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觉真法师:彻悟人生 第二十三个故事

  北宋有一个著名的法演禅师,四川绵阳人。得法后,住湖北五祖山(即湖北黄梅)传法,所以历史上皆称为“五祖法演”。他三十五岁落发出家后,在成都大慈寺学习法相唯识之学。当他研究“菩萨入见道(即修菩萨道,达到四善根的加行道阶位,能够悟得差别皆假有实无,空无自性,顿断由分别所起之烦恼障、所知障,证得能取所取皆空。这是世间法中之最胜,亦称“世第一位”),智与理冥,境与神会,不分能证所证(即能所皆空)”这一境界时,他发现了一条资料——这是一份极有价值的历史见证:

  唐贞观五年至十年(631-636)这五年中,玄奘法师来到印度王舍城的那烂陀寺(NalandaTemple)学习。那烂陀寺是当时全印度佛教最高学府,也是最享有世界盛誉的一所佛教大学。有一天,来了一位婆罗门学者,他是来那烂陀寺参加辩论的。他向那烂陀寺的僧众提出一个质疑:“既然达到‘不分能证所证’的境界,那么,你用什么来作证明呢?”当时,婆罗门来辩论的要求很苛刻,即以脑袋作胜负,辩论输了,要送掉脑袋的。对于婆罗门提出的这个问题,结果,那烂陀寺的僧人们,竟没有人出来回答。或者是他们回答不了,或者是怕回答错了要白白送掉脑袋。一片沉默之后,这个婆罗门以为自己获胜了,骄傲地提出,既然回答不了我这个问题,那么,那烂陀寺不准鸣钟,僧人们要反穿袈裟,以示认输。这对于当时身居印度佛教最大寺院和最高学府的那烂陀寺来说,这个问题回答不了,就等于佛教输给婆罗门了,是整个佛教的“脸上无光”了。如此为难之际,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玄奘大师挺身而出。他心平气和地回答了八个字,就使那个狂妄的婆罗门认输了。玄奘大师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心灵锁钥——佛教心理世界》,冯学成著,四川人民出版社,第47页)

玄奘大师的这一妙语,化解了那烂陀寺的一场辩论难题所引起的纠纷,也揭示了一条佛教智慧的真理。即真理要靠自证、内证,而自证的真理,往往自知,却难以言诠。据说法演法师在研读这一资料后,他还进一步自问:“冷暖当然可以自知,但这个‘自知’究竟是什么呢?”研究法相唯识之学的法演法师再探究禅宗,他由此又参透了“自知”,明白了“自知”的真谛。“四两拨千斤”,玄奘大师轻描淡写的八个字,却把唯识学中的“自证分”和“证自证分”解释得清清楚楚了。冯学成先生说得好:“人类对外要穷尽宇宙的奥秘,对内要穷尽生命和精神的奥秘,没有理性这种穷追到底的毅力,人也枉自为人了。”佛教徒强调自证自悟的智慧,正来自对人类自身内宇宙奥秘进行探索的那种虔诚和解行求证的无比毅力。我想,这也许才是释迦牟尼(悉达多太子)当初立志出家的真正内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节 刀下逃生,周游印度(2)
带你走进巴利语佛典的世界:探径于《长部》(下)
《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一讲|唯识宗的起源源不断(上)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87集)
作家李继槐作品:神力(连载之十)那烂陀寺中出类拔萃的学者
玄奘取经路线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