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缺乏果断与行动力,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难成事

西汉淮南王刘安谋反之事败露,源于内部争权夺利。而其不成功,关键原因则在于淮南王为人缺乏果断,前怕狼后怕虎。

淮南王刘安的太子叫刘迁,还有一个庶出的儿子名叫刘不害。刘不害年纪比太子刘迁的年纪更大,却不得淮南王喜爱。刘不害有儿子名叫刘建,才高负气,时常怨恨太子叔叔不来问候自己的父亲;又埋怨当时诸侯王都可以分封子弟为诸侯,而淮南王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当了太子,唯独他父亲不得封侯。于是便暗中结交人,想要告发击败太子,让他的父亲取而代之。

太子刘迁知悉此事,数次拘囚并拷打刘建。

刘迁此人喜欢舞枪弄棒,自以为剑术高超,无人可比。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刘迁听说郎中雷被剑艺精湛,便召他前来较量。雷被数次退让之后,失手击中了刘迁。刘迁觉得很没面子,十分恼怒,扬言要杀了雷被,并屡次在淮南王面前说雷被的坏话。淮南王于是让郎中令斥退罢免了雷被的官职,想以此儆示后人。

雷被心中既感恐惧又有不满,逃到长安,向朝廷上书申诉冤屈。汉武帝于是诏令廷尉、河南郡审理此事。

河南郡商议决定,追捕淮南王太子刘迁到底,但淮南王和王后不打算遣送太子,想趁机发兵反叛。可是反复谋划犹豫,十几天未能定夺。

就在淮南王犹豫不定时,朝廷又有诏令下达,命令就地传讯太子。看起来事情似乎有了转圜的余地,却又出了岔子。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原来,寿春县丞之前擅自将朝廷逮捕刘迁的命令扣下不发。但不知怎地,此事竟然被淮南国相知道了。淮南国相十分盛怒,上书控告寿春县丞犯有“不敬”之罪。

寿春县丞扣发朝廷命令是为了淮南王的儿子刘迁,淮南王自然不能置之不理,所以他亲自出面请求国相不要追究此事,但国相不听。淮南王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派人上书控告国相。

汉武帝将此事交付廷尉审理。廷尉在审理案件中,却有线索牵连到淮南王谋反。淮南王派人暗中打探朝中公卿大臣的意见,得知公卿大臣大都请求汉武帝下令逮捕淮南王治罪。

淮南王害怕事发,刘迁于是献策说:“如果朝廷使臣来逮捕父王,父王可叫人身穿卫士衣裳,持戟站立庭院之中,父王身边一有不测发生,就刺杀他,我也派人刺死淮南国中尉,就此举兵起事,尚不为迟。”

淮南王立即按太子的计谋做了准备。但朝廷中尉到达后,对淮南王的态度却很温和,只是询问诸如淮南王为何罢免雷被等无关痛痒的小问题。淮南王暗自揣度,朝廷大概不会给自己定罪,因此没有发作。

但太子刘迁献计意欲杀害朝廷中尉的阴谋,却被刘建知道了。我们开头说了,刘建对太子叔叔刘迁早就心怀不满,此时又多次被刘迁拘囚并拷打,因此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让人向朝廷告发了刘迁的阴谋。

汉武帝派廷尉趁前去拜见淮南国中尉的机会,逮捕刘迁。淮南王得知廷尉准备来逮捕刘迁,与刘迁谋划,打算召国相和二千石大臣前来,杀死他们,然后就发兵。

结果命令发出,却只有国相一人前来,内史、中尉等其他大臣竟然都说有事不能前来。淮南王再三犹豫,心想只杀国相一人而内史、中尉不肯前来,没有什么益处,就罢手放走了国相,绝定暂时不行动。

到此时,刘迁还自作聪明,以为朝廷只知道自己所犯的是阴谋刺杀朝廷中尉的罪,而参与密谋的人已死,活口都堵住断绝,罪不至死。于是就上演了一场假自杀未遂,企图蒙混过关。

不料朝廷廷尉一到淮南,曾被淮南王逼迫参与谋划反叛的伍被,便马上独自前往求见,告发了自己参与淮南王谋反的事情,将淮南王准备谋反的详情全盘供了出来。

至此,淮南王一再谋划的谋反之事,连起兵的机会都没有就已败露。淮南王刘安自刎而死,王后荼、太子刘迁和所有共同谋反的人都被满门杀尽。案中牵连出与淮南王一同谋反的列侯、二千石、地方豪强有几千人,一律按罪刑轻重处以死刑。

我们姑且不论淮南王谋反是对是错,只来探讨淮南王谋反,为何连起兵的机会都没有?毫无疑问,这其中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但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则是淮南王缺乏果断,为人处世优柔寡断,做事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定。如果淮南王行事能果决一点,敢于放手一搏,结果虽然也注定失败,但至少不会连起兵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人家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故事精典------刘安谋反不成自杀
刘安(西汉淮南王,思想家、文学家;豆腐创始人,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
淮南厉王刘长传
读通鉴(88)读假书的淮南王刘安
【武帝】二十五、淮南论剑
【读通鉴】发明家淮南王刘安谋反始末(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