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 |15章| 体道而行的人不追求圆满

第十五章

【合校原文】

(帛甲乙)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帛甲乙)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吴澄本)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帛乙)是以能敝而不成。

【今译】

古代善于行道的人,思想高深,行为通达,世人难以知晓。

因为他们的言行难以理解,所以勉强给世人加以形容: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渡过冰河一样;严肃戒惧啊,好像警惕强敌环伺一样;恭敬庄重啊,好像在外充当宾客一样;行为洒脱啊,好像春天冰雪消融一样;敦厚朴实啊,好像未雕琢的原木一样;空旷宽大啊,好像虚怀万物的空谷一样;混沌雄浑啊,好像源源奔流的大水一样。

谁能在水浑浊动荡时让它保持静止,逐渐澄清?谁能在水安定平静时让它保持运动,焕发活力?掌握这种规律的人,不追求满盈。正因为不追求满盈,才能保持永不自满的状态,不去贪图成功。

【注释】

① 古之善为道者:王弼本为“古之善为士者”,这里采用帛书甲乙本。古时候善于遵道践行的人。

② 微妙玄通:精微通达。

③ 强为之容:容,形容。勉强对他们进行描述。

④ 豫焉:帛书为“豫呵若冬涉水”,此处采用王弼本。谨慎啊。

⑤ 犹兮:戒惧啊。

⑥ 俨兮:庄敬啊。

⑦ 涣兮其若凌释:王弼本为“涣兮若冰之将释”,此处采用帛书本。涣兮,离散啊。凌,冰。释,融化。行动起来象冰雪融化。

⑧ 敦兮:敦厚啊。

⑨ 混兮:包容啊。

⑩ 旷兮其若谷:郭店竹简无此句,王弼本放在“敦兮”句与“混兮”句之间。帛书本放在“混兮”之后最后。此处采用王弼本。旷兮,宽广啊。宽大如山谷。

⑪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等:郭店竹简为“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帛书本为“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王弼本为“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此处“孰能”二字保持与郭店竹简一致,后文部分杂取王弼本、帛书本互补而定。即吴澄本为是。

⑫ 徐生:徐,渐渐、慢慢。生,生机、活力。逐渐焕发活力。

⑬ 保此道者:保,占据、掌握。指掌握此种规律的人,即古之善为道者。

⑭ 不欲盈:不追求盈满。

⑮ 敝而不成:王弼本为“故能敝不新成”,此处采用帛书乙本。敝,破旧、缺陷。保持缺憾,不成就圆满。

【悟道】

上一章讲通行于宇宙万有的规律,这一章承前,主旨讲述掌握规律的得道之人是如何的。

非但孔子信而好古,老子也是好古之人。此章证实,老子讲述:上古那些善于行道的人,是微妙玄通,世人难以知晓的呀。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既描述“道”,也形容得道之人,道与人合一。老子用七个比喻来描述:

一、处事时的心理活动——犹豫。帛书本是“若冬涉水”,此处采用通行本“若冬涉川”,正如《诗经·小雅·小旻》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冬天行走在冰河上的样子,叫“豫”。再则强敌环伺在周围,应付邻邦如强盗虎视眈眈时,保持戒惧警惕的样子,叫“犹”。在语文课上,犹豫是连绵词,拆分不能成词,但老子用起来特别顺手。所以,豫也是犹,犹也是豫,都可理解为犹豫、迟疑、小心谨慎之意。用冬天过河,警惕四邻,讲述处事时的审慎、稳重。如《易》说的“君子乾乾,夕惕若厉”。

二、神态动作——恭敬洒脱。“俨兮其若客”,在外做宾客,恭肃庄敬,指神态。王弼本是“涣兮若冰之将释”,此处采用帛书甲乙本“涣兮其若凌释”,凌,即冰凌。春醒万物苏,冰河始解冻。行为洒脱,像春雪消融,涣然冰释。这两句合起来一静一动,静时严肃端庄,动时洒脱畅达,正如《诗经》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一板一眼,一举一动那么的得体。

三、品质精神——敦厚旷达。“敦兮其若朴”,敦厚朴素像未经雕琢的原木一般,长在深山老林,自然而然,疙疙瘩瘩。“旷兮其若谷”,这一句在郭店竹简中没有,帛书本放在下一句之后。此处采用王弼本的位置。旷达像虚容万物的空谷一般,这两句从品质与精神内涵讲述为道者的内在修为。

四、胸襟气度——混沌雄浑。“混兮其若浊”这一句承上启下,是上文的结束,又是下句的开端,别有意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三国演义》中说“英雄者能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英雄能容天下之物,此处英雄也即为道者。混兮,是源泉混混,大水奔流;浊,是泥沙俱下。第六十一章说“大邦者下流”,取天下得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混沌是王者内核,不是激浊扬清,而是清浊皆然。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善为道者不为。

接着“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孰能”二字多余,帛书甲乙本无,而郭店竹简本却有,王弼本在后一句中又多一个“久”字,今杂取诸家,以吴澄本为是。中国萧师毅与德国海德格尔是朋友,萧曾将《道德经》翻译为德文本,海德格尔特别喜欢此句,将其书写悬挂书房,并翻译为“谁能宁静下来,并源出自和通过这宁静将某物导向道路之中,以致它能发出光明?谁能透过成就宁静而使某物进入存在?天道。”海德格尔,作为伟大哲学家,竟也无法参悟。

这两句是用水喻道,前后合起来是一个循环过程,水没有固浊,也没有永清。在动而浊时,用静的手段,达到慢慢清澈;在安而清时,用动的方式,达到重焕生机。冠以“孰能”二字,以设问,加强语气,强烈表述此道的重要性。后一句有“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道者,就是动静清浊之道,“不欲盈”,三字点睛,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动静反复;浊而能清,清而复浊,在此种运动的过程中,永不满足,没有上限,每至于上限时就转折,此乃老子大智慧所在啊。正因为,能够保持“敝”即不欲盈的状态,才能不占据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子》演变中的趋同现象——从简帛本到通行本(上)
玄版《道德经》与三个真假老子
《道德经》—第十九到第二十一章(8)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章:道者非物
《道德经》道一精校版校订说明及校订内容
老子辩证之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