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愈世界的人

治愈世界的人

已有 25 次阅读 2015-5-19 10:17|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琴纳 牛痘 免疫


前几天,世卫组织终于宣布埃博拉(Ebola virus)疫情在利比里亚已经基本被控制住了,多少让人松了口气。

对于这次瘟疫的流行,我们大多数普通的中国人也许并没有格外关注。但自从西非2014年初暴发来看,这次是埃博拉病毒自1976年被首度发现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和最为复杂的一次疫情,据报道,已经造成超过2.5万人感染,超过一万人死亡,而利比里亚是三个疫情严重国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据统计,仅利比里亚的医务工作者就总计有375名受到感染,其中189人不幸丧生。新闻中说我国的医疗援助队最近也完成任务,陆续回国。我们应该为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医务人员致敬——为他们的勇气、他们的牺牲、也为他们出色的工作致敬。在“世纪病毒”埃博拉面前,人类不分种族所体现的团结合作与人道主义精神总让人感到希望与力量。尽管目前在疫苗研究方面好像还有待突破,这种病毒还远没有被彻底征服。

历史上埃博拉曾有几次爆发,常被提及的是1995514在扎伊尔爆发的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罕见传染病,造成130人死亡,数千人逃离疫区……历史总难免一些巧合,交织着泪水与发现,重复着苦难与拯救,幸运是,人类凭借微弱而宝贵的科学之光照亮了前路的黑暗。

“总有一天,一切传染病都将得到预防!”

这句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并非的笔者一时的胡言,他出自一位乡村医生之口,一位曾治愈世界的英国乡村医生。他就是被誉为免疫学之父的爱德华·琴纳(Edward Jenner 1749-1823),让我们来重温他的传奇。

众所周知,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病毒,异常可怕。对人类曾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带来了难以计数的死亡、疯狂、失明和毁形。比如从公元前1157年去世的法老拉美西斯的木乃伊上判断,他应该死于天花。古罗马时期也曾造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十八世纪时,天花瘟疫曾横扫欧洲大陆,爆发时可达30%的死亡率,对儿童更可达到80-90%。后来,通过新大陆的发现传到美洲,使北美的印第安人天花死亡的人数竟然超过战争死亡人数。在欧洲,天花这个可怕的瘟疫正在不可遏制地蔓延着,从王室到平民都无幸免,在英国几乎四个人有三个会传染上这种病,在病愈的成年人的脸上或身上一般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还是514日,时间回到1796年当天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中年的琴纳医生在他寓所兼诊室,正小心的握着他的清洁而锋利的柳叶刀,在8岁的小男孩菲里普斯的胳膊上划了几下。将从身旁年轻的挤奶女工手上小疱中取得的牛痘浆接种到男孩的伤口上,完成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接种。菲里普斯是他家农场工人的儿子,经过慎重而又大胆的决定,男孩的父母同意让医生试一试。原因在于琴纳医生自从二十年前听到挤奶女工的传言:出过牛痘就不会得天花。而且詹纳发现,牛痘的病情症状比天花轻得多,它不会使牛死亡,更不会令人死亡,而且人在感染牛痘并痊愈后也不会留下疤痕。他十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应用各种动物做试验,并做了大量的调查与准备工作。他曾尝试用天花病毒来感染患过牛痘的人,结果似乎确实印证了得过牛痘对天花具有免疫的结论。他甚至还曾冒险为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接种了猪痘。但为了得到确凿的证据,他还要做一次独立完整的科学观察与实验。

这次接种后,第3天小男孩胳膊接种处出现小脓疱,第7天腋下淋巴结肿大,第9天轻度发烧后接种处留下小疤痕。约六周后,琴纳医生将从天花患者脓疱中提取物又一次滴在了小菲里普斯手臂上,过后的几天他一直焦虑的观察着男孩的身体状况……结果着实令人兴奋,男孩的免疫系统抵抗住了天花病毒的侵害。琴纳的牛痘胜利了,他为人类找到了攻克顽疾的钥匙。詹纳称他的方法为“牛痘预防接种”(Vaccination)Vacca 即拉丁文中“牛”的意思。

琴纳医生并没有急于公布他的发现,而是又经过两年连续不断的实验、研究与总结,审慎地将这种方法连同他十几年的调查汇集成为一本并不厚的书。但由于英国皇家学会拒绝刊印,他在1798年自筹经费印制了的《牛痘预防接种的原因与后果研究》一书,在书中他首次使用了病毒(virus)一词,公布了23个种痘而对天花免疫的病例,并写道:“牛痘和天花的脓疱相似,患牛痘和患天花的症状也相似,所不同的是牛痘比天花的症状要轻的多,牛痘不会引起牛的死亡,患牛痘的人也不会死亡。”在当时许多人不相信,不仅教会从伦理方面抵制,包括许多专业的医生也持怀疑甚至是反对态度,杂志漫画还夸张地讽刺他的牛痘法使人长出牛角牛尾。

多数的新生事物总不是第一天出现时就赢得掌声。天花毕竟导致了无数生命的死亡,还是有人开始悄悄尝试他的做法,即牛痘疫苗接种术法,经过不长的一段时间迅速传播到欧洲及美洲大陆。不久,接种人数已经达到了100000人。人们认识到它的便捷与可靠。现代医学也逐渐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在巴斯德、科赫等一批科学家的推动下,疫苗概念深入人心通道一打开,针对其他疾病寻求治疗和免疫的方法陆续被找到。在一战二战时,近代的医学已经运用疫苗成功抵制包括破伤风、白喉和斑疹伤寒等疾病的侵袭。到了1925年,美国人都要领取一个钮扣大小的证章,上面写着:我已接种。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终于宣布:天花传染病被彻底消灭。这是医学的胜利,也是琴纳梦想的实现。
 还要提示的是,刚过去的517日是爱德华·琴纳的生日,让我们缅怀这位伟大的乡村医。这位出生于英国西南格洛斯特郡伯克利的一个牧师家庭的孩子,他曾目睹天花带来的种种惨剧,从13岁开始就立下了将来当个医生能根治这种疾病的愿望。后来跟随外科医生卢德洛学习了7年,20岁时,他成为一名助理外科医生,并返回家乡伯克利成为一名乡村医生。1770年,他又进入伦敦圣乔治医院接受两年的进一步的医学培训,在著名的外科医生约翰·亨特身边工作学习,作为指导教师的亨特十分欣赏琴纳的能力,后来他二人保持着终身的友谊与联系。琴纳经常向亨特介绍自己工作的进展,也得到老师的大力支持。

琴纳在乡间行医时是一个勤恳工作,乐于帮助各种病人的名医。他一般骑马出诊,方圆几十里有求必应,据说有几次赶上暴风雪还险些丧命。他为了感谢小男孩菲里普斯一家,还积攒自己的诊费为他们购买了住宅。笔者在英国时住的离伯克利镇不太远,曾怀着崇敬的心情几次造访他的故居,这里已经被辟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牛痘接种的成功,特别是在当时国际上,为琴纳赢得了极大的赞誉。琴纳无私地把他的牛痘接种方法奉献给全世界,无意从中谋利。但是1802年英国议会为了对琴纳表示感谢,授予他一笔一万英镑的奖金,几年后又追加一笔两万英镑的奖金。各国也纷纷把琴纳视为医学界的英雄。拿破仑曾称琴纳为伟人,授予他勋章,并因为他的签名信而无条件释放英军的俘虏。

这里还应特别说明的,国际公认是中国人发明了人痘接种。据充分的史料证明,我国古代的医学家为征服天花,在以毒攻毒的思想指导下,很早就采用人痘术。后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了俄罗斯、土耳其等地。1717年,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夫人,也就是著名的蒙太古夫人(Mrs.Montague 1682—1762)跟随担任的丈夫从天花肆虐的伦敦派驻到土耳其,她在当地发现了人痘术,并把这种方法带回了英国,还在报纸上撰文推广。60年代,这种方法在英国已经比较普遍被采用。蒙太古夫人去世时,琴纳只有13岁,刚开始他的学徒生涯……

除了发明牛痘接种外,琴纳还可以算得上一位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从事许多感兴趣的科学活动,他不仅收集化石、观察鸟类,还热衷制造热气球,曾成功飞越十几英里。此外,琴纳还仔细观察到以前从没有人描述过的现象:杜鹃的雏鸟竟然会把巢中其他鸟的蛋及雏鸟推出巢外……有趣的是,凭借这项观察,琴纳1789年被英国皇家学会选为院士。

我们应该感谢我国古代的医学家们、蒙太古夫人,当然还有琴纳医生,特别是他为人类的免疫学的发展开辟的道路。

当然,说句站着不腰疼的话,面对埃博拉,下一个琴纳医生在哪里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5200-891220.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陈晨星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花小史】系列之(五)琴纳的伟业
向现代医学致敬
新药发现史话(一)
词源趣谈 | 从奶牛身上提取的vaccine(疫苗)
人类史上最危险疾病,致死率高达30%,被一小学毕业医生彻底根除
从天花疫苗的发现看科学假说演绎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