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杂病论》用药剂量考证

傅延龄(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于《伤寒杂病论》用药剂量,考证结果纷繁复杂。比如其1两折合今日多少?考证结果有十多种,从1.2g到16.875g,离散度很大。古代文献比较复杂。唐·李淳风《隋书·律历志》:“古称三斤为一斤。”唐·孙思邈《千金药方》:“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以四分为一两秤为定。”宋·沈括《梦溪笔谈》:“求秦汉以前度量斗升,计六斗当今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当今十三两,一斤当今四两三分。”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古今异制……古一两,今用一钱可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古一两为六钱,古一升为三合三勺。”清·徐灵台《医学源流论》:“汉晋升斗权衡,以今较之,不过十之二。即仲景一两,谓合今之二钱。”目前全国统一教材《伤寒论讲义》谓张仲景1两今用1钱(3g)。日本学者对张仲景药量有独特见解,粟岛行春认为1两约为1.6g;大种大冢敬节认为1两约为1.2g;龙野一雄认为1两约为1.0g。各家考据皆有所据,其根据主要有几个方面:1、根据东汉货币进行考证;2、依据东汉嘉量进行考证;3、根据东汉衡器进行考证;4、用汉代累黍之法进行考证;5、依据水的比重进行考证;6、依据黄金比重进行考证;7、依据药材实物进行考证。但结果出入很大。分析原因有:1、各地衡制标准不统一,国家虽然颁布了标准,但是由于战乱、地域隔离、人为的地方保护等多方面的原因,真正做到统一并不容易。2、各家考证时所依据的实物不同,出土东汉权衡器物大多无自铭重,小量值的权数较多,量值分散,最轻200g,最重275g,难以由此推算出东汉一两之重。3、各家考证时所用推算方法亦有不同。4、错把《汤液经》作汉籍。若《汤液经》为商周人伊尹所作,则其剂量当用商制。若《汤液经》并非商朝著作,而是周书、战国或秦朝时期的著作,那可能它把原著者时代的衡制带到了东汉。我的博士研究生黄英杰根据《伤寒论》柴胡加芒硝汤方后注“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以及《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方中注“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二条线索,对药材实物称重,进行考证,得到有参考意义的结果,即1枚半夏重1.44g-1.9g,平均1.67g;1两重8.64g-11.4g,平均10.02g。射干1两重7.80g-13.69g,平均10.8g。由此而论,张仲景方1两约为10g。“两”也是一个货币单位,它总是处在不断贬值的通道中,“一两”之重也越来越少。“钱”作为衡制单位的出现,十钱为一两,这个变化非常关键。年代久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药用量逐渐减少。然古代药材多为野生,其力雄厚,尚且大剂使用。而今药材气力薄弱,又小制其剂,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临床用药剂量的大小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紫苏最早叫“紫舒”,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记载了这种药材
经方药物剂量及现代临床运用(全篇)
伤寒论用药剂量中药用量计量
中医疗效不好的真正原因(1)
汉称量折合
张仲景著作:爱用1药,常用1药,妙用1药,善用1药,少用1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