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前,德国向中国出售40万套装备,希特勒却为何不要钱?
userphoto

2023.02.19 山东

关注

希特勒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在全世界他都是一个“名人”,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希特勒与中国有一段感情在。

希特勒

希特勒答应出售价值几十亿的装备给中国,却不要钱

希特勒

早在1927年蒋介石便勾搭上了德国,蒋介石本就崇拜希特勒,他认为日耳曼民族“认真、勤俭、遵纪、执着”,是旧中国急需学习的精神寄脱,他曾宣称“我们需要中国的希特勒”。

他发动四·一二政变与苏俄断绝关系,急需要寻找新的国际力量来填补苏联顾问撤退所留下的空缺,他认为德国是最好的盟友,于是让朱家骅出面邀请德国退役军官来华担任他的军事顾问,两国的关系就此埋下一条隐形线。

当时没有外敌侵入,南京政府如鱼得水,蒋介石与希特勒维持了近十年之久的友好关系。

他们不仅函电往来,互致倾慕之情,更是互赠照片、战刀,以表亲善之意,中德关系由此经历了一段蜜月时期。

到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情况便急转直下,蒋介石集团要应对的是武器先进的敌方,显然现有的武器不够用,所以他就想向英、美等西方大国寻求军事援助,当时“国联”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也就是不理会,在一旁看热闹,各大国都不想要掺和进去,蒋介石四处碰壁,最后只得求助德国。

由于前期蒋介石与希特勒搞好了关系,双方达成了军事合作关系,蒋介石从德国获得了不少武器,根据记载抗战爆发初期80%武器装备来自德国。

蒋介石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当时的处境对中国非常不利,整个世界都在隔岸观火,还有几个拍手叫好的,但是当时与日本结盟的德国倒是有自己的打算,他们不愿日本在中日战争中受损,从而失去或削弱在远东对苏联的牵制作用,因此不希望日本扩大侵华战争。只不过希特勒答应蒋介石要帮忙还是有条件的,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免费武器背后的条件

德国白给了中国价值几十亿的装备,难道真是因为交情深,出于国际主义精神援助中国吗?当然不是。

如果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我们或许能看得更透彻。

首先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还占据着霸主地位,美国只是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欧洲多国角逐,最想要发展的就是贸易。

德国帮助中国的其中一个目的便是发展本国经济,稳固本国地位。

一方面,德国当时的经济水平其实还没有强大到可以称霸,作为一战中的战败国,德国按照协约国制定的严苛条约——《凡尔赛和约》,损失惨重。

根据条约要求,德国需要割让大量领土,陆军人数限制在10万人以下,丧失全部海外殖民地,法国拥有萨尔煤矿区的开采权15年,另外最重要的是德国需要偿还协约国大量的战争赔款……这些约定让德国的人民愤怒不已,他们将所有的怒火烧在了政府身上,随之迎来的是民众的游行反抗,规模不断扩大,最终魏玛政权被推翻,于是纳粹党正式执政,也就是希特勒上台,开启了另外一场全球酷刑。

希特勒的手段非常强硬,从1933年到1937年之间的军费开支从15亿马克猛增至110亿马克,军事实力不容小觑。英、美等国看着吃不到德国的便宜,于是转战苏俄,德国得以喘息,希特勒便开始推行经济与军事双管齐下的战略方针。

希特勒

另一方面,德国与中国两国渊源颇深。当初孙中山在1921年至1925年期间尝试同魏玛政府接触,想要利用德国的力量壮大革命力量,一来二去虽然没有如孙中山的愿与德国有相关接触,但是两国因为多次接触增进了互相的了解,后来蒋介石将次子蒋纬国派往德国慕尼黑军事学院学习,他希望能将法西斯的独裁手段运用到中国来,让中国的军队、政治与德国看齐。

南京政府被德国纳粹思想洗脑,领导层的人员都是这一思想的高度崇拜者,两国有所交集在所难免。发生“九一八事变”后各国不与其来往,德国看准这一点,知道中国的市场价值,于是借着军事合作关系来开展中德贸易,而中国正好缺少军火,两国达成协议,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希特勒

另外德国还有其他的考虑,希特勒推崇军事战争,而战争的实质是军事力量与人员的较量,在人员等方面政府能内部想办法,至于军事力量,也就是造武器,就需要材料。当时德国的萨尔煤矿区被法国掌控,国内稀有矿产资源非常少,需要进口,而德国的需求量巨大,这么巨大的缺口哪里可以填补?

没错,就是中国。

当时的中国,是钨矿、锡、锑等稀有矿产资源的出口大国。在中国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省份,储藏大量的钨、锑、锡矿产资源。钨能增加部件的硬度,能成倍提升枪管、炮管的性能。锡是质地较软的金属,可塑性比较强。锑是用途广泛的金属,和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可以增加强度,在军事工业上用途广泛。德国的的军事工业迅猛发展,钨矿、锡、锑三种稀有矿产资源,99%依赖进口。

希特勒

其实早在1929年魏玛政府时期,德国已经开始秘密从中国进口钨矿、锑、锡矿产资源。除此之外,希特勒吸取一战教训,他知道战略资源对于维持长期战争的重要性,于是开始进行长期、有计划的原料储备,他们还从中国进口棉花、花生、布、麻等重要物资。

所以德国才会“无条件”为中国提供价值几十亿的武器,在1934年8月两国秘密签订了《中德易货协定》,美国曾评价这一协定说道;“协议确定了一种交换关系,中国第一次成了完全平等的伙伴……”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根据记载,至1935年年底,南京政府已经向德国订购了价值1亿马克的军火,包括钢盔、子弹、防毒面具、步枪、战防炮等,甚至还有一些战斗机、潜艇等高价值的海空武器。

来年2月,也就是“卢沟桥事变”的前一年,南京政府派遣代表团前往德国考察受到了德国的重视,中国代表团团长顾振受到希特勒接见,洽谈中德军火贸易。

当年4月,两国签订了《德华信用借款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贷款,年利息5厘,无手续费、佣金等杂费,中国以钨矿、锑、锡三种矿产资源来偿还贷款。

在1936年这一年中,中国向德国交易了2000多万马克的军火,第二年,这个数字直接翻了几倍,达到8000多万马克的军火。

有了德国的军火供应,中国在抗战初期的机械化部队以德械师为主,这样的火力攻击给日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而德国是日本的盟国,日本便开始对德国表示不满。

希特勒

但是当时中德关系密切,希特勒并不想让日本太过于占据上风,也不想阻断了自己的经济发展之路,所以他将事情一压再压,曾经还说过:“只要中国能够提供军工生产原料,中德两国军火贸易可以继续,当然要伪装下去,尽量不要再接受中国的军事订单了。”

中德双方的友好关系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具体时间是1941年7月,这个时间已经是一拖再拖之后的结果。

其实抗战刚开始一年多,华北等重要运输港口就相继丢失,德国想要秘密运输武器非常困难,日本一边打一边盯着德国的一言一行。再后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微妙变化,苏联实力强盛,德国权衡利弊,知道自己需要日本这个盟友牵制苏联,于是无奈之下便撤走了最后一批德国军事顾问,到1941年,两国在多方交涉未果的情况下,正式断交,结束了军贸关系。

当然德国也有德国的考虑,当时他们与苏联势不两立,欧洲多国又虎视眈眈,国内阴云惨重,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也只能选择断交。另外中国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确实受到了德国的帮助,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没有德国出售价值几十亿的装备,却不要钱这样的事情发生,那段历史或许还会更悲伤。

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其实也包含着利益的相互联系,所少年前两国因为各自的利益结交成为合作伙伴,多少年后,两国还是以利益走到了一条发展线路上。中国人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然也讲究“有来有往。”德国提供武器,我们也做出了补偿,两国互不相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二战前,德国向中国出售40万套装备,希特勒却只要三件东西
德国为何不顾盟国日本大力“援助”国民党?背后有什么交易?
1927
国军德械师从何而来?德国赠送40万套装备,却指名索要三样东西
抗战期间德国对华军援
不存在的“德械师”,实际只是按照德国军事思想训练的“德式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