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锔瓷匠人赵殿文:新生恰自断处来

鱼戏百花洲,莲叶何田田。在济南大明湖畔的传统工艺工作站,有一间缮缘堂。虽是盛夏午后,仍不时有客造访。

缮缘堂主人赵殿文,是一位传统锔艺非遗传承人,每日坐堂锔补瓷器。

曾经,“锔盆、锔碗、锔大缸”的吆喝声不时传过街巷村镇;一度,生活的不断改善将锔瓷匠人遗忘在历史角落;而今,艺术与收藏的兴起使得这门老辈的手艺焕发了青春。

这青春之活力,正流转在“80后”非遗传承人赵殿文的眉眼英气之间。

7月16日,赵殿文在缮缘堂内向记者介绍专揽瓷器活的“金钢钻”。


上百年的金刚钻


赵殿文,1980年生人,老家山东泰安。

在缮缘堂铺面的一角,摆放着各式常人叫不上名字的工具。他顺手拿起专揽瓷器活儿的金钢钻告诉来客:虽然貌似平常,但它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

对赵殿文来说,锔瓷属于“家学”。“妈妈的姥爷当年就是锔瓷手艺人,到我已经是第五代了。”赵殿文双手轻巧,边往杯中续茶水边说,“以前真没想过自己能干上这一行,而且现在干得有滋有味。”

高中毕业后,赵殿文到武警部队服役,一干就是8年。2008年退役后,他进入胜利油田驻济南的机构工作。

妈妈一直希望家族的锔活儿能够有所传承,但他在部队期间时间上不允许。到地方工作以后,也就是从2008年起,赵殿文终于有时间去钻研学习锔补手艺了。

很多时候,梦想源于童年的经历。赵殿文重拾家族锔艺,与母亲的期望有关,也与从小的耳濡目染所做的铺垫不无关系。就像一粒种子埋在心田,它终将萌发出枝芽。

瓷器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虽然经久耐用,却容易磕碰破碎。锔补修复瓷器的锔匠,也就在时间的长河中渐行渐近而来。“至少在宋代的时候,锔瓷手艺人就已经出现在了街头。”赵殿文说,最初就是为谋生而出现的一门手艺。

刚开始的时候,赵殿文学过一段时间的古瓷器鉴定。他发现,一些老旧的瓷器破损后成了鸡肋。何不修补起来让它们重获新生呢?旧物利用,说干就干。

对他而言,锔瓷的工具从小家里就有,锔补的流程也装在脑子里。“差距在于如何把活儿干得更好。”赵殿文清楚,想把“粗活”干成“秀活”,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而拜师就是重要的一步。

赵殿文赋予了破损瓷器全新的生命。


手艺还需静心磨


机会说来就来了。

2014年10月,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行。电视上报道了非遗传承人耿海胜和他的锔匠挑子,赵殿文眼前一亮,兴奋不已。

第二天,他就赶到了博览会现场,找到了耿海胜老师。

“我能拜您为师吗?”赵殿文开门见山。耿海胜稍感意外,现场来的观众往往赞叹称奇,还没有说想跟着学的。

其实,耿海胜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就说到,现在年轻人对锔瓷这一类的老手艺不感兴趣,没人学了!也因此,他欢迎赵殿文随时来学。

耿海胜返回威海第二天,赵殿文随后也赶了过去。不过,对于拜师这事儿,耿海胜比较低调、慎重。经过一段几天的观察了解,两人很是投缘,耿海胜认可了自己这个“大徒弟”。

那个时候,赵殿文的工作间在济南历下区东仓社区,环境僻静,不为外人所知。2019年年初,赵殿文的缮缘堂正式落户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

回头看去,他很感谢那些静静的时光。

“手艺还是需要静下心来耐心地琢磨,欲速则不达。”赵殿文拜师之后进步很快,一年之后感觉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从一周两个活到一周20个活,赵殿文把街巷的热闹与繁华关在了窗外,把一个人的时光留在了金钢钻弓线穿梭之间。他很感慨:“老手艺没有说学到头的时候,只有不断学习争取更好。在往前走的过程中,每一步都不可缺少。”

赵殿文锔艺作品。


锔瓷不只是饭碗


现在真会有人要锔碗吗?

“还真没有。”赵殿文说,“从我干上这一行,来找我锔补饭碗的一个也没有。”不过,现在摆在缮缘堂等待他修补的物件,还有上百件之多。

是些什么呢?大多数是老旧瓷器和茶具。很显然,文玩热与茶文化的流行,衍生出新的需要,传统锔瓷手艺有了再展身手的舞台。换句话说,锔补寓寄了文化与艺术瓷器用品或摆件,现如今很有市场。

正说话间,有客来取件。是一只精美陶瓷的茶壶内胆,之前被磕裂了。赵殿文妙手造型,复原的同时又平添几分趣味。张姓客人看罢连声说好,高兴地付款离开。

“从理论上说,通过锔补和金缮的方法,没有什么物件是不可修复的。”赵殿文笑了笑说,“修复一件瓷器,短则一二小时,长则数天,现在每天闲不住。”

事实上,锔瓷不但成了“有口饭吃”的传统手工艺,而且成为文玩爱好者艺术追求的蹊径。在锔瓷匠人的巧手之下,那些金的、银的、铜的钉线与瓷器浑然天成,不但修残补缺,而且或生古旧气韵,或添雅致之美。

赵殿文设计开发了专门的锔瓷文创产品,很受欢迎。在他心里,锔瓷不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可以通过守正创新、文化赋能别开天地。

为了回报社会,赵殿文率先在济南开展了锔瓷研学项目。通过定制工具和体验作品,已让数千中小学生感受到锔瓷手艺穿越时光的力量。

在锔瓷研学课上,他问同学们:谁会写“打破砂锅璺到底”的“璺”字?璺,裂痕。锔者,得其究竟,由断处塑新生。

“锔瓷传承的是一种精神。”赵殿文说,“修缮”扎根于传统朴素,是节俭的生活态度,也是不肯放弃的选择。“我希望把这些讲给孩子们听。”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物丨金刚钻与瓷器活
手艺 ▎有一间木工房,做一个安静的匠人
聊斎志異59 卷二 耿十八
补瓷匠人
“邪”门手艺 绝了!
景德镇又火了!百万人民为景德镇制瓷手艺点赞!我们凭什么这么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