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的地名是咋个取的

地名是浓缩的历史,是缩写的文化;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在它的背后蕴含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历史进程以及生产方式。近日,中国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播出后,社会反响热烈,该节目以地名为载体,以人为锚点,勾勒中国文化地图,以人文情怀为环扣牵紧人与地,以地名知识为纽带牵紧人与文化,生动展现了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


记住地名,也就记住那段历史

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植入到地名里面,是中国古代地名的一大特色,这样的做法既体现先人尊重历史的一面,也体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理性认知,给后人提供了知识和启示。

▲酒泉古建筑

铭刻着历史记忆的地名

我国春秋战国历史的政区地名遍布全国、特点突出,用词简洁明快、准确易记。如现在简称陕西为“秦”,山西为“晋”,山东为“鲁”,等等,都是以当时诸侯国的名称命名并延续下来的,记住了这些地名,也就记住了那段不朽的历史。陕西之称源于西周,始于诸侯割据之初,即(鲁)隐公五年(前718),“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就是说周公和召公的势力范围,辖地以陕原为界,陕之西为召公所辖,陕之东为周公所据。陕西之称延续3000多年,它忠实、准确、清晰、简明、直白地记录了分陕原而治的这段历史,可谓是坚守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典范。
把历史故事植入政区地名的情况历代都有,而且颇为生动,非常易于记住。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巡视途中,因平叛获胜,兴奋至极,就连赐两个县的名称:一是在山西境内,巡视至晋南时,欣闻平南越取得大捷,喜悦之情油然而生,遂赐名其所在地为闻喜县。二是在河南境内,东巡至汲县新中乡时,喜闻南越叛乱平息,前线送来叛首吕嘉的首级,情绪奋扬,欣然“以为获嘉县”。同样是在这一年,汉武帝征战平定河西之后,为进一步巩固、辖治河西,他非常高兴地“分武威、酒泉置张掖、敦煌郡”(《元和郡县志》)。张掖,“取张国臂掖之意”,就是说,征战河西大胜,汉武帝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豪迈地说:“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张掖之称由此得名。酒泉之名也颇为传奇,一说“城下有金泉,其味如酒,因以为名”;又一说,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征战河西获胜后,汉武帝赐酒两坛,霍去病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共饮,故称此泉为酒泉,此地以酒泉为名。明朝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率兵南下“靖难”,“圣驾尝由此济渡沧州,因赐名曰天津”,寓“天子津渡”之意,天津的美名从此就一代一代传下来了,而且名扬海内外

皇帝亲赐地名

历史上,皇帝亲自赐名的郡县不在少数,直至当今仍有一些政区地名是当年皇帝所赐,应算文化遗产。帝王赐地名,各朝各代都有,因皇帝兴趣而多少不一。

给发迹之地赐名。这种现象在封建社会较为普遍,如湖北钟祥市,明朝时曾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发迹之地,因而嘉靖皇帝为其赐名钟祥,取“祥瑞钟聚”之意,以示“钟祥孕秀”之意。广东肇庆市原名端州,宋朝时为宋徽宗即位前的封地,徽宗即位后以端州为自己的发迹之地,赐名肇庆,并由州升为府,寓“开始带来吉庆”之意。

为嘉奖投诚者赐地名。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当地首领祭丰带着自己管辖的东城从北魏归顺南梁,梁武帝非常高兴,给予嘉奖,赐名定远。北宋崇宁二年(1103),杨晟臻带着诚州来归降,宋徽宗甚悦,即“赐诚州名曰靖州”,取远人安靖之意。

对大自然表示谦敬而赐名。据《湘州记》载,秦始皇南巡到湖南,非常想渡过湘江到衡山上游玩观赏一番,可惜天公不作美,“遇风浪溺败”,不得不“至此而免”,但为表示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特赐名君山(今岳阳君山区)。

以期盼“海定波宁”而赐地名。浙江宁波之名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据《双槐岁钞》记载,明初此处为明州,当地有位著名诗人单仲友在朝廷做官,上书朱元璋,说自己家乡地处明州,与国号相同,建议改掉明州之名,朱元璋认为他言之有理,还询问了一些当地山川地理方面的具体情况,单仲友说舟山之下有座状元桥,童谣说:“状元出定海,此最为异”,朱元璋听了后说:“海定则波宁,是宜改为宁波。”

历史名人与地名

有很多政区地名往往与历史名人相联系,并因名人而著名、而盛行、而远播。一般来说,凡与名人相牵的地名,背后都少不了传奇的故事。

有不少历史名人,史书有记载,文献有描述,民间有传说,因而有些地名就以他们的故事而盛名。重庆奉节县,三国时,“蜀先主终,诸葛亮受遗诏于此……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故云奉节也”。湖北公安县的来历更有意思,东汉末左将军刘备镇守此地,因当时人称刘备为左公,故取“左公安营扎寨”之意命名为公安。

地名是一种文化,因而最直观与文化人产生关系,并由此而声名远扬。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为“宋四家”之一。出于对其文学成就和人格的敬仰,其故乡被命名东坡。柳宗元亦官亦文,曾担任过柳州刺史,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特别令柳州人骄傲的是,“柳州名垂于他郡,以子厚(柳宗元,字子厚)故也”。柳州古今名气这么大,离不开柳宗元,应该感谢柳宗元。明代王阳明,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因在此为官时提倡心学,“惟求得其心”,“知行合一”“知行并进”,反对以“鞭挞绳缚,若待拘囚”的方法教育儿童等文化教育思想,影响较大,当地取“发扬光大王阳明所倡导的文教思想”之意命名为修文。

凡是为官一方,为老百姓办过好事、做过实事的,即使他离任或被贬官了,大家都不会忘记他,不仅地方志书上要为他留墨,而且有些地方还以命名新地名的办法将其铭刻在心,以示永远怀念。诸葛亮是一个既善于团结同事,又善于做少数民族同胞工作的人,他“七擒孟获”的故事闻名古今,特别是在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及四川南部)有大量纪念诸葛亮功德的文化遗存。此外,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也很动人。公元221年,刘备称汉帝之后,为稳定和扩大蜀国的疆土,诸葛亮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从四川盆地向东、向南、向西扩张,几乎都遇到地方部落的阻挠,为此他就多次与当地部落会盟,其中一次是在云南季嵩山会盟。这次会盟效果不错,影响深远,当地就称此处为嵩盟,后取谐音演变为嵩明。


以“龙盐无”赋名,个个藏传奇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是世界上地名数量最多的国家,其地名背后的文化底蕴极其深厚。

▲四川盐亭字库塔

“龙”的传奇

在中国古人眼里,龙是“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在其他国家的人眼里,龙就是中国,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在封建臣民的眼里,龙就是天子,是皇帝……龙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而以龙得名的地名累计不下100处。

龙是一个传说,给了人们极为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某山山形地势逶迤,人们会说此山像龙。浙江龙游县,境内丘陵起伏如游龙,加之“山有九石,特秀林表,色丹白,远望如莲花”,故称龙丘山。特别是后汉隐士龙丘苌“隐崖穴,中有石床可寝处。王莽时,志不降辱,四辅三公,连避不到”。其不卑不亢、不为权势诱惑之志,更增添了龙丘山的传奇色彩。云南龙陵县北自雪山起,至高黎贡山脉绵亘全境,“高峰插天,直出云表,左怒江,右龙江,由磨盘山、五峰山……达摩山,左旋黄羊坝,横结为龙陵”,傣语称其为“勐龙”,引申为“皇帝陵,龙脉大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设龙陵厅,后为龙陵县。

龙变化无穷,水也变化无穷,因而人们喜欢把江河比喻为龙。广东龙川县,《汉书·地理志》载:龙川“有龙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为县”。龙川自龙穴山出,“舜时有五色龙,乘云出入此穴”。把自然现象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龙川就神秘起来,秦朝遂设龙川县。云南云龙县以古云龙甸得名。据古志载:“云龙州,古云龙甸也。其名得之澜沧江,江为蒙诏时四渎之一。或曰江山夜覆云雾,晨则渐升如龙。”云雾缭绕飞腾,状如飞天巨龙,县以此为名。有些地名的来历,既有历史的影子,也有民间传说,两者结合成传奇者颇多。浙江龙泉市,春秋战国时欧治子在此处剑池湖畔铸造龙渊宝剑,后人遂称此地为龙渊。唐朝时为避太祖李渊名讳,改名龙泉。古志载:“相传欧治子铸剑于此,号为龙渊。唐讳渊,改曰龙泉。”吉林市龙潭区,境内有龙潭山,“山上有一深潭,周五十步,潭底有一卧龙,水色碧黑,无论天旱水涝,潭水始终无泄无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人们崇拜龙、喜欢龙,寄希望于龙,用地名铭记龙,期望龙的再次腾飞。

食盐与地名

食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食盐的种类与地名也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有多少个食盐品种就有多少个相关的地名。

每种食盐都有与其对应的政区地名。河北盐山县,以境内有盐山而得名,岩盐是食用盐的一种,它产自矿山(盐山),因而隋开皇十八年(598)在此设盐山县。宁夏盐池县、运城盐湖区,都因境内多盐池,盛产池盐而闻名于世。江苏盐城市、深圳盐田区都有滨海的盐场(有的地方称盐田),出产丰富而高质量的海盐,特别是盐城古时“遍地皆盐场,环城为盐河”,故名;深圳盐田区,古时不仅产盐,而且是盐的海运集散港之一。

井盐,也有黑盐井、白盐井、自流井盐之分。自贡市以境内自流盐井、贡盐井得名。史志载:“自流古井,在今富义厂荣溪水滨,相传井水自然流出,非人力錾凿所成。”自贡市贡井区,以境内贡井得名,贡井产的是洁白盐,质纯味美,因而古时称此为白井盐或公井盐,而此盐多为朝廷贡品,故改公井为贡井。《舆地纪胜》载:周武帝于此置公井镇,隋因之,唐武德元年于镇置公井县。明嘉靖年间,公井正式更名为贡井。

四川盐亭县,南朝梁大同元年(535)为潺亭县,西魏恭帝六年(559)始为盐亭县。史志关于“盐亭”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曰“以近盐井,因名”;二曰“以地多盐井,据盐亭而创县也”;三曰“盐亭县,盐亭井故名”。三者的共同点是以境内有盐井而得名,其中两者的共同点是境内盐井加盐亭而得名。汉代称为朝廷制盐的居民为亭户,五代以后称呼比较多,有盐户、亭户、畦户、灶户、锅户、井户、铛户等。宋以后,淮南、河北、两浙等地还称盐田、盐场为亭场。在这里,亭可以理解为盐,是对盐户的一种特殊称呼,表示他们专事制盐差徭,可免除其他杂役。

“无”得佳名

“无”冠政区地名只有4个,可个个不一般,个个有个性,个个藏传奇。
安徽无为县之称颇具传奇色彩。《读史方舆纪要》载:曹操攻吴筑城于此,无功而返,因号无为城。这表现了曹操不给自己留面子,而要变“无为”为“有为”,雄霸天下的决心,不仅自己铭记于心,还昭示天下,共同监督。当然,到了后世,此称时显时省,特别是北宋复用时,赋予其新的含义。《元史·地理志》载:“宋始以城口镇置无为军,思与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很显然,“无为”舍去了“无功而返”的自责之意,而演变为“无为而治”,名虽在,意不同。然而《燕翼治谋录》又有新解曰:“(宋)太宗皇帝以海内混一,四方无虞,乃于江南置太平军,江北置无为军”,取“太平无为”之意。无为作为一个地名,从内涵上实现了三级跳,既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进程,也反映了不同的治国理念,耐人寻味。

河北无极县,是一个资格很老的古县,春秋初为极侯国极邑,后毋骇占极邑灭极侯国,改为毋极,意即“极侯国已灭,极邑属毋。”这段历史多有史籍载。《春秋·隐公二年》:“毋骇帅师入极”,说的就是这一事件。后来到唐朝,武则天将毋极改为无极,在古语中毋与无是通用的,武则天用心良苦。

江苏无锡地名历史悠久,内涵深邃,底蕴厚实。无锡建县始于前汉,唐陆羽《游惠山寺记》曰:“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后汉有樵客山下得铭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沴,天下弊。无锡乂,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锡县,属吴郡。故东山谓之锡山,此则锡山之岑嵌也。南朝多以此北方山川郡邑之名权创其地,又以此山为历山。”此记载不可谓不详,正史对此也有肯定。《汉书》曰:“无锡,有历山,春申君岁祠以牛,莽曰有锡。”就是说,既有“无锡”,存“有锡”。据说,王莽新政时,在锡山另一侧又发现鸡窝状锡矿,故改“无锡县为有锡县”。后汉之世锡又竭,复名无锡。

山东无棣县,也是历史名县。远在西周、春秋战国时,就为齐国无棣邑,因“南临无棣沟,因此得名”。这里还设过棣州,特别是元朝时还出现过两个无棣县,建在隋旧址上的称西无棣县,属沧州;建在宋旧址上的称东无棣县,属棣州。很不幸,两个无棣县在明洪武初及洪武六年(1373)先后消失,直到1914年又重新恢复无棣县,可谓岁月蹉跎。(来源|读者报 作者|高峻 马莉 赵建明 华林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曾看到过的芒康盐井
《宋史·沈括传》
史良高:明智别业
黑井古镇
山西129县级以上政区地名由来
贵州历史政区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