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作者:理查德·J·康诺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实战性质的管理手册,它详细介绍了高效管理一家企业的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模式,通过对40年间巴菲特致股东信件的仔细认真的挑选、摘录,本书呈现了巴菲特自己对公司文化、沟通、风险管理、时间管理、危机管理、高管薪酬、资本配置与管理等等各项内容的真知灼见。给我们提供了直接、实用的有关怎样有效管理一家企业,怎样与高级管理人员、经理人、企业家以及商业学院学生打交道的信息。

    作者简介

   作者是一位注册投资咨询师,而且是位于密苏里圣路易斯的康诺斯投资管理公司的所有者。从2006年开始,他在华盛顿大学设在圣路易斯的终生学习学院开设有关沃伦·巴菲特的课程。他毕业于圣母大学商学院以及圣路易斯大学法学院。

    作者评论

   听巴菲特自我陈述

   如果说过往绝大多数与巴菲特有关的书都是旁人对巴氏的二手研究与解读,那么这一本信件选集应该算是第一手原汁原味的巴菲特自我陈述。那些早在坊间传扬许久的巴菲特的神奇故事,现在听当事人以第一人称波澜不惊地陈述出来,比起看新闻报道或者第三者角度的叙述,更容易让人动容什么样的人可以连续30年坚持给同一收件人写信,即便每年只写一封;当收件人的数亿计资财都交在写信人手中任其打理时,这些信件中将会写些什么?

   对于正在迈入资本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沃伦·巴菲特是一个日益变得家喻户晓的美国人名字,正如迈克尔·乔丹、ladygaga,或者任何一位美国总统此前所经历的那样。所不同的是,在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人群中,巴菲特始终拥有着极为正面的形象,尽管他也有着几段颇为“传奇”的婚姻爱情经历,但他从未被媒体或大众娱乐化过。

   某种程度上,巴菲特受到的这种特殊礼遇与他在投资界数十年如一日的稳健形象有关——不同于“大鳄”索罗斯对于市场短期趋势的强调,巴菲特一直看重价值与价格之间的长期相关性——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价值投资派”,正是奉此公为鼻祖。

   相比起索罗斯热衷于由市场短期剧烈变动带来高额回报(他甚至不惜纠集多方势力“围攻”一国政府,以人为实现这种剧烈变动),巴菲特更愿意以稳健、甚至趋于保守的步调,选择获取长期丰厚的复合收益——当某种看起来不起眼的收益率,比如每年20%,或者10%,以10年、20年,甚至长达30多年的跨度实现复合增长时,这种收益将变得极为巨大、甚至可怕。

对于巴氏的这种价值投资理念,市面上有着诸多研究探索的读物,但巴菲特自己究竟是如何阐述他对投资的理解的呢?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终身学习学院的法理查德·J·康诺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巴菲特每年都会给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持有人写一封,总结这一年的投资得失,交流那些股东们最想知道的东西。这些文字会随着公司年报一起出现,从1977年延续至今。康诺斯从这几十封信件中精心选出了一些,按照不同的主题重新进行了编排,于是,便有了一本据说巴菲特自己评价为“比迄今已有的关于巴菲特的传记都要好”的印刷物——《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管理篇)》。

   如果说过往绝大多数与巴菲特有关的书都是旁人对巴氏的二手研究与解读,那么这一本信件选集应该算是第一手原汁原味的巴菲特自我陈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巴菲特在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这艘金融界航母的几十年间,对公司运营各个方面的亲身感悟与总结——他近乎返璞归真的投资原则、他选择并购企业时的简洁策略、他从商务实践中意识到的但在商学院课堂上却从未学到的神奇规律。

   康诺斯精选的这10余万字涵盖了十八个不同的主题:大到对股东的定位、公司文化创造、董事会运作、经理人管理,小到个人时间管理、个人投资建议;既有如风险评估、薪酬管理这样的策略介绍,也有像GIECO、通用再保险等企业并购的具体实例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早在坊间传扬许久的巴菲特买下这个那个企业的神奇故事,现在听当事人以第一人称波澜不惊地陈述出来,比起看新闻报道或者第三者角度的叙述,更容易让人动容——虽然这种陈述主要面向公司的股东,因而主要是在描述事件而非情感。

   另外亦有主题是关于“股神”所犯的错误、所遭遇的危机。巴菲特对于那些为公司及股东带来了损失的事件毫不讳言,包括所罗门公司几乎遭遇破产危机的事件。其实这也符合他反复宣称的观点:“造成公司亏钱,我可以原谅;造成公司名声丝毫的损伤,别怪我无情。”

   在这些章节中,他阐述的过程和分析都是客观的。毫无疑问,这些内容给阅读者带来的获益与价值丝毫不比那些成功与辉煌故事来得少,从一定程度看,甚至更深刻。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文字都是给股东的,所以总体上,它们其实有一个共同目的——让这些人把握着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手攥得更紧。自然,只有股东们被打动,这一目的才更容易实现。在这一点上,不能不说巴菲特做得出色。

   如果你愿意稍微多花一点点心思留意巴菲特的表达过程,你可能会在如何吸引和打动听众方面有所领悟:他在提到年报解读时选择的切入点、他在解释为什么公司利益可以从根本上被保障时提到的数字、他插入幽默的时机、复述观点时选择的段落,无不包含着智慧。

   尤其是对于那些重大不利事件的叙述,更是将这种智慧发挥到淋漓。所罗门公司危机是全书中非常精彩的一段内容,你可以欣赏到巴菲特是怎样向股东们讲述这场突如其来的商业危机与公关危机,在什么时候描述,什么时候解释,哪里铿锵坚决,哪里低调含蓄,转折放在什么地方,叙述的先后顺序如何安排,读起来很是过瘾。

   最为神奇的是,即使你意识到这些表述都是某种策略需求,也不会影响到你对策略背后的诚意的感知,你会愿意相信,你的钱放在他手中会得到合理的对待——当然前提是你是一名投资者而非投机者。也可能,这些要在你读第二遍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其实我就是这样。大概这也正好说明,这本书和那些翻完一遍就可以毫不犹豫扔到床脚的快速读物绝不是一类的。

 巴菲特的非主流智慧

   从《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等书中,我们能了解到巴菲特有趣的成长故事。比如,巴菲特在女人面前表现尤其木讷,不能有效地对钦慕已久的女子表达爱意。不过在成为全球最顶级投资大师后,巴菲特克服了这一点,能较完美地处理好三角恋关系。比如,巴菲特很小气,最大方的一次是在B夫人百岁寿辰上,送上了100万美元的支票,这位B夫人是被收购公司的创办者,敢对巴菲特大动肝火的少数人之一。

   新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管理篇》没有这些有趣的故事,少了生活中的有趣故事,却多了珍贵的巴氏工作智慧,书中,我们能读到巴菲特最精炼的管理智慧。

   《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管理篇》是理查德·康纳斯从1977年—200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精选出来的文章组合,直接起因是2006年4月理查德·康纳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关于巴菲特”。通过对巴菲特深入细致地研究,摘选巴菲特如何对待股东,如何明确CEO职责,几次著名并购事件的评价以及对个人投资者的建议这些文章后,理查德·康纳斯评价说,巴菲特是无以伦比的完美,主要体现在:耐心、纪律和理性。我读完全书后最深的感触则是,在处理投资事宜,作为集团CEO在管理几十个子公司的方法等方面,巴菲特表现出超出主流、超出常规的智慧。

   拥有72家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大约有24.6万名员工,伯克希尔·哈撒韦总部只有19人,作为CEO,巴菲特的工作内容却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资本配置及对高层人士的选择和薪酬制定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层面。

   以下方面能看出巴菲特非主流的工作智慧,这些非主流的智慧,因为我们实在学不来,借鉴的人少之又少。

   比如在道德要求上。巴菲特经常强调:“我们损失得起金钱,甚至是大笔的金钱,但是我们无法承受名誉的损失,哪怕是丝毫的名誉损失。”

   在时间安排方面。用巴菲特最佳拍档查理·芒格的话说:“沃伦和我与大多数在生意场上打拼的人比起来,读得和想得更多,而做得相对较少。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喜欢这样的生活”。

   巴菲特的时间管理,可为大集团公司董事会主席级别的人物借鉴。不像现今大多数CEO的生活被那些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选择的事情给侵占了,巴菲特提前掩饰好了自己的时间安排,从而留出了大量自由的时间,过得自由从容。此例可完美说明这一点:当比尔·格雷厄姆(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儿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打扰他时,巴菲特回答说:“任何时间都可以,我没有预先安排日程的习惯”。

   在界定CEO职能上。巴菲特认为,CEO必须将管家意识当做自己的生活准则,并且将所有者当成合作伙伴而不是傻瓜对待。巴菲特把自己的资产净值的99%以上留在伯克希尔,从来没有卖出过一股股票。比较而言,很多CEO都在说服投资人购买股票,同时却抛出他们自己手里的头寸,有时候还采用某些手段来掩饰他们的行为。巴菲特控诉说:“这些商业领袖很无耻,他们将股东视为傻瓜,而不是合作伙伴。”

   关于选人。我们能从《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管理篇》中读到,为伯克希尔奉献的CEO们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是巴菲特尊重敬佩的人。巴菲特遵循的选人原则很简单:只与他喜欢并尊重的人一起工作。巴菲特信奉的是广告天皇大卫?奥格威的理论:“如果我们每个人雇用的都一个比一个矮,我们公司就将变成侏儒公司。但是,如果我们的雇用的人一个比一个高,我们的公司就将变成巨人的公司。”

   “机构性强制力”的惊人发现。在企业中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巴菲特称为“机构性强制力”的势不可挡的力量,这种力量的破坏性异常强大,有必要提炼出来与读者共享。

    巴菲特说,当机构性强制力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理性常常会不堪一击。原因如下:1、就像是受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支配一样,机构会抵制它目前运行方向中的任何改变;2、工作会在可用时间内不断增多,直到占满为止;3、领导人的任何商业热情无论多么愚蠢,都会很快获得详细的回报率的战略研究报告的支持;4、公司行为,无论是扩张、并购、建立管理层薪酬计划还是采取任何的其他行动,总是会受到同类公司的拼命模仿。

   按查理·芒格的话来说,这些都是巴菲特非主流的管理智慧。芒格的原话是:“没有更多的公司和投资者复制伯克希尔的模式,是因为这不是常规的方法,不是人们在通常情况做事的方法”,“我们的管理费用很低,没有季度的目标和预算,也没有标准的人事体系,而且我们的投资更集中,其集中程度却远远超过平均水平。”

   除了传达巴菲特这些精辟的管理智慧外,作者理查德?康纳斯也选中了具体的实例,如“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并购GEICO”,“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化解所罗门危机”,这些经典战役能有效地展示巴菲特的实操智慧,而不仅仅是理论高手。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的原先主人,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位工作到103岁的B夫人。

当然,书中也不乏有趣的故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都能深入浅出的传达他的投资智慧和工作智慧。其中,也讲些无关痛痒的故事或笑话。

   比如会有脑筋急转弯的话题。问,如果你把狗的尾巴叫做脚,狗共有多少只脚,答案当然是4只。原因是:尾巴当成了脚并不代表它就是脚。巴菲特用这则故事提醒经理人说,就算审计师愿意证明尾巴是脚,我们自己也必须保持清醒。

   巴菲特还讲述在年度股东盛会上遭遇的尴尬瞬间。文中提到。来自纽约的11岁名叫尼古拉斯·肯纳的投资者向他开火,问他股票价格如何跌下来的?弄得很是尴尬。最要命的是,第二年的股东大会上,尼古拉斯又严厉质问道,去年年报中说我是11岁,实际上当时我只有9岁。“如果连这个你都弄错了,我怎么能够相信后面的财务数据的正确呢”。

   巴菲特真诚地写到,希望尼古拉斯继续参加股东年会,因为“查理和我想在我们还清醒的时候就搞定他。”而且也期待大家关注这场非对称的智慧决斗。

    媒体评论

   巴菲特谈如何投资的书籍很多,但是股神的管理秘诀却常常被人忽略。本书汇集了巴菲特管理哲学的精髓,为读者勾勒出伯克希尔高度成功的管理模式。好业绩最终源于优秀的管理,相信这本书会使每个管理者受益匪浅。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

    我们一直以为巴菲特只是个投资大师,但实际上他更是一位管理大师。他深信获得持续、稳定、高额回报的秘诀并非简单的投机或套利,而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这本书里,您不仅能了解到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更重要的是,您将了解到如何让您的公司运转良好。

   ——《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

   我们应该和向巴菲特学投资一样学管理。本书精选巴菲特40年的管理原则和管理精髓,甚至他的生活哲学和思想都蕴涵其中。毫无疑问,本书是所有管理者的学习典范。

   ——《中欧商业评论》主编

   本书可以浓缩为一句话:投资大师的盛名掩盖了一位管理大师。股神的神话其实是管理的故事,既是管理者巴菲特的杰作,也是伯克希尔公司团队的成就。书后附录的伯克希尔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原始文件尤其珍贵。

   ——《管理学家》杂志执行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菲特的非主流智慧
巴菲特股东信四大要点
巴菲特解读三大焦点问题
2018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今晚发布,祝我们都有钱
周而复始于足下: (系列)如何挑选和购买伟大公司的股票——读任俊杰《穿过迷雾》有感3 第一篇文章谈到...
巴菲特2019年致股东信读后感:因为坚持,所以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