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水不腐

流水不腐

  中国人都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人体也是这样。
  许多人都知道,通者不痛,痛则不通。

  其实,所有病,都是身体机能的运行出现障碍造成的。
  按照中医的说法,有滞、阻、堵、塞、瘀、闭、止、郁、壅。
  从文字学上看,声音相同,就有相同的意思,如:滞、痣;郁、瘀;壅、痈;聚、疽;
  从文字学上看,偏旁相同,就有相同的意思,如:阻、疽;
  造成疾病的有: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湿阻。

☆ ☆ ☆

  气滞,指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或体弱气虚不运所致。随所滞之处而出现不同症状。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气滞于经络则该经循行路线相关部位疼痛或运动障碍,或相应的症状。气滞过甚可致血瘀。
  气滞病理 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情绪、饮食、年龄、环境、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例如:
  (1)情绪抑郁、紧张,性格内向,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郁结日久,影响气血运行
  (2)嗜食油腻、甜食,血脂过高,或饮食过咸,或饮水不足,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3)气虚、阳虚体质,推动功能减退,导致气血运行迟缓或瘀积
  (4)生活环境寒冷,血管长期痉挛,血行迟缓或凝滞于微血管;
  (5)缺少运动锻炼,心肌收缩力减弱,气血运行迟缓
  (6)近代研究发现,各种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郁血、水肿、粘连,或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影响气血运行。

☆ ☆ ☆

  血淤是由于气滞、气虚、血虚、外伤、阴寒内盛等各种原因,导致血液郁滞于一定部位的病理变化。血淤即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一般而论, 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血瘀证以刺痛不移,拒按,肿块,出血,唇舌爪甲紫暗,脉涩等为辨证要点。瘀血停积,脉络不通,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故疼痛剧烈,如针刺刀割,部位固定不移;因按压使气机更加阻滞,疼痛加剧而拒按;夜间阴气盛,阴血凝滞而更加疼痛,瘀血凝聚局部,日久不散,便成肿块,肿块在肌肤组织间,色呈青紫色;如果肿块在腹腔内部者,可以触及到坚硬有形的块状物,推之不动,按之疼痛,称之为疤积。
  瘀血阻塞络脉,气血运行受阻,以致血涌络破而见出血。由于瘀血停聚体内不除,堵塞脉络,或为再次出血的原因,故其出血特点是出出停停,反复不已;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因此面色黧黑,皮肤粗糙如鳞甲,甚至口唇爪甲紫暗。瘀血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例如瘀阻皮下,则皮下见瘀斑;瘀阻肌表络脉,皮肤表面出现丝状如缕;瘀阻肝脉,则见腹部青筋外露;瘀阻下肢,则见小腿青筋隆起、弯曲,甚至蜷曲成团;瘀血内阻,新血不生,妇女可见经闭。舌紫暗,脉细涩为瘀血常见之象。
  血瘀临床表现: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常在夜间加剧。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又称之为疤积。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肌肤微小血脉丝状如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妇女常见经闭。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象细涩,总之以痛、紫、瘀、块、涩为特点。
  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症候。常由病久气虚,渐致瘀血内停而引起。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气少懒言,疼痛如刺,常见于胸胁,痛处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气虚血瘀证虚中夹实,以气虚和血瘀的症候表现为辨证要点。面色淡白,身倦乏力,气少懒言,为气虚之证;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缓慢,终致瘀阻络脉,故面色晦滞;血行瘀阻,不通则痛,故疼痛如刺,拒按不移,临床以心肝病变为多见,故疼痛常出现在胸胁部位;气虚舌淡,血瘀舌紫暗,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是为气虚血瘀证的常见舌脉。
  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气滞和血瘀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其病变机理是:一般多先由气的运行不畅,然后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是先有气滞,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也可由离经之血等瘀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这就先有瘀血,由瘀血导致气滞,也可因闪挫等损伤而气滞与血瘀同时形成。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主要临床表现:胸胁胀问,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病机分析:本证以情志不舒,同时伴有胸胁胀问、刺痛,女子月经不调为诊断要点。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则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故情绪抑郁或急躁,胸胁胀问,走窜疼痛;气为血帅,肝郁气滞,日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故渐成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肝主藏血,为妇女经血之源,肝血瘀滞,瘀血停滞,积于血海,阻碍经血下行,经血不畅则致经闭、痛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症。

☆ ☆ ☆

  “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
  “痰”为邪,是必须化痰,必须排出的。
  《丹溪心法》云:“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到巅顶,下至涌泉,随气机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具有。”故而痰因脾生成,随气机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症。盖由于饮食及生活不节,长期过食肥甘厚味,酿湿成痰,或脾失健运,无以升清降浊,敷布失职,痰湿内生,流注血脉而成;或素体阳盛,肝阳偏亢,疏泄太过,灼津炼液为痰,或虚火内炽,蒸熬津液,津从浊化,生痰成浊。
  痰凝就是脾虚不能化掉痰湿,痰凝结难开,治疗需一方面疏肝解郁,调达气机,一方面健脾利湿化痰。
  痰凝大体分为五型:
  痰浊凝滞型 治宜化痰降浊,行气消脂。方用导痰汤加白芥子。
  痰凝血瘀型 治宜化痰降浊,活血祛瘀。方用导痰汤加丹参、蒲黄。
  痰凝阳亢型 治宜化痰泄浊,平肝潜阳。方用导痰汤加草决明、石决明、夏枯草。
  痰凝阴亏型 治宜化痰降浊,养阴柔肝。方用导痰汤加熟地黄、枸杞子。
  痰凝脾虚型 治宜化痰祛湿,健运脾胃。方用导痰汤加白术、绞股蓝。

☆ ☆ ☆

  “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古代又称为“湿证”、“湿病”、“伤湿”。
  “痰”为邪,是必须燥湿,必须化除的。
  外湿伤人,或感受湿邪,指长期阴雨,空气潮湿,或久居卑湿之地,或涉水作业,或工作于潮湿之处,或冒雨露雾湿,湿邪则易袭人而病。我国长江流域,沿海等地,每到夏令梅雨季节,雨量集中、空气潮湿,持续时间亦较长,这段时期稍有不慎,即可感湿而病。
  湿邪内生,或脾虚生湿,指生活不节,如嗜食生冷酒醴肥甘,或饥饱不匀,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津液不得运化转输,停聚而生湿。
  内湿与外湿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外湿发病,多犯脾胃,致脾失健运;湿从内生,而脾失健运,又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许多篇章对湿病的病因、临床特征都有所讨论,指出外湿“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困阻中焦等。汉《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专门讨论了内、外湿病,尤其是外湿致病的种种表现以及治疗大法。并提出了治湿病的三项禁忌。宋《重订严氏济生方,诸湿门》指出治湿病“唯当利其小便”。明《景岳全书·杂证谟,湿证》对湿证的病因有出于天气者、有出于地气者、有由于饮食者进行了论述,提出“辨治之法其要惟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清代温病学派对湿邪致病的病因、病理、治法、方药都有较大的发展和补充。如《临证指南医案·湿》中,从外湿、内湿两方面阐述湿邪致病的机理,以及由于感邪和体质不同,其病理属性的转归亦有区别。又如《温病条辨,中焦》重点叙述湿邪与中焦脾胃的发病关系及湿病的病理转化。
  湿阻为病,可见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之中,由于湿邪阻滞的部位不同,临床的病理反应亦不一致,如有湿阻经络、湿阻三焦、湿阻募原、湿阻气分、湿阻脾胃等,以头身困重、酸楚,纳呆、脘痞、浑身酸痛 、周身不适、大便溏泄等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疾病。
  湿阻并发疾病:湿疹样癌、类风湿性关节炎、脑动静脉畸形、风湿病性贫血等
  分证论治
  1.湿困脾胃
  症状:肢体困倦而重,或头重如裹,胸闷腹胀,纳食不香,口中粘淡无味,便溏,或有形寒,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芳香化湿。
  2.湿热中阻
  症状:四肢困重,胸脘痞闷似痛,口中苦而粘腻,渴不欲饮,纳呆,尿黄短,大便不爽,或有发热,汗出而热不迟,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
  3.脾虚湿滞
   症状:四肢困乏,肮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舌苔薄腻或舌质淡胖,脉濡缓。
  治法:健脾化湿。

☆ ☆ ☆

  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湿阻,可以分为两类。
  气血为人体之正,痰、毒、湿,为人体之邪。
  气滞、血瘀可以产生痰凝、毒聚、湿阻;痰凝、毒聚、湿阻也可以造成气滞、血瘀。

☆ ☆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正,是正常。
  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湿阻,则是异常。
  人体出现异常,就要出奇兵。
  做所有的事都应该简单容易。不简单、不容易,就重新选择。选择方向,选择道路,选择路线,选择策略,选择方法。先选择,后努力;选择比努力重要。方向错了,道路错了,路线错了,越努力越糟糕。

☆ ☆ ☆

  我们可以从很多理论来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个问题。
  五行生克是一个理论;精气神是一个理论;阴阳是一个理论;水火是一个理论;气血是一个理论。
  五行生克认为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脾为后天,肾为先天。
  精气神认为精为先天,神为后天。后天心神可以认识先天肾精。土为媒,意者忆也,是成功的记忆。

☆ ☆ ☆

  阴阳、水火、气血,讲得是一个东西,是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来谈。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肝藏血,一身之气归于肺。气血的关键,就是将相和。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
  气的运动,要气沉丹田,大小周天运转正常。
  血的运动,要三清。清肠胃、清血管、清细胞。刺血是一个切入点。排出了脏血、废血、毒血、粘血,血液自然就可以流动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瘀血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危害?
【实践技能】超全!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第一站歌诀汇编!
气血津液辩证(精)_
段朝阳论“脏腑推拿按摩”(全文)
精气血津液失常(一)
中医执业医生技能考试34病病机一览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