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谈太极拳推手
梅墨生:要认清推手训练和推手竞技的不同

    首先,我谈谈太极拳推手的定义。

    我认为,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门内师兄弟之间或同行之间练习听劲、找劲的一种练习方式这种练习方式.不是双方的生死较量也不是太极拳技击方法的全部内容。推手是体会太极劲力,检查太极拳功夫,看看训练有没有进步特别是检验听劲的功夫是否到了懂劲的水平,懂劲达到了什么程度。另夕卜推手还作为同门、同行之间交流切磋的一种方式,是检验太极拳功夫的手段。因此这种训练手段和切磋方式.是不能出现顶牛现象的。如果双方顶牛较力,那么两个人就都练不出太极功夫。顶牛较力实际就是谁的力气大谁能胜利因此也就不可能体现出太极拳的特点当然也就练不出太极劲练不出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的太极功夫。

    所以,太极拳推手这种太极拳传统的训练方式它本身就是同门、同行共同交流切磋的一种方式,不是技击、竞赛的手段。在推手过程中.比的是谁的技术更精微、谁的劲力更细腻、谁的感觉更灵敏看谁能守住中定.巧妙地引化对方,克制对方。

    其次,我再谈谈为什么现在的推手会出现顶牛的现象。

    现在.推手演变成一种双方竞技较量,争胜负的比赛方式成为竞技推手。这是太极拳推手的发展.也是可以理解接受的。在太极拳推手比赛中,虽然是同行.但不一定是同门:虽然是同好但双方不一定会礼让三分。这样就变成了一种争胜负的竞技较量。这样就出现问题:双方都不会谦让双方的目的也不是练习听劲、懂劲而是为了争胜负。目的性很强,双方就难免较力、斗狠.顶牛现象也就会出现了。因为在赛场上心态变了.求胜心切,想赢怕输但是本身功力又不够,不具备太极劲所以,就难免出现顶牛、较力的现象。

    再次.我谈谈如何解决这种想象。

    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武术,它的技术内涵包含着踢、打、摔、拿等技术,也就是所有的武术技击技术都应该包括。而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的训练方式之一.是同门找劲、练习听劲能力、体会中定的训练手段它不是太极拳技击内容的全部。太极拳的技击是”擎、引、松、放、敷、盖、对、吞,抓、拿、掷、打“,无所不包,而推手只是太极拳技击手段的一部分是太极拳特有的技术,只是体现了太极拳柔化刚发、化发拿放的特点。如果较量的双方没有训练到这种水平,双方的技术、功力也是相当的又不是同门.或者争强好胜,这样就难免双方顶牛较力。因此,把太极拳推手变成一种竞赛方式的时候就应该把这一点首先考虑清楚.然后再制订相应的规则。制订规则的人,要尊重太极拳作为武术的普遍性因素,更应该强调太极拳特有的以柔克刚、后发先至、以小力胜大力的特点。否则就不能体现出太极拳推手的技术特点。

    其他的拳术中也有推手,比如形意拳、大成拳、咏春拳等,但是,它们的推手跟太极拳的推手还是不同的。所以,太极拳推手一定要体现太极拳的特点。作为一种竞赛方式,推手一定要制订好规则,比如是定步推手,还是活步推手?是单手接触,还是双手接触?是四正推手,还是散推?这些都要非常清楚地规定好。如果是定步推手脚步就不能移动,也不能使用摔跤等手法。这样规定清楚了,竞赛的操作就容易了。如果把推手理解成两个人的较量,而且是全方位的较量,那就可以使用踢、打、摔、拿任何技术,这也就不是太极拳推手了。所以规则要制定得非常合理,要依据太极拳的理论和技术特点来制订,才能减少顶牛、摔跤等现象的出现。

    我们还要认识到,太极拳最重要的特点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由近而及远、以小力胜大力、后发先至。这些既是太极拳的特点,也是太极拳的原则,由这些原则来制订比较详细的规则才会有利于太极拳推手的竞赛,有利干在推止中提高功力,训练太极功夫。否则练出来的就不是太极功夫。太极功夫是让对方整体失去平衡,被发放出去。这就是太极推手的重要特点。也就是,我自己永远保持身体平衡,不失去中定,而让对方失去中定,不能保持平衡。放人,就是把对方整体抛掷出去。所以,太极拳推手竞赛,一定要制定好规则,在定好大的原则规定下,要定好细则和方式,这样才能尽量避免顶牛、摔跤、搂抱等现象。

    比如,定步推手是双方脚步不动的情况下比试,检验的是“知己”以后的“知彼”功夫,检验的是听劲的能力。听之至微,才能发之至骤。柔化刚发,是太极拳的基本原则,也是太极拳的特点。在深刻理解了太极拳的原理的前提下,制定比赛的细则,详细规定比赛的范围和使用的技术方法,然后就看彼此的功力和水平了,否则,笼统地说推手,不限制摔法,不限制顶抗,人家当然可以摔、可以顶。我觉得推手比赛不能体现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就是由于我们太笼统地定义了太极拳推手,没有限定太极拳推手的技术方法。

    再比如活步推手,也要制定一个范围也就是场地的大小、形状。“粘黏连随不丢顶”,这是太极拳的原则。在活步的情况下,做不到这一点也就体现不出太极拳的技术特点。要在粘黏连随的条件下让对方失去平衡,被发放出去。如果规则规定没有做到粘黏连随,就是犯规,那么这也许能体现太极拳的特点。在粘黏连随、化拿发放中,才能体现太极拳的特点,才有太极拳的韵味,不然就变成了两个人的顶牛。

    第四,我们要明确太极拳推手练功和推手竞赛是两回事。

    我们练习推手,如果是为了训练太极拳的听劲能力,互相为了长功夫,在推手时,就要互相有个配合礼让,要知道这是在训练听劲的灵敏性;如果是竞赛就要制定详细的规则。太极拳推手的自身练功和竞赛较量,两者是有区别的。太极拳的训练手段,主要有练习拳架、站桩、推手。这几方面综合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太极拳功夫。那些总是顶牛、用大力胜小力的方法进行练习的人是不会练出太极拳功夫的。李经梧讲:练习太极劲是越不用力,越能够长功夫,不用拙力才能练出太极劲。拙力是不用练的,是人天生的。总是用拙力顶牛,不仅练不出太极劲,还会伤害身体。因为你使用拙力、蛮力,就会努气、憋气、精神紧张,这就失去了太极拳练习的健身效果。长此以往,就会伤害身体。我们练习太极拳,除了防身自卫,更多的是为了健身。为了增长内劲,所以那种顶牛、憋气、较劲的练习方法,都是违背太极拳的原理的。这样练习,既练不出太极功夫也对身体健康有所伤害。

    总之我认为,太极拳推手在门内练习是作为一种太极拳的训练手段,训练的是听劲的功夫,彼此要有礼让和配合;作为竞赛,推手是为了争胜负,目的不是提高太极拳功夫不是提高听劲能力,而是要战胜对方,这时,彼此间也就没有了配合、礼让,顶牛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刘伟:顶牛是推手的一个发展过程

    我认为,太极手出现顶牛、搂抱、摔跤等现象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人们普遍认为太极拳很神奇,能够“四两拨千斤”。其实所谓的“四两拨千斤”只是个形容。我个人认为,太极拳这种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技术,就是一种使用技术、技巧战胜对手的方法。在技击实战中,能够做到四两拨千斤需要的是时机、经验等综合因素的恰当运用。用现代科学来理解,就是你自身要具备全方位的素质,同时还要能够预判,这样在搏击中才有可能出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当然这个效果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出现。太极拳推手的顶牛现象更多的是在竞赛中出现。竞赛中的太极拳推手,与我们平时练习中的太极拳推手,在定义上就不是一个层面。传统太极拳中的推手是一种练习听劲的方法,不是竞技对抗的手段,或者说不是按照我们现在的规则确定的竞赛手段。只不过我们现在是想把推手转化成一种对抗项目,希望它能成为一种体现太极拳技术特点的对抗项目。由于推手只是太极拳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不是竞技的方法,所以在竞赛中出现顶牛就是很正常的现象了。当然这也是个过程。练习推手的运动员从开始的不熟练到后来的熟练,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想这种顶牛现象会越来越少。比如,练习中国式摔跤,练习一年的水平和练习三年以上的水平,在比赛中就能看出来。

    那么我们在推手中为什么会顶牛呢?这是由于我们现在对推手的认识与以前的认识区别很大。过去我们认为推手是一种训练手段,现在则认为是一种竞技方法。在竞赛中出现顶牛现象,从自身角度讲是因为害怕怕对方进来把自己推出去。理论上讲要“粘黏连随不丢顶”,“从人则活,由己则滞”。道理是这样,但是实际比赛当中却没有这样的运化的能力。如何训练出这样的能力?我认为还是得练功盘架子。功夫没有练到这个地步,就想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是不可能得心应手的,即使有一两次能够得手也是偶然的。

    另外我们看到老师在给学生讲解时,做出一些漂亮的发放动作往往就会产生误解,认为太极拳无所不能。其实,这只是师徒间的讲手、喂手不是真正的对抗实战。到了竞技场上大家互不相识,这时的对抗,不是丢就是顶。这既是身体的本能反应,是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的体现,也是心理状态的反映。这是很自然的。如何逐渐克服这些弊病呢?我认为还是功夫没有到家。这种功夫不到家,一个是由于练的不得法,另一个是训练的时间不够,再有是积累的经验不足。熟悉的师兄弟之间练习,你能随曲就伸,柔化刚发,但是,遇到陌生的对手,你还能不能做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就是综合功力的体现。我们现代体育运动对抗项目是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的,至少要有良好的运动能力、灵敏的神经系统反应能力、良好的心肺功能;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现在练习太极拳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引进落空、以巧胜拙的水平,达到更高境界的人就更少了。

    还有现在的推手,这个“推”字就给人以误解,认为就是推对方,把对方推出去。这样能不顶吗?所以我认为,产生顶牛现象的原因,第一是传承上的问题,师的水平够不够?第二,老师是否真想教你?第三,是学习的人是否用功了,是否有天分?一个人练习太极拳,练到四两拨千斤的程度,他的形态和气质就发生了变化。这不是两天能练出来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能够速成,希望得到绝招,但是,没有修炼到那个程度,你是达不到那个水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要认清推手训练和推手竞技的不同
揭秘:太极推手四两拨千斤
王宗岳《太极拳论》讲座(下)
“沾粘连随”的意义与作用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
混元太极拳 ——冯志强访谈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