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琪琪英语启蒙学习经历
从5岁的夏天开始,琪琪同学已经跟妈妈正式系统学习了两年英语; 小女所取得的成绩如下:1.能够自主阅读,最高程度到读《汤姆索亚历险记》16万字的小说(改编版的);速度和理解程度达到英语为母语国家孩子三、四年级的水平;2.与外教对话时,无听力障碍,能够自由交流;琪琪今年二月份开始在汉普森上外教课,一周一次;两个外教老师教过她,一个是来自美国的JAMES,是位幽默、耐心的绅士;琪琪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课后,我和JAMES交流过,他感到很吃惊。因为琪琪的热情,开朗和OPEN。不象他接触过的许多中国孩子,需要他PUSH。说琪琪的英语水平在她这个年纪让他很吃惊。    我告诉他我们每天要在家学一个小时的英语。已经坚持了一年半。他又感到不可思议;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他问我是不是做教育的。为什么那么懂得教育。我笑说,我只是孩子的妈妈,自己从小很喜欢英语,因为学了那么多年,有所得吧,但是真的很辛苦,希望孩子在语言的敏感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费了些心思;    因JAMES离开了汉普森(虽然我和女儿都很喜欢他),我们只好换了老师。在试了两个美国老师之后,我们最终确定活泼,开朗的MAY,MAY来自澳大利亚。虽然澳大利亚的口音不如英美的。但毕竟,琪琪一周只跟她交流一次,平时在家学英语时,绝大部分都是美音;受MAY口音影响不会太大。而且,听澳音也是一种锻炼。女儿长大以后会和说各种口音的英语的人士打交道,提前锻炼未尝不可。    当我和MAY谈到琪琪能够阅读16万字的小说时,她的眼睛都要瞪出来了。看得出,MAY很喜欢琪琪。   外国人对孩子的宽容和忍耐,绝对超过我们。我无法忍受的一些毛病,他们似乎都能笑纳; 3.语音语调模仿,美音英音都惟妙惟肖;4.在2011年度CCTV希望之星比赛,获得北京地区1-3年级组的三等奖;   我们参加比赛,完全是抱着玩和检验下在家学习的效果去的。没想到,顺利进入半决赛。我还是很为女儿感到骄傲的。在我们这组,一年级的小豆包很少。很多高年级的孩子都是由班里老师选的前几名参加比赛,不少孩子在初赛,复赛中就被筛下来。     女儿在舞台上的表演我比较满意,声音很大,一点儿也不怯场,现场主持人提的问题有些深度: Do  you  think  money  can  buy  anything ?  女儿的回答有语法错误,但是对于她的年纪,能对钱有这样的认识,也属不易,更何况还是用英文回答。   比赛成绩出来了,笔试女儿考的不好。因为,我们在家从未做过任何写的训练,只是做了少量的阅读理解题。(故事之后的选择题,做的不错;)她也从未参加过任何笔试。也许是没有理解考试的形式,弄错了。所以,没能进入决赛。    不过,我还是很受鼓舞的。



当然,之前我对女儿有过最初的英语启蒙;无非是简单的对话,妈妈给念英文故事,看英文动画片;我曾经给她报过英语课外班,时间,金钱和效果不成比例。我给她退了。这段时间很迷茫,想教女儿英语,不知从何下手。
    系统学习英文开始之后,琪琪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自己边玩边大段地说英文阶段;
    在教女儿学习英语过程中,我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就是:我在“有意识地说英文”,脑子时不时地会有翻译的痕迹,甚至还有单词的闪现。而女儿是在“下意识地说英文”,也就是我们曾经花了很多年去学习英语所梦寐以求的却追而不能求的境地“流利自如”。
    学习英语如果说有捷径的话就是“大量的听说读写”,这与我们学习母语是完全相同的。所谓“大道至简”,所谓的大道理其实很简单----语言本来就该这么学,语言也只能这么学。区别是,我们学习母语时,语言环境是自然而然的,无时不刻地存在着;我们不觉得我们在“学”!而外语吗,没有自然的环境,只能人为的创造,如果不能够人为地创造所谓的“自然环境”,去把一句一句话掰开了揉碎了去学习“语言”,在接触语言之初去背单词,去学习语法,那不是舍本逐末吗!!
    我们屏弃了自然的东西,那么矫揉造作地去学习语言,我以为,除了抹杀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从小给他树立一个这样“英语好难学”的理念之外,起不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应试除外)。
关于潜能:    理论界都存在这样一种共识: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敏感期在12岁之前;当然,并不是说12岁以后再学外语就学不出来了。比如加拿大人“大山”成人之后才学中文,中国话照样说的很地道。但是,12岁之前学习语言,这时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再学习语言,可能就是“事倍功半”的结果了。    我自己深有体会,我小时侯是12岁上初一才开始接触英语。我本人很喜欢英语,但学的时候真的很辛苦,上大学之前学英语多半是为了应试。上了大学之后,过了四六级后,才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方法去学。我学的不是英语专业,但是,为了学好英语,我花在英语上面的时间远远超过本专业。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在该学语言的时候没学,在该学专业的时候学了语言,效果还不一定理想;怎么说呢,有种错位的感觉。这种感觉原来不觉得,但后来,这些年致力于投资,才发现有很多东西真的没有学到手。翻过头来,很多专业知识要重新补过。    这也是我之所以如此狠抓孩子英语的原因之一吧! 话说回来:    十多年前,早教理论在中国刚刚兴起;十多年过去了,早教理论早已深入人心;关于孩子的潜能,几乎没人怀疑;但是,具体到怎么认知,怎么实施,可能,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我就自己女儿学习英语的过程,讨论关于孩子潜能的认识和挖掘。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家长不为所知的潜能,孩子对自身潜能的这种不自知以及家长的不认知,可能会导致孩子才能和时间白白的流失;不管怎么枉谈当今教育的诟病,有一点,大家都会认同:“长江一浪推一浪,后浪更比前浪高”。不管是来自美国的“虎妈”还是来自中国的“猫爸”;不管是来自学术界的理论探讨,还是来自民间的教育实践;教育都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教育的高度认知其实是背后大国之间实力的较量和PK。中国人担当着复兴的使命,美国人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不甘被超越。 孩子的潜能:1.  模仿的能力:无论是美音还是英音:语音语调模仿的惟妙惟肖;2.  记忆的能力:孩子的大脑就象一部照相机,她能够把他所听的全部“印”在脑子里;我们开始学体验英语时,我经常放给她听,即使在她玩的时候,后来,她就大背特背了。包括象森林王子这样初中孩子学习的英文,大段大段的长句子。而我,即使是给她放音频的时候,我在拿着书看,如果让我去背,我脑子里早已经乱成一锅粥。 我记得我让琪琪读一本原版的童话书,第一天,用时大约1个小时,里面有些单词不会,我要求她自己拼出来。第二天,用时是第一天的一半,第三天更快。每天只读一遍,没要求背,到了第五天,我们开始玩角色扮演游戏,7、800字的故事她可以几乎不差的复述下来。 3.  辨音的能力:琪琪同学从小就属于伶牙利齿的孩子,学习英语过程并不太费力气。除了我要求过高的地方,比如,在学《体验英语A》的过程,我要求她能够听出of,in 之类当时我上学练听力时因此抓狂的细微差别,与以前我自学时不同的是,这回我俩同时抓狂。但是,当这个阶段过去之后,特别是体验英语A 全部(除了第九级)学完之后,琪琪同学的听力似乎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听其他的音频,几乎毫不费力地辨别出来。孩子的潜力真的是无法估量,只要方法对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当我手拿秘密花园,里面有名字的音节,即使我拿着书,听着音频,也很难发对时(似乎我必须知道国际音标才会),琪琪早已边玩边轻而易举地说了出来。  4.  翻译的能力:这也是让我瞠目结舌的能力。一般来讲,我不会让她去翻译。以免养成什么都要有一个从中文到英文转换的过程。但在学习〈TOM〉时,有很多抽象的词的意义,如果不进行中文翻译,学习就无法进行下去。另外,有些复杂的句型,不翻译的话,孩子没法理解。 还有,遇到我认为较难的句子,不知道她是否能够理解,这种时候,就要借用中文来翻译。另外,一想到,学习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翻译”,锻炼一下也未尝不可。翻译的三个层次:信,达,雅;翻译也是对一个人语言能力最高层次的界定。因为,要达到翻译的最高层次“雅”,翻译者必须精通两种语言,并具备互相转换的能力。 其实,要做到“雅”,也并不难。就是读外文的一段话,理解之后,完全可以颠覆原来的语言桎梏,重新用自己的语言习惯组织这段话。我在大学毕业及工作中都做过翻译(主要是经济和商业方面),就是依照上面的做法去翻译,都做的不错,很得赏识。 话说回来,女儿的翻译能力有些地方居然让我自愧佛如,我真不知道孩子小小的脑袋里居然能够有如此大的潜力。首先,我认为很难理解的句型,她能够理解;其次,她能够翻译的很地道。 不过,女儿从小认字,看过不少书,也背过不少诗歌。她的中文底子是不错的。所以,她能够做到这点。  孩子最天才的地方就是:他(她)自己是“天才”,但他自己还不觉得;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达到成人只能望其项背的能力;

2011年12月5日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琪琪近期学英语的情况:
坚持的还不错.现在基本上 已经走入正轨,英语似乎不用太过操心.兴趣也有了,但是还是要注意方法.
前天晚上,我要求琪琪跟读TOM,她拒绝,她说她想看<秘密花园>.我暗自高兴,女儿主动要求看长篇小说了.坚持了30分钟,有时嘴里还念念有词.

上次在机构里,我跟一个中方的教务老师聊天,她说她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但是从未看过一本原版小说.我真的感到很愕然,也同时不解: 那英语怎么能学好呢?

看着女儿捧着厚厚的原版小说在读, 我很欣慰. 这条路基本上是走对了。她听的音频爸爸经常听不懂,爸爸可是考过TOEFL和GRE的,号称单词量过两万的.

昨天临睡前,把体验B第7级的sky  changes 拿给琪琪, 要求她自己看,不会的用荧光笔自己画出来.她说她大部分都能读懂.我可以懒一会儿拉,培养她自学的能力.以后这个妈就可以越来越省心了.星期一
    琪琪同学开始听第三本16万字的小说<鲁滨逊>.前段时间听过几个章节.后来因为她实在迷<神奇树屋>.暂时放下<鲁滨逊>,让她听<神奇树屋>.相对于<MAGIC  TREE  HOUSE>, <鲁滨逊>的单词比较简单,但是句型要复杂的多。而前者的单词生词较多,比如海市蜃楼,侏罗纪,霸王龙,等等.我学了那么多年英语,这些词居然第一次听说.
    记得一次在吃饭,我随便给琪琪放<鲁滨逊>听,后面的章节她是没有学过的.但她听的津津有味.面部表情随着情节而改变,时不时地做吃惊状,或呕吐状.我问她,她说大部分能听懂.
   开始体验英语B的第九级学习.学习到<Gravity  and  the  solay  system>. 还是比较难的.语言不是问题,问题是其中涉及到物理知识我需要及时恶补.否则招架不住她的问题.她的问题有四分之一是没有答案的。要么是我不会,要么是现有的科技水平无法解释.
  孩子越大,越家长面临的考验越严峻。  
  有时候被问急了.我气急败坏地回道: "你以为你妈是百科全书啊?"

周五身体有恙, 躺在床上休息.鼓励女儿,"你英语念的那么好听,读给我听啊。"
女儿拿起她最喜欢的MTH,dinosaur  before dark.开始声情并茂地念起来. 读完几章,适时地表扬几句.女儿高兴地一口气念了7章,临睡之前把这本书读完了。

周末,我在屋里教朋友的孩子学英语,客厅里,女儿自己大声地朗读另一本MTH(看来竞争就是有动力呵), 当天又读了一本.
英语的兴趣是有了,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接下去,就是给她什么资料的问题了。
今晚, 新2 背到第20课, 女儿从开始的不大乐意,也慢慢体会到小故事中的精致,幽默,与自嘲了。

外语学起来就是应该越来越有意思, 西方的文化充满了人情味儿,自嘲与幽默,智慧与情趣.

1.最近复习<鲁滨逊>的单词;我把我认为她比较生的单词画出来.
几乎98%的她都能认识.不太认识的也能够拼读出来.原来困绕我多时的拼读不知什么时候她给解决了.

2.复述<Beavers>, 听了四遍.琪琪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了出来.
3.<MAGIC  TREE  HOUSE>学到第16本,古奥运的冒险.生词好多啊. 还有好多背景知识.诸如:古希腊的文化;古奥运的起源;柏拉图;古希腊也重男轻女.星座;大力神; 宙斯;神马
呵呵,我也随时恶补. 我对奥运和古希腊不是很感兴趣.

琪琪问我:为什么重男轻女?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我笨拙地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讲起,琪琪"聪明"地插嘴道:  咱们家就是母系氏族社会.
"这个嘛,爸爸管家管的少,所以就什么都听我的了." 还是要适时维护爸爸的地位滴.....

书里面有一句话我很喜欢:
what  is  philosopher?
a  lover  of  wisdom.

孩子的大脑的潜力其实始终是个谜.我们不了解孩子,无意中我们落后过时的学习方法会害了多少孩子.
琪琪昨天说她们没上体育和科学课.做了两节课语文卷子.
二年级就开始题海战术.我好郁闷.......
语文是靠做卷子就能学好的吗??
引用鲁迅先生的讲话描述我的看法: 蠢么......

应该可以说,我们学英语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琪琪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单词量也积累到一定程度.有些单词甚至我要问她什么意思.
我给她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喜欢杂七杂八的东西,所以我也给她杂七杂八的东西;

除了<新概念2>之外,我给的东西她都喜欢。 但是,新概念实在经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就象我和她爸爸,都曾经很刻苦地学习过英语,都发誓要把新概念背完.但是悲催的是,即使我们算是有毅力的人, 也没有完成背诵新2的宏伟大业.我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现在终于有合适的人选来完成我为竟的事业,我是无论如何不肯放过这个机会的.

对于女儿来讲,背诵是件那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仅仅因为你暂时不喜欢? 那不行.由不得你.先背了再说.慢慢地,女儿也不那么排斥了.

从去年的12月到现在,背了35课,速度很慢.但因为新2只是我们学的一小部分而已.我只要求她听懂,理解,背诵,阅读,能认单词就OK.当然,还有回答我的问题.就够了.

那天,给女儿放了英国作家波特的彼德兔, 朗读者是美音,速度很快.琪琪边听边乐,我问她能听懂多少? 女儿说能听懂60%; 比你妈开始听VOA强多了.


周五身体有恙, 躺在床上休息.鼓励女儿,"你英语念的那么好听,读给我听啊。"
女儿拿起她最喜欢的MTH,dinosaur  before dark.开始声情并茂地念起来. 读完几章,适时地表扬几句.女儿高兴地一口气念了7章,临睡之前把这本书读完了。

周末,我在屋里教朋友的孩子学英语,客厅里,女儿自己大声地朗读另一本MTH(看来竞争就是有动力呵), 当天又读了一本.
英语的兴趣是有了,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接下去,就是给她什么资料的问题了。
今晚, 新2 背到第20课, 女儿从开始的不大乐意,也慢慢体会到小故事中的精致,幽默,与自嘲了。

外语学起来就是应该越来越有意思, 西方的文化充满了人情味儿,自嘲与幽默,智慧与情趣.

1.最近复习<鲁滨逊>的单词;我把我认为她比较生的单词画出来.
几乎98%的她都能认识.不太认识的也能够拼读出来.原来困绕我多时的拼读不知什么时候她给解决了.

2.复述<Beavers>, 听了四遍.琪琪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了出来.
3.<MAGIC  TREE  HOUSE>学到第16本,古奥运的冒险.生词好多啊. 还有好多背景知识.诸如:古希腊的文化;古奥运的起源;柏拉图;古希腊也重男轻女.星座;大力神; 宙斯;神马
呵呵,我也随时恶补. 我对奥运和古希腊不是很感兴趣.

琪琪问我:为什么重男轻女?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我笨拙地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讲起,琪琪"聪明"地插嘴道:  咱们家就是母系氏族社会.
"这个嘛,爸爸管家管的少,所以就什么都听我的了." 还是要适时维护爸爸的地位滴.....

书里面有一句话我很喜欢:
what  is  philosopher?
a  lover  of  wisdom.

孩子的大脑的潜力其实始终是个谜.我们不了解孩子,无意中我们落后过时的学习方法会害了多少孩子.
琪琪昨天说她们没上体育和科学课.做了两节课语文卷子.
二年级就开始题海战术.我好郁闷.......
语文是靠做卷子就能学好的吗??
引用鲁迅先生的讲话描述我的看法: 蠢么......

应该可以说,我们学英语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琪琪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单词量也积累到一定程度.有些单词甚至我要问她什么意思.
我给她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喜欢杂七杂八的东西,所以我也给她杂七杂八的东西;

除了<新概念2>之外,我给的东西她都喜欢。 但是,新概念实在经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就象我和她爸爸,都曾经很刻苦地学习过英语,都发誓要把新概念背完.但是悲催的是,即使我们算是有毅力的人, 也没有完成背诵新2的宏伟大业.我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现在终于有合适的人选来完成我为竟的事业,我是无论如何不肯放过这个机会的.

对于女儿来讲,背诵是件那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仅仅因为你暂时不喜欢? 那不行.由不得你.先背了再说.慢慢地,女儿也不那么排斥了.

从去年的12月到现在,背了35课,速度很慢.但因为新2只是我们学的一小部分而已.我只要求她听懂,理解,背诵,阅读,能认单词就OK.当然,还有回答我的问题.就够了.

那天,给女儿放了英国作家波特的彼德兔, 朗读者是美音,速度很快.琪琪边听边乐,我问她能听懂多少? 女儿说能听懂60%; 比你妈开始听VOA强多了.

014年4月25日星期五
    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孩子给我了一个意外的惊喜。从我开始计划让琪琪学新4时起,已经过去两个星期了。
    昨天晚上,临睡之前,翻开了新概念4的第一课.让琪琪听了一遍,不懂的单词我解释了下.第二遍让孩子跟读, 然后我俩都觉得录音里的男士发音不好,决定以后不再跟读 .早上,孩子睡醒之后,又放了一遍. 今天上午,让孩子自己朗诵了一遍,我选了几个比较难的句子让孩子解释.然后,做后面的两道大题.结果令人惊奇:孩子不仅朗读得很好,而且全部理解到位,后面的练习题也都做对了.琪琪从没经过任何语法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我几乎也不怎么讲解语法,最多在阅读中,她不理解的时候,简单讲解一下.实践雄辩地证明: 靠大量的阅读培养语感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琪琪一年多以前学过新2,学了30多课.学新2的过程很简单,就是听,跟读.背诵.
    现在,开始学习新4. 新4属于学术型的杂文,内容繁杂多样,涉及政治,体育,考古,科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西方思维及逻辑.比新2,新3又上了一个台阶. 我问琪琪第一课难不难,她说比decay简单多了。(decay是我们刚学的一个纪录片,片长1个半小时,她很喜欢看。所以,选择作为精学的课程。每次几分钟,复杂的句子我要给她讲解,学了一个月吧。她很烦,其实我也烦。但,如果不精学,囫囵吞枣地话,学习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我们学习的那本书是我20年前自学的.上面有我学习的笔迹.但是,现在看来.很多单词我都忘了,读起来也有些吃力。所以,精学是必须的。
    今天写下这篇日记,是因为从今天开始,学习新4,看我们的学习效果到底如何。
    我喜欢的学习模式是:精学+突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俞敏洪: “英语单词拼读规则表”速成“美国腔”, 与老外对答如流
英语单词拼读规则表!吃透这份资料,再难的单词也能“一秒拼读”
拼读英语记单词竟然如此简单,春节学会这10节课就够了
关于英语启蒙这件事,或许没有最佳时间,却有最佳条件
天天背单词,为什么还是不说英语?有经验的父母这样启蒙
怎样学好一个单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