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一书院学生自编小说(上) 作者:杨卓蓝

下面发的内容,是清一书院杨卓蓝和王聪颖的自编小说(今天的“上”,作者是杨卓蓝;明天的“下”,作者是王聪颖);也用于了给今日学堂的孩子们作为教学资料,孩子们学习完后,各自感到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体会,那么,各位读者,您会从下面的故事中体会到什么呢?

前言:


有两个好伙伴,她们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她们聪明、活泼,有趣味。她们都有能力去选择自己的生活。一个人选择了傻瓜方式——为他人而活,放弃了自己的享受。一个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自己过上了美满的生活……


她们有不同的人生目标,都实现了不同的人生目的。大家看看,您愿意选择哪一个?喜欢哪一种人生?当自己的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谁会对自己的一生更满意?怎样才是无憾的人生?


(以下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正文:


云和清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小玩到大,后来她们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所学校,接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


几年的时光,她们逐渐成长为了两个大姑娘。现在的她们16岁了,对这个世界逐渐有了更多自己的认知,对未来的人生也有了不同的看法。而她们此刻的选择,或许就注定了未来的走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她们的一生,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开始,又是以怎样的形式谢幕:



16岁:此刻的选择,未来或许就此注定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云的人生格言,长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她觉得,人生既然苦短,何不及时行乐?从心底里,云其实对平庸之人的世俗生活非常不屑,她说:身边同龄人一生的追求,似乎就是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然后老老实实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种没有追求、没有品质的生活谁稀罕?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充分地发挥价值,去经历丰富多彩的人生。这一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要考虑那么多,尽自己所能将此生活得精彩,才能不留遗憾。


于是在16岁这年,云离开了这所陪伴她成长的学堂,开始了她的新人生。作为清最好的朋友,在离开前云找到了清,希望清能与自己一起开启新的人生,“世界这么大,不看看多可惜。一辈子圈在这个小山沟里多low啊”,她说。


清委婉地拒绝了她,因为通过这几年学堂的教育,清发现只有成为最卓越的人,能带给这个世界最大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无怨无悔的。清的逻辑很简单: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就更要抓紧时间发挥价值。如果这个世界有我没我没什么差别,我就没有活着的理由。


为此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她发现:人们现在都在追求物质享受,有钱人也越来越多,虽然他们能过上很好的物质生活,但他们其实是不快乐的,物质的享受并不能填充他们内心的空虚。还有很多人即便赚到了大钱,却依然不受人尊重,在面对家庭问题、教育问题等最贴近生活的问题时,依旧像一个白痴。而清接受的教育,正好补上了这个大缺口,她想:如果我能得到这么好的教育,为何不让更多的人也有机会接触了解?正是因此,她从此立志要成为一个教育经营者,帮助中华民族在全世界重新获得尊重与荣誉,并把古代先贤的智慧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清选择留在这家学堂,她知道之后的路可能是很艰辛的,但多一次挑战,就多一分进步,就能给这个世界多带来一些价值。



18岁:谁选择的世界更精彩?


18岁的时候,云已经在外面漂泊闯荡了两年,清也老老实实地在小山沟里读了两年的书,两人也时常在网上聊聊天,了解彼此的情况。


当问到云这两年过的怎样,都有什么收获时,她狡黠地一笑,说这是她最得意的事情了。一聊才知道,云这两年过得确实精彩,学堂的思维没白学,一出去就派上了用场。云告诉清,她是如何利用老师传授的分析企业的方式,分别考察了三家旅游公司,对它们的信用度、企业运作、发展前途等等做了详细的评估,最终选择了一家最具有竞争力的公司进行了长期的合作——长达两年的环球旅行。她告诉清,自己是如何利用前期的思维教育,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学会了法语,使自己在国外与人交流时瞬间提高格调。以及她又是如何运用在学堂学到的识人本领与人际交往能力,顺利地和旅店老板交上朋友并免了房费、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巧妙地躲过骗子买到了最实惠的当地特产……


这几年,云过得相当滋润,父母对她这种生活方式也表示了极高的支持,因为他们都觉得,人这一生拼死拼活的还不就是为了最后能有个好日子过,享受世界给自己带来的美好。父母前半辈子努力打工就是为了能让下一代不这么受罪。既然如此何不尽早开始?所以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云在16岁的时候就步入了打工挣钱后的美好生活,提前开始享受养老待遇。


清虽然没出什么远门,主要都是跟在老师身边学习,一直没“出山”,顶多就是在国内各大城市做了做分享,而相比之下也是另一种有趣的生活。在这两年间,清深度学习了4本小说,通过小说她看到了更现实的社会,也懂得了如何跟不同阶层的人相处,上至亿万富豪、厅级干部,下至江湖人士、市井流氓。在跟他们打交道时也学会了舍己从人,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并给对方提供最有价值的帮助。


她还独立地完成了一次带班挑战,面对与她只有几岁差距的学生,能够教育得让他们服服帖帖,也让他们的父母对这个十几岁的女孩肃然起敬。在几场面向全国的交流会上,她独自一人为成千的家长授课指导,其深度超出了很多硕士、博士,甚至是教授所能达到的水平。也正是因此,那些比她年龄大、社会资历深的成人,在见面时都会恭恭敬敬地成为她一声“老师”。


除了文学上的成就,在武学上清也达到了几年前她和云从未想象过的高度。17岁时她独自一人面对100名同龄女生,进行了一场百人车轮战,大家逐一上场攻擂,而她最终以100:0的成绩成功守擂。18岁时她再次挑战,这次她面对的是个个高大的男生,经过一年的训练,她用更精准、更有杀伤力的攻击再次捍卫了荣誉。


而这一切光鲜的背后,是她更用心的付出,要接受着比常人更严苛的训练,也要承担比常人更重的责任。面对这些,清没有任何的厌恶与疲倦,反而感到津津有味,因为这说明她又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更近一步,也说明她能给人提供越来越强的帮助。在团队当中,清也一直担任着经营者的角色,伙伴之间她总会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也很会关注同伴们的个人状态,有很多交心的朋友;她也会大方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谦虚地把自己当做一块垫脚石,鼓励后来者居上。在她的带动下大家共同克服了种种难关,她也获得了身边所有人的喜爱与敬重。


这一路上,清的父母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其实最初他们打算让女儿读个几年就回到家族企业实习,准备继承家业。但他们也渐渐发现了女儿的追求无论是对她、对家族、还是对社会,都是更有价值更有尊严的选择。当女儿下定决心要走这条路之后,他们也表示出了极大的认可与支持。于是他们对企业进行了重新的规划,转而全力支持清。甚至过程中当清受到巨大打击萌发退缩的念头时,这对父母不仅没有心软,反而坚定地告诉孩子她应该学会承受打击,坚持下去……



25岁:哪种婚姻生活更美满?


下一次相见是25岁,这时云和清已经结婚了,这次的会面她们带上了各自的另一半。云与云先生是在一次私人聚会上认识的,作为×家族的继承者,云先生并不缺钱,但因为父辈的创业并不光彩,他们常被称为暴发户,家里人都希望他能娶一个看起来很有品味的女子回家,算是撑撑门面。所以当初云先生的要求很简单,漂亮、有品位、会花钱、懂得如何过精致的生活,拿得出手就可以了。云这几年的积累,俨然已有了贵族小姐的派头,于是凭借自己的高品位,顺利地嫁给了这位富二代。


她悄悄地告诉清,这是她此生做的最有眼光的决定,现在的她,什么活都不用做,家里自有保姆和佣人处理好一切,丈夫对她也没什么要求,她只用享受生活就够了。云回忆起以前在学堂,如果作业没有准时写完都吃不了饭,很多时候甚至还得早起来完成课业,而她现在想吃什么、什么时候吃都由自己一人拍板,再也没有了烧脑的课题,再也没有了严重打击自信心的成绩排名。以前在学堂,大家互相都会毫不客气地指出她的问题,让她觉得很受伤,甚至一度推测同学们是为了让她难堪才故意这么做。而现在出门聚餐时,身边的人都非常善于发现她的优点,往往很多是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大家这么一说她感到自己生活得更幸福了。云说,这才是最理想的生活。


和云夫妇站在一起,清夫妇其实很不显眼,甚至有些土气。云观察到,当谈到名车豪宅的时候,他们夫妻俩都插不上话,涉及谁家又扩建了个泳池、谁家老公出轨老婆闹着分财产这类话题时他们俩更是如此,十分客气礼貌,然后继续默默地吃着盘中的食物。云想,这位清先生一看就是没钱人,什么话题都插不上,也肯定很没见识。同时也为清感到可惜,当初明明和自己有同样的机会,结果她自己不懂得珍惜,平白受这么多苦。


云只猜对了一半,清先生确实不是什么有钱人,跟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云先生相比,他们家只算是小康。但她没有猜对另一半,清先生的父母从小教导他要成为一个踏实、慷慨的人,想要证明自己就必须拿实力说话,并告诉他“我们家虽然不富,没法用物质的方式回馈社会,但你完全可以做出更有价值的行为”。所以秉持着这条原则,清先生进入了学堂,他被老师传授的中国古代智慧深深折服,于是立志成为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师。


三年前,在几次深度合作的过程中,清和清先生逐渐对对方产生了好感,他们有着同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合作起来特别默契。不仅如此,他们在性格上也是非常互补的一对,清的沟通力更强,能负责更多与人交涉的工作;清先生的思维力与决策力更强,能做更多把握方向的工作,同伴们都评价他们是天作之合,经过慎重的考虑与长期的磨合,在他们与各自家庭的祝福之下,清与清先生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清夫妇之间话虽然不多,但云也能看出他们其实特别心有灵犀,一个眼神就能立刻心领神会。再想想长期在外工作很少能关心到她的云先生,云心中其实也有些失落,每次过节云先生都只会送卡送包,有大型活动时带她出去见见人,没活动时一连几天可能一个电话都不打。她有时埋怨几句也会遭到先生的白眼——我工作忙还不是为了这个家。这时云也只好安慰自己:人不能太贪心,我最需要的都已经得到了,有些遗憾也很正常。可比清他们家好多了。她要为清先生做出那么多的贡献,甚至很多时候还得成为幕后协助者,又不能居功,不就是为了协助她丈夫建立更好的形象吗,她付出那么多又得不到什么好处,可比我亏多了。



35岁:不同的事业发展


35岁,大部分人都已经成家立业,当年同一批在学堂学习的学生也相约见面叙叙旧。云和清都见到了当年很多的老同学,大家都很兴奋地介绍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诚和锐当年跟清一样都选择了留在学堂深造,现在一个从事医疗,潜心研究中国道医智慧,大学阶段她就和同伴们组队向西方最权威的医疗研究学院pk,获得大胜,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后来大医学塾成立,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都不远千里地跑来向他们请教,诚跟老师一起颠覆了人们对医学的认知,外国人也因他们而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尊重和敬畏。


另一个是从事金融,在商学院的学习和后来进入投资公司实习的经历,让他拥有了真正的金融家的思维模式与个性品质,卓越与稳定的业绩让他获得了中国巴菲特的称号。而让人们更佩服的是他做这一切背后的目的:支持新教育和新医疗在世界的建设。和土豪暴发户不同的是,他不仅知道怎样赚钱,更懂得如何花钱——让钱成为经营者的工具,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成为消费者的消费品,用完之后什么都不剩下。


这两份大师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而在跟云谈到清时,都不谋而合地说清才是他们当中最值得敬佩的人。虽然她治好的病人没有诚多,钱赚的也没有锐多,但她却带出了一批批未来能跟诚、锐一样,甚至超越他们的学生。


不仅如此,清的孩子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像她的孩子一样出色卓越。事实上,清并没有给予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关注,她放弃了个人的享受、放弃了对孩子的独宠,而是将自己的爱分享给了更多的人,她对待别人的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尽心尽力的培养,最终也获得了更多人的尊重与爱戴。


和这些同学坐在一起,云有些格格不入,或许外人会觉得她此刻应该万分后悔,可她并不这么想。看着曾经的同学一个个功成名就,云不仅不觉得羡慕,反而庆幸自己的选择。因为在她眼里,为了这点名声而要放弃个人生活,不得不去做各种为别人服务、为别人而活的事情,简直就是折磨。在她的生活里,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休闲舒适的生活已经成为了她的常规,根本不必劳心劳神地追求提高。她此时唯一的追求,就是培养一个跟自己同样聪明的下一代——她的女儿。


在享受之路上尝到了甜头的云,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拥有同样幸福的人生,因此孩子出生以来,云就尽自己所能给她提供最好的生活,云说:女儿就是要娇养,这可是老祖宗的教导,当然恭敬不如从命。她最得意的就是女儿6岁时就已经学会了分辨不同奢侈品的皮包,8岁就跟着自己一起周游全球,滑雪、冲浪,骑马都体验过一把,10岁更是被身边的小伙伴称之为“女王陛下”追捧……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嫁入豪门,而自己的女儿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更好的物质享受,提前实现了人生追求。跟清诚锐的孩子相比,自己的孩子就像是公主,他们的孩子更像是贫民,而他们更是一个个傻瓜。



50岁:家族的未来


15年算是很长的一段日子,但对于云来说,她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变动,没有工作的她有大量的时间过着精致的高品位生活,品酒、弹琴、绘画,厨艺点缀着她的生活,可以说是十年如一日地这么过,青春与活力渐渐从她的眼中褪去,剩下一脸的疲惫。女儿前几年进入青春期,叛逆的行为越来越多,对父母有了很多苛刻的要求,作为母亲,即便想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但对孩子来说总有诸多的不满。百般无奈之下云把孩子送进美国一所私立学校。


几年前云又给某名校资助了一大笔钱,让孩子能继续把大学读下去。云女儿跟云的交流很少,但每次听到女儿在国外过的很滋润,能很大方潇洒地请客吃饭、买礼送人,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云的心中也十分满意。


在美国的生活,也让云女儿大开眼界,她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不止有很多跟自己一样的富二代、富三代,还有一批被称之为“精英”的人,这些人似乎更能受到人们的尊重,也会享有更大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源。他们或许不是当中最有钱的,但有钱人都拼命想跟他们成为朋友。身边的富二代朋友也拼命想摆脱身上“暴发户后代”的标签,融入进这个精英的圈子。


云女儿也很想成为其中一员,可这群人似乎并不怎么搭理她,她在原先的圈子里建立的名声在这起不到任何作用。她知道,这群精英私底下都会互相交流,分析不同人的教育经历、社会成就与影响力,来决定是否成为朋友。但她也知道,自己的“得分”并不高,从小的教育方式让她只会用物质来证明自己,而这些软指标其实自己一个都达不到。


于此同时,她还发现母亲曾经的同学清在这样一个圈子里声望很高,不论是德高望重的老者还是初露头角的年轻人都会恭恭敬敬地称她一声“老师”。她的女儿和自己同龄,却也很轻松地加入了这样的一个团队,她发现这批人对清女儿也有极高的认可度与尊重,平日里交流也都很在意她的建议和看法。清女儿能加入显然靠的也不是关系。而这更不可能是像母亲当年送自己进大学时一样,用钱就能轻松解决的问题。


云女儿也知道,自己的家族在这其中根本插不上话,仅仅只是有钱、会花钱是远远不够的。看到了更好的生活,特别是清女儿的经历,让她十分羡慕,想想以前的教育经历,她也十分后悔。虽然母亲能给她提供非常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没法让她拥有更高的社会认同感。而她的未来、她下一代的未来,也只能在原先的小圈子里打转,没法上升进新的层次。



60岁、70岁,甚至更老:


韶华易逝,光阴荏冉,云和清也迎来了她们人生最后的一个阶段——老年。


这时人们对云的记忆,还仅仅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朋友圈上,她张贴上的那些奢华生活。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意,往昔光鲜的背后,竟是现在这样一副苍老的面孔。坐在轮椅上的她,只能望着窗外嘴里囔囔着她过去的精彩经历。她知道,随着时间的过往这一切很快都将风吹云散,因为这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她的人生,只有她自己知道。


膝下的儿孙偶尔玩闹时问起曾经的故事,云便会摸摸他们的头,说“你奶奶当年可神气了,年纪轻轻就一个人周游全球,长了不少见识,什么好玩的没见过,什么好吃的没吃过啊。你们长大了,也应该体验一把这样的人生,不求创造什么价值,那都是浮云,只要自己过得舒服就行了。可别学清奶奶,她现在的生活可辛苦啦,学了那么多有什么用,到了晚年都不被那帮学生放过,从早忙到晚。还要接受一大堆媒体的采访,一点清净日子都没有,这哪里是过生活,可别学她啊,我们过的那可是贵族生活,不是什么人都能模仿的。”


孙子若有所思地听着,看着和奶奶一起住的这个冷冷清清的家,偌大的房子被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充斥得满满的,那些都是奶奶精心挑选的,虽然看起来很气派、很有格调,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背后的东西,他不由得想起了前些天小青(清的孙子)跟他分享的内容……


同样作为第一批学堂学生的后代,小青却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奶奶虽然也已步入老年,但服务社会的意愿从来没有减弱,她的学生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有的和奶奶一样做着传播新教育的工作,有的成为大医立志普度众生,有的进入金融业发名成业,其他的学生也都在自己的领域获得了外界的一致好评与尊重。


每年一次的聚会,小青都会看到他们从全球各地千里迢迢地赶回来聚在奶奶身旁,小小的屋子被挤得异常热闹,大家彼此分享着自己这一年的收获进步,也十分恭敬地向奶奶请教各种问题。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奶奶是一个备受尊重的老者,人们对她的敬爱从来就没有随着时间而消减。跟随在奶奶身边,也是小青最荣耀的事,看到奶奶这一生走下来的路,小青的心中也种下了一颗种子——以后,要成为一个像奶奶一样的人,成为教育经营者、社会建设者。



故事讲到这里,a和b用自己的人生以及家族的走向,讲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如果您可以自由选择,您想过怎样的一生呢?


您也先别急着做决定,因为如果您知道一动分阴阳的原则就会明白,这只是其中一种人生走向而已。她们十六岁时起的两个心念,可能会带给她们美好的结局(都实现了她们价值观里的最高成就)。但因为种种原因,同时肯定也会有另一种可能,便是:她们两人都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最终都失败了。那么在这两种失败的人生中,您又会如何选择呢?


让我们把时间往前倒带,一直回到她们16岁。和前一种版本的故事一样,清和云基于不同的观念,分别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这给她们接下来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永远不忘记善良
27年前我妈挺着大肚子失踪了,至今不知原因
民国时期华州父辈们的学业
爱的真谛——写在女儿生日之际
专栏连载 | 这么早就开始回忆了358
高奶奶经典语录集||高奶奶给大男生君健班讲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