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大善人不是爷

第一幕,

记得许多年前有部电影,后来还翻拍成了电视剧,是作家刘震云搞的。电影名字叫《我叫刘跃进》,票房很差,评分很低,但其中有幕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电影里有个房地产老板,在美国金融危机的波及下资金链快要断裂,焦头烂额,飞蛾扑火。他拿出一个包含着某主任官员不良性行为的U盘做要挟,希望主任别过河拆桥,一定救救他。

电影里,真正的主任根本没露面,是主任的助理与他接洽,在助理跟前,偌大的房地产老板像个孙子般苦苦哀求。助理横眉冷对,抛出一句:

“叫你好好盖房子,你不听,非要去掺和金融,那马蜂窝是你能玩的?”

大老板点头称是,一个劲儿道歉我错了错了。在连哄带骗带威胁的作用下,主任给银行打了电话,给大老板新批了贷款。大老板小心翼翼地承诺,以后一定好好干活......

电影上映于2008年,正是房价大跃进的前夜。彼时的房地产已经很火很旺,虽被美国金融危机打了一闷棍,但很快就直线拉起,继续飙涨了。

仅2009一年,各大城市平均房价就涨了足有一倍。

但在此之前,能不能死活熬过来,熬到房价起飞的那一页,是很考验孙子们的功夫的。

电影里的大老板,衣冠楚楚,香车美女,但说白了就是个孙子,在主任的助理面前磕头如捣蒜。

现实中的大老板,更是演技炸裂,比电影中的演员还会装孙子。有去给主任擦脚的,有去给行长舔JU的,有像许家印一般冒着听不懂潮汕话的尴尬潜入香港大D会的,也有像耿直的孙宏斌一般,求告无门,忍痛割肉无奈出局的。

如今仍然没有走出危局的融创孙宏斌,彼时操盘的房地产企业叫顺驰,在世纪初的那几年里也曾狂飙突进意气风发,觉得抓住了房地产的大机遇,使劲扩张猛冲第一。万科王石警告他:

“你信用也不够,再不老实就要倒霉。”

话音刚落,孙宏斌就倒霉了,他甚至没能等到08年金融危机,在2006年我们自己的一轮宏观调控中,就资金链断裂,揭不开锅了。

据说,那时候才四十出头的孙宏斌一夜头发就花白了,他给所有熟悉的以及八竿子能打得到银行行长们打电话:哥,给我二十个亿,我就活了;爷,只要十个亿,十个亿顶过这半年,我跪下供你是祖宗......

但银行们爱的是锦上添花,轻易不会雪中送炭,不仅不送炭,更会抽贷,让你们这帮孙子彻底干涸。

那时候演技不行的孙宏斌,只得出局,他的顺驰中国以12.8亿的价格被卖了出去,完成了第一次失败的创业。

幸运的是,那一轮调控以及08年金融危机很快就过去了,以后的几年里房地产一直在跃进,房地产商盘子越做越大,房地产老板日子越过越红火。但是居安思危,这些会装孙子的老板们也在谋划着翻身做老爷。

如何翻身?

那就要像电影《我叫刘跃进》里的那位老板一样,去掺和金融,如果能在自家业务版图里纳入足够的金融资源,把钱袋子掌握在自己手中,丰年时可以吃利息赚快钱,灾年来了可以自己给自己输血,再不用去给大小行长和主任们舔脚底板了。

“咱是带把的爷,人家小娘子李清照都说了,生当作老爷,死不当孙子。”

可是电影里面主任的那位助理也警告房地产老板了,金融是个马蜂窝,不是你们这种盖房子的想掺和就能掺和的。上面的主任不放手,底下这些房地产大老板们只能眼巴巴渴望着。

渴望着,期盼着,终于,时间来到2011年,春天来了。

第二幕,

在金融四大板块里,银行管得严;信托只算中介,且是面向大客户的;证券是不错,但房地产企业上市很不容易,况且要从股市融资,既要有业绩又得经过严格审计,套弄些钱出来实在是麻烦多多。

对于这帮房地产老板来说,最好的融资渠道莫过于保险。首先,保险是面向千家万户的,无论是省吃俭用的大爷大妈还是刚成家立业的小夫妻,总有一款保险产品值得拥有。其次,保险资金成本低,无论是寿险还是财险,投了就投了,何况还有一种万能险,只要付一点点的利息,就能从大爷大妈那里融到海量的钱。第三,保险资金的使用范围,比较宽泛,彼时存在的一些规定,绕个圈子也就绕过去了。

如果能取得保险牌照踏入保险业,那无疑就是攥到了钱袋子源源不竭。

而能够天女散花一般放开牌照给众老板的财神爷,上任了。

2011年10月29日,是一个对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都至关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原农行掌门人项俊波调任保监会主席。

在农行董事长的任上,项俊波就以乐善好施著称,尤其是爱给房地产老板施舍。

一个例子,彼时北京有位干地产的郭老板,资金极度困难,账上流动资金加起来只有1000万,就因为巴结上了项俊波,买个萝卜刻几个章,就从农行那里拿到了32亿贷款。

何止是财神爷,简直是弥勒佛。当一向对房地产老板很和善的项俊波上任保监会,这些老板们的幸福日子就来到了。

上几组数字吧。

在项俊波5年多的任期里,总计发出了50个保险牌照,还有200个在排队。幸亏项俊波2017年就落马了,不然的话,今天的保险公司肯定比造电动汽车的都多。

5年里,保险业各项数据迅速扩张,2016年末,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4.96万亿,较2011年的6.01万亿翻了一番还多。

“我现在是中国最大的保险推销员”。项俊波曾得意洋洋地在媒体面前说。

尤其是在他的推销下,几大房地产商获得了保险牌照,前海人寿、珠江人寿、恒大人寿等破茧而出,纷纷以卖房子的热情卖起了保险,尤其是新品种万能险,更是进入到各个银行网点。当大爷大妈们来存退休金的时候,银行销售往往就热情推荐,买这个吧,收益稳定,还有保险功能。

这个口子一开,各大保险公司新产品蜂拥而上,变着法子从大爷大妈的储蓄金里搬钱,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诱人,比如前海人寿就曾经推出过一款万能险产品,保险期限20年,但三年后便可以无手续费退保,年化预期收益率7.1%。

收益不输理财,还兼具保险的安全性,一时间人人都来抢疯了。2016年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89万亿,比2011年又是个大跃进。

这2.89万亿保费,除了给销售渠道些许提成之外,很多都流向了房地产大佬的口袋。于是乎,一直对资金极度渴求,时时要忧心资金链断裂的这些大佬们,口袋鼓了,腰杆硬了,翻身想当爷。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熟悉的。

想当爷的前海人寿姚振华,携500亿资金猛砸万科,誓要把一向看不起他们这伙草莽的王石给砸服帖。

一起赶来猛砸的,还有另外两路保险资金,安邦和恒大。他们不仅是砸万科,还沿着A股优质标的一路砸,有的仅仅就是短炒,有的趁空就吃下。姚振华就作势要吃下格力电器,被火爆的董大姐给呛了回去。

那几年里,是这批房地产大老板最风光的岁月,恍惚中他们仿佛成了爷。好日子直到2017年初,风声传来,项俊波栽了。

第三幕,

虽然,经查,项俊波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862万,不算多,但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天价。

中短期万能险被叫暂停,已经发出的产品要按90%、70%、50%的比例逐年缩减,3年后控制在50%以内。这一下,对于已经靠万能险聚敛起海量资金的老板们可谓釜底抽薪,新产品难发了,老产品要赎回,资金链骤然吃紧,刚当了几天爷的房地产老板们,又要像热锅上的蚂蚁,拼命四处找钱了。

但此刻的房地产企业,盘子已经铺得太大太大,动辄百亿千亿的项目,仅靠一般融资渠道根本盖不住。

找钱的办法,大致如下:

一是回归本行,把房价炒起来,利用“高周转”的模式多拿地多盖房,如果房价像2009年那样猛翻一倍,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所以2017、2018房价涨势汹涌,热门城市排队抢房屡屡冲头条。只是,这股蠢动硬是被“房住不炒”给压住了。

二是不务正业,跨入另一个能融巨资的大体量行业,姚振华和许家印都瞄准了新能源汽车。我相信大家都清楚,这两位兴趣并不是造汽车,而是通过造车项目融资搞钱。所以他俩造车的路子很一致,声势震天,目标宏大,一台样车还没造出来,就已经喊出年销500万辆的规模。

如果真像许家印规划的那样,2025年恒大汽车销量超越特斯拉,以特斯拉万亿美元的市值,所有的窟窿就全覆盖了。一度,在港股上市的恒大汽车市值达到7856亿港元,只是,没几天,就直线坠落了。

上面两条路,是姚振华和许家印共同的办法,除此之外,体量更大债务更是天大的许家印必须还要想其它路子。

更妙的路子,也确实被许家印找到了。他惯于长袖善舞,他精于演技入画,十年前资金链要断裂时可以装孙子打入香港锄大D会,十年后发觉情况不妙,毅然弯腰当球童,十八式技巧把深圳高球圈那位大哥伺候得妥妥贴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监会批筹戛然而止,保险牌照一证难求
险资概念股本月集体大跌 监管趋严可择优逢低介入
【侠客岛】金融监管又开一枪,瞄准资本大鳄的命门
险资投资风格依然以稳健为主
项俊波:决不能让公司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 资本蜂拥保险业或遇寒流
保险资金投资养老地产的合规性研究(二):投资养老地产的方式与实操难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