑田变而不易。或兹圣寿,寿原高于崇山;缄彼石经,经愿延于沙界。鸿祚景福,与天无垠;圣寿无疆,幕府众君子同称赞之。时元和四年四月八日记。

 

最后希望:

奇怪的是,在墓葬后室出土了金大定通宝钱币,为何唐代墓葬中会有金代铜钱出现?因此,在年代断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发掘工作还在进行中,我们期待会有更令人惊奇的发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鞑摩王坟”压着北京海眼,一旦触动就会天翻地覆,是真是假?
全村人守护千年石棺, 棺底压着海眼控制海啸, 专家起初不信进去却有意外发现
完颜亮生前风光无限,死后却很悲催,陵墓在哪里真找不到了
金陵
北京的金陵(二)
神秘的“坟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