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济南故事:灵岩寺五花殿真是鲁班建的吗?
userphoto

2022.07.29 山东

关注

在济南灵岩寺大雄宝殿以北有一处五花殿遗址。五花殿,又称五花阁、五花亭,亦称五华殿、灵岩阁。古时候,五花殿规模宏大,“架阁两层,龟首四出,备极壮丽”(康熙《灵岩志》)。那么,这座殿堂到底是谁在哪年修建的呢?历史上却有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五花殿是鲁班修建的。持这种说法的是道光《济南府志》。该志《杂记》援引康熙《长清县志》记载:公输子,名班,鲁之巧人也。在长清灵岩寺作五花殿,天葩玲珑,璘珣奇巧,似神运鬼输,有非人力所能者。”在此之前,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之一的袁中道(1570—1623)在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应在济南为官的友人李梦白邀请,游览了济南诸多名胜。他在《灵岩记》一文中写道:“其制诡异,扃(jiōng,关门)而不可入者,公输(鲁班)所遗之五花殿。”袁中道也认为,五花殿乃鲁班所造。当然,他究竟是有所本,还是听信村野之言,不得而知。至今,许多当地父老仍传说,此殿是由鲁班所建。离此殿几近,还有一处鲁班遗迹——鲁班洞,传是鲁班墓所在《长清县志》公输编竹木,附泥以破榖(gǔ,同谷),谓之硙(wèi)石(硙石,做磨用的盘石),上下相合研麦,为之磨。尝观水蠡(lí,螺蛳)而作辅首(门环、叩门),工艺之极圣者。今灵岩鲁班洞,乃其墓也。”按县志的说法,鲁班洞即是鲁班墓。

而另一种说法认为,五花殿是宋代琼环长老创建的,但是这里面创建时间上又有迷离之处。持这种说法的是宋代长清县尉张公亮(庆历年间,为长清县尉。至和中,官至秘书省著作佐郎)和康熙《灵岩志》。张公亮《齐州景德灵岩寺记》云:“景德(1004—1007)中,主僧琼环者,即众堂东架殿两层,龟首四出,南向安观音像。文楣藻楹,颇极精丽。”张公亮认为,五花殿是宋景德年间由主僧琼环修建的。《灵岩志·殿阁》云:“五花殿,在弥勒殿南,摩顶松左。宋嘉祐(1056—1064)中琼环长老创建……亦名灵岩阁。明正统五年(1440),至珍(号古奇,年九十有二,被誉为'重开山第一代祖’——笔者注)长老重建。”此处《灵岩志》说是琼环长老在嘉祐年间修建的五花殿,比张公亮的景德年间晚了50多年,但修建者都是琼环。而按明正统初年御史王裕写的《灵岩寺重修五花殿记》(下称《重建记》)中透露,五花殿在琼环长老“创建”前就已经存在“宋太平兴国(976—983)中,乃建五花殿于法堂之前。重檐叠拱,上峙三级,下施四楹丹垭彩藻,为天下第一。”按王裕的说法,五花殿的始建还要早于琼环长老“创建”至少七八十年,即使按张公亮的“景德中”,也早了二三十年,孰是难衷,姑且存疑。五花殿到明朝正统时,由于“历年既久,上风旁雨,遂尔倾圮”。于是在正统元年七月开始“乃图重建”,到(正统)五年春,历时五年,“始复其旧规,画绘事有加于昔,既成,予适按行诸郡,经过其地,见其山溪幽胜,殿宇宏壮始信为齐之名刹也”。五花殿重修后,王裕应寺僧志昂之邀,写下了《重建记》一文,至于重修者是至珍长老还是主僧志昂,也说法不一。现在,济南灵岩寺景区五花殿遗址铭牌介绍文字则认为,五花殿是景祐年间(1034—1038)“琼环长老创建,明清时期三次重修,皆毁于火灾”,“前人称为天下第一”。

(五花殿图——《灵岩志》图引)

五花殿在明正统五年由主事者重建后,明代文人王思任(1575—1646)曾在万历十四五年(1617)六月二十四日,到灵岩寺一游,他亲自“谒五华殿”,只见殿内“中须弥,南观音,北药师,东释迦,西阿弥,各庄严精好,云是晋像。”(《游灵岩记》)乾隆皇帝曾11来山东,其中7次到过灵岩寺(4次驻跸于此),他在《灵岩寺叠前韵》一诗中写到了五花殿,诗云玉符祗苑由来久,岩有佛居合号灵。岂必吴中八面塔,请看历下五花亭。松因摩顶今听法,泉自渡杯古泻渟。别馆近旁堪一宿,清虚端足谧神形。”收藏家傅增湘(1872—1949)读了宋人张公亮《齐州景德灵岩寺记》和明人王思任《游灵岩记》后,对灵岩寺“辄为神往”,在1935年重阳节期间,与友人结伴同游此寺,并在这里盘桓两三天。不过,他见到的五花殿显然已经败落:“(五花)阁为宋僧琼环所建,本名五华殿,纯用白石构成,重檐四出,有栏楯(栏杆。纵为栏,横为楯——笔者注)可登,今则只见周垣石壁兀立,雕栏华柱委置廊庑而已。阁西古桧雄奇桀特,环以石台,即摩顶松也。”五花殿“东垣角为卓锡泉”,“阁后为千佛堂”。

《济南府志》《长清县志》的“鲁班说”和张公亮、《灵岩志》的“琼环说”,哪一个更为接近事实呢?我们来看看,鲁班(507--前444,工匠师祖,后世尊称公输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而灵岩寺则在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由法定禅师此地开辟山场引泉建寺。两两相差接近千年,故五花殿系由鲁班所建之说,很可能是人们出于对鲁班的敬仰和崇拜而附会出来的一种传说而已。至于鲁班洞是鲁班墓的说法,自然也与史无稽。早在王世懋1536—1588在《游灵岩记》中就曾怀疑此洞似乎为“开山僧”朗公或法定禅师的墓葬:下浮屠辟支塔而南为鲁班洞洞上缘倾崖周瓦以石而成二石门内犍不可入似为开山僧埋骨地云。这一点,《灵岩志》也做了辨析:灵岩“寺有鲁班洞者,视其规模,以神僧传参之,乃开山僧朗公墓也。俗传寺之五花殿为班所造,故后葬班于此。而邑乘竟著为五花殿公输子所造,鲁班洞为公输子墓。按,公输子生黄帝时,佛法尚未入中国,安得造佛殿乎?大率寺院桥梁多有传为鲁班造者,不过羡其盖造之奇,成工之速,若有神助耳,岂真为鲁班造者耶!”(卷之六·辨疑1995年,考古人员曾对鲁班洞进行挖掘考察,初步判定此洞应为早期的入寺山门,并发现了洞内被砌入墙内的珍贵石碑——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天宝元年742的《灵岩寺碑颂并序》,此断碑至今犹在,非常珍贵。

1500多年前,法定禅师建寺于方山之阴,曰“神宝寺”;后来,人们又建寺于方山之阳、甘露泉西,曰“灵岩寺”。琼环长老又在宋代“更拓广之,殿阁廊庑愈宏壮矣”(《灵岩志·殿阁》)。宋代学者卞育在《游灵岩记》中称赞灵岩寺,说:“齐有灵岩寺,居天下四绝之一。海岱间山水之秀,无出其右者。”“长廊大厦,其制甚雄。击石鸣金,其徒甚众。”灵岩寺经历代重修扩建,形成今日之宏大形制。

今,站在方山之上,居高临下,泰岱景色尽收眼底,绿树古寺,若隐若现,让人顿感灵岩山之灵气充溢,会不禁想起古人“灵岩奇异出尘寰,压尽江南万重山”的诗句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导游不愿告诉你人少景美的10个济南好地方
济南大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济南灵岩寺
图说灵岩寺2
卷一百二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