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欢读《史记》和《资治通鉴》,你一定要知道它们的两种不同写法和读法
 1.号称“史学双壁”的《史记》和《资治通鉴》,作者正巧都是姓司马。具有写史和读史传统的中国人,这是绕不过的两部著作。书中的许多故事,对于提升你的成事心法,非常值得品味。

2.就我自己来说,最爱看的两部史书也是它们,一直放在我办公室书架最顺手的地方。前几天,一个在大学教法律的朋友,也说正准备读一遍《资治通鉴》。

3.但是,我发现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部历史著作。

4.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的。下面我给大家说说的心得体会。

5.一是作者的思想倾向不同。司马迁写《史记》,可以说是个人主义思想,他是一个人悄悄撰写的,点评人物和事件是自由发挥;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虽然开始自己搞,但是后来得到皇帝的支持,就很有官方的色彩了,加上司马光自己的定位就是要写“皇帝教科书”,他是站在正统的立场来写的。

6.二是写人和纪事的方式不一样。《史记》可以说是写人的,是“以人带事”,《资治通鉴》则是叙事为主,是“以事带人”。就我自己来说,更喜欢《史记》的写法,书中的人物是灵活灵现的,有个性有情感的。

7.三是历史思想不一样,写的内容也不同。司马迁的历史思想更加浪漫一点,他写了许多传说的、神话的故事,比如东周以前的历史,许多都是传说,还有刘邦出生的故事。《资治通鉴》就比较严谨了,他一般不写传说的内容,只写有考据的正史。

8.还有一点就是,《史记》虽然年代更远,但是其实更好读懂,因为它的人物故事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就像一篇一篇的人物故事,而且全书也只有50多万字。

9.《资治通鉴》有300多万字,因为是编年体的,一个人物和事件的内容,往往被打散在各个年份的纪录之中,读者要自己梳理清楚,其实是非常费劲的,可读性就比较差一点。

10.《资治通鉴》的这个问题,在宋朝的时候就被当时的人发现了,有个人叫袁枢,他在《资治通鉴》基础上,编撰了一部《通鉴纪事本末》,按照人物故事和事件发展来完整叙述。你如果想读《资治通鉴》,可以找来作为参考书,非常有必要。

11.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长度总是有限的,你要想学习成事心法,就需要读一点历史。如果读完《史记》和《资治通鉴》,等于给你增加了3000年的宝贵“经验值”。

12.后面,我就打算从这个角度,来分享一些读历史书的心智修炼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有几种读法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时隔15年王朔新小说出炉!取材《资治通鉴》《史记》所载汉武旧事
阴谋百科全书:《资治通鉴》里的那些人和事(一)
《资治通鉴》与《史记》到底区别在哪?不妨看看毛主席的客观评价
《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