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济水沿岸,文明腹地

历史时期的济水,西接黄河,东通渤海,是沟通山东半岛与中原内陆的最重要的水道,《济水与济南》认为我国北方内河航运的起源性河流,非济水莫属。

《济水与济南》还通过《禹贡》等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掘资料,认为济水应该是最早的“丝路”和“盐河”,这虽然尚属推测之论,却很有启发意义,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由于大禹治水是跨地域跨邦国的宏大工程,因此,伴随着大禹疏浚济水、漯水,大禹所在的有夏姒姓集团以及协助大禹治水的太岳姜姓集团,开始大规模东进并长期定居于济南地区,反映在考古文化上,这就是原本以黄河中游地区为发轫地和分布地的陶鬲,在龙山时代末期,竟然在以济南为中心城子崖类型龙山文化分布区内突发性地大量涌现。

到了殷商时期,济水成为殷商王室东征夷方、经略东土的生命线。比如在殷墟卜辞中,有许多商王征夷方的记录,尤其到了殷末更是大量出现,将近一百年来,征夷方是殷商史的一个重大课题,本书作者经过严密考证,认为殷末十年征夷方,征程取道济水,返程取道济右走廊,并一一考证出商王往返所经过的城邑的故址所在。其中有一个方国,大辛庄遗址就是其都城所在地。在《济水与济南》中,张华松还以济南大辛庄遗址为例,深入阐述了“殷商王朝经略济水与济南殷商文化的繁荣”这一课题。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曾入选“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和玉器等充分说明大辛庄遗址是商王朝水的关系极为密切,“济南一带的济水故道,大致是与泰山北部山地外缘线并行的,而济南东北郊的大辛庄遗址恰好就坐落在山水之间的最狭隘处,南距丘陵低山2公里,北距济水支流支津的听水2.5公里。而从大辛庄往东,济水河道与山地线之间的距离开始逐渐拉开。所以我们认为,商人卜居此地建立据点,首先是出于军事地理方面的考虑,具体说就是充分借助山水形胜,控制东西水陆交通的咽喉要道,如此便可一方面有效防御东夷嬴姓的谭国(故址在今章丘龙山城子崖),另一方面也能据以进逼谭国,并进而实现向海岱纵深地区大举扩张的战略构想。”因此,大辛庄据点的兴建主要是出于战略目的,它是商人继续挺进东方的桥头堡,是商人向海岱地区扩张的军事基地,大辛庄遗址已发掘的墓葬约有三分之一随葬青铜戈(商代最主要的兵器),足以证明大辛庄据点的军事性。考古勘查证明,大辛庄军事据点建立后,“很快就发展成为一座大型的商人殖民聚落。因此,大辛庄商代文化从二期就开始迅猛发展起来,繁盛的局面一直持续到第五期。”到了西周初年,齐太公吕尚以工商立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发展外向型经济,因此历史上的齐国和控制,齐桓公将管仲、鲍叔牙、高傒、宁戚等重臣分封于济右走廊之上。张华松认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齐国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富庶的诸侯国,与济水有很大关系。泰山岩岩,济水汤汤。泰山为五岳之尊,中华文化之圣山;济水为四渎之一,中华文化的名川。

济南以泰山为南部屏障,以济水两岸为腹地,其数千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正是在泰山脚下的古济水畔展开的。张华松说,古今地理变迁,尤以水道为甚,古济水长期受黄河干扰,河槽最终竟被黄河夺占,成为一条消失的河流,但即便“文献不足征”,即便古济水研究困难重重,我们依然有责任去继续发掘济水与济南的历史渊源,发掘济水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网易新闻
古玉界:山东大学博物馆藏玉器精品选
大辛庄的等待
济南槐荫区
大辛庄遗址研究(研究卷 资料卷两册)
为什么甲骨文只有一个地方发现?是不是造假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