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哪种书体在先,哪种书体在后
说起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出现的先后顺序,让我想起来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在家里练毛笔字,刚开始练的时候,一直以为是这么个顺序——
楷书一本正经,应该是最早出现的;隶书有些变化了,应该在楷书基础上的变化,那就排第二;然后,自然是把楷书写快了,就成了行书;再写快点,就成了草书;写的最快的草书,就成了狂草!
在这种认识中,我晃晃悠悠地临了一段时间《张迁碑》,对,是隶书。
临帖时间长了,就想知道还有什么隶书字帖,然后发现了《史晨碑》、《乙瑛碑》、《曹全碑》、《石门颂》等等。原来单单是一个隶书,就有这么多种风格的经典字帖。把我吓坏了!中国的书法真是神奇啊!
然后就开始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这才发现,原来竟然是这样的——
最初是出现在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这些大家都知道,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然后就是商周时期的金文或叫“钟鼎文”,现在能看到的可都是国宝级的文物了。插一句,想起来鉴宝栏目,说,我这是商周时期的宝贝;专家一看,呵呵,上周的吧?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毛笔,出现了毛笔,出现了毛笔,这很重要!有毛笔后写字就容易了,各写各的,但基本上这一时期,都是把过去的书体叫做大篆,开始向小篆演变的一个过程。
直到秦朝,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好了,都按照丞相李斯的小篆来写吧。有人说了,这篆书写起来太慢,能不能简单点,就开始出现简写的篆书,其实就是隶书的雏形。后来传说是一个叫程邈的人在狱中整理发明了隶书,又有人说,隶书就是奴隶的书法,呵呵,随便了!反正,秦朝统一,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文字上的贡献可真的不小!
并且,这里很重要,虽然隶书到汉代走向了高峰,但是隶书的出现,上承篆书,下启楷书,用笔通行草,所以,隶书在书法上却有着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因为从此之后,快写的隶书,从巨岩汉简(下图),演变成了章草,发展成里了草书;
认真写的就成了楷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就出现了行书,当然其中还有魏碑,说起来就更多了。
所以,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可以说,在隶书之后,草书、楷书、行书都开始成型。
如果真要分出先后,那么,三国时候,钟繇被尊称为“楷法之祖”;东晋书圣王羲之则正、行、草“各体皆精”;盛唐时期,书法进入全盛时期,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
絮絮叨叨,就说这么多吧,也不一定完全对,纯属个人理解,还望百家高人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字体中国
各种书体的用笔
看看书法专业怎么练习的
「书法问集」9、不临楷体直接写行草能不能把字体写好?
关于初学者练书法选贴,一文搞定!
狼毫、羊毫和兼毫在不同书体中的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