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玉器的鉴定(二)
接下就是分出唐、宋、元甚至辽金等时代和地域的玉器以及对其进一步认识,比如这些玉器具体的用处等问题了。尽管如前所述,老先生们已经打下了基础,但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仍然遇到许多难题:许多形制和文饰跨越几代变化不大,比如龙的形态,汉晋轻矫灵动之姿与明清苍老臃肿之态,非常明显;而晚唐五代到宋元的龙,都正值健壮英武之中年,形态变化不大。其他如肿骨之鹿、衔花之鸟、鼠头之螭、穿芦之雁、多岐之流云、带托之茶盏等等,许多是从唐至宋或从宋至元都有的。另处,许多单面浮雕或透雕、背面有孔或无孔的玉饰,究竟是在带子上还是在帽子上?宋玉炉顶是不是元人帽顶?诸如此类,一时还难以明断。但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暂弄不清没关系,我们不妨仍停留在乾隆时期的水平,认识为笼统的宋玉。因为本来大的时代风格相同,比较绘画虽然已经研究得很细了,但两宋与元甚至明初院体的画,有时区分起来还需费些功夫。作为手工艺的玉雕,更是这样,风格传承,变化缓慢。我们又对比唐宋元的玉器,发现连玉质和刀工都相似。而明朝中晚期以后制作的玉器则不同了,从材质用料、设计构想到工艺水平都远不如前,因此,其历史与艺术价值相差很大,所以说重要的是要将宋玉从数量巨大的明以后制作的玉器中鉴别出来。
明嘉靖万历以后,随着手工业匠人的身份自由,商品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过去许多专为帝王贵族生产的工艺品成为市场上的商品,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难免出现粗制烂造的情况。一是数量多,传世玉器中大部分是明中晚期以后制造的;二是水平底。首先说用料,唐宋之玉俱是上等白玉,偶有青灰,玉质也极细密温润;此后的玉器除了乾隆宫廷水准的之外,民间很多玉质不好。关键是设计和工艺水平不行。宋玉如同宋画,是写生作品,因此构图疏朗,形象生动,加之技法高超,刀工繁简得当,因而既简练又传神。比如叶芯只挖一刀则叶态舒卷;锯齿状几下则鸟翅飞张;小坑作眼动物就活灵活现,只用四刀人物就秀目通鼻……看那威严的力士、可爱的飞天、双鹤起舞、丹枫呦鹿、鱼跃水、龙探珠、仙女下凡、饺龙出岫、凌霄双放、柞石双兔……一件件如同打开了宋人纨扇册,美不胜收。而后来的则大不如前,题材设计虽然变化不大,但明显程式化,山水先是吴门派,后呈四王面目;花鸟题材也都变成了吉祥图案;人物也都面目丑陋。工艺上,要么粗糙笨拙,连定陵皇帝墓里出土的玉器也是如此,要么十分繁琐,虽精雕细镂,却如同虫蛀鼠咬。当然也不能一概否定,其中也不乏精品和能工巧匠,要么陆子冈凭什么闻名?况且后来乾隆皇帝力图振兴玉雕工艺,他凭借其帝王的实力,招名匠,用好料,不计工本,精益求精,制造了大量玉雕巨制,但从艺术水平上来比较,终究不及汉玉和宋玉,连乾隆皇帝自己也感叹:“后人端是让前人”。
笔者通过学习鉴定和整理宋玉,深深感受到,宋玉和宋画一样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亦应算做艺术史上的珍宝。在流散世间古旧玉器中一定还有许多宋玉,希望引起大家对其价值的认识,收集保护并借鉴其优秀的艺术传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宋代玉器的鉴定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宋代玉器特点(图)
宋代玉器如何鉴定
宋代玉器的鉴定  | 鉴藏讲座 | 中华博物
宋代玉器
宋代玉器的鉴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