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的“吃饭麻烦”是这样化解的!—不批评、不说教、不提醒

孩子挑战——从不好好吃饭!

2012年5月,我踏入正面管教家长课堂,课前准备,用3000多字描述了孩子带来的挑战,其中最最主要的一个挑战是——“吃饭”!

当时威威不到两岁,几乎每顿饭都像是一场战争。吃饭时,威威必须老老实实坐在他的餐椅上。然后,听奶奶指挥:“你喂饭,我喂菜!”。于是,奶奶在左边喂一口菜,妈妈我在右边喂一口饭,威威被夹在我俩中间,嘴巴紧紧闭着,一会头扭到左边,一会头扭到右边,目的是避开我们送到的嘴边的任何东西!是任何东西!经常一顿饭下来,他吃进嘴里的屈指可数。奶奶和妈妈也很累!在威威没有吃完之前,我几乎吃不到一点东西,而一顿饭喂下来,我也累得一口都不想吃。

这样的情形,几乎每顿饭都会发生。一到吃饭的时间,我的心就会紧张的像上紧了发条,不停在揣测,这顿饭威威会不会顺利的张口啊?今天能吃几口啊?看到他吃了几口,就会稍微放松点。要是孩子一口不吃,我的心就会拧巴成一团,却毫无办法。

我曾决心改变这样的状况,买来了十几本宝宝食谱,还有教导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的书。用过各种办法,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结果该不吃还不吃。也用过惩罚——“不吃就是你不饿,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吃完就收走!”结果到了晚上,威威饿的哇哇大哭,我也没有给他吃东西,他哭了一个小时,居然累到睡着了!那一刻,我又心疼又痛苦,觉得自己就像个后妈。

这种痛苦和纠结,促使我到处寻找方法,最终走进了正面管教家长课堂。

第一次角色扮演——吃饭应该是件开心、轻松的事儿

正面管教家长课堂有个父母帮助父母环节,我分享了威威吃饭的问题。在课堂上第一次角色扮演,我演威威,Elly和另一个学员演“威威奶奶”和“威威妈妈”。当“我”被两个大人夹在中间,完全动弹不得,一边伸过来一只手,被逼迫着吃饭、吃菜,“我”的感觉紧张、压抑、痛苦、无力,“我”的本能反应就是紧紧闭着嘴巴,扭着头,一口都不想吃!

天哪!角色扮演让我一下子理解了我的孩子,原来对威威来说,每次吃饭都是这么痛苦的一件事儿!大人的紧张完完全全传导给了孩子!

吃饭本来应该是一件轻松、幸福、开心的事儿,吃饭本来应该是享受美食,享受和全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氛围。但由于大人的紧张和焦虑,孩子完完全全感受不到吃饭的乐趣,孩子又如何爱上吃饭呢?

我应该怎么办?

我的第一步尝试,是放松自己的心态。

在饭桌上,我不再盯着威威到底吃了几口饭,几口菜,而是把权利交给他,告诉他:“妈妈相信你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你想吃什么菜,可以告诉妈妈,妈妈夹给你。”当然,这并不容易。一开始的时候,我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还是会衡量——“这顿饭他吃了多少口,到底吃没吃饱?”但我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我需要的不是一步到位,而是Baby step,一次进步一点点。

同时,我也学会了照顾好自己。以前,我都是先照顾孩子吃饭,他不吃完,我几乎吃不上饭,常常把自己累得半死,喂完他,我就不想吃了。现在,我会让他自己吃自己的,我自己吃我自己的,他需要我帮助,我就帮助,不需要,我就照顾好自己。这样他也轻松,我也轻松。

中国人非常讲究吃饭,饭桌上也体现了很多传统的“文化”,饭桌常常是一家人交流与增进感情的场所,创造了一个家庭的温馨、和谐。但现在的大部分家庭,孩子成了一家人的中心,孩子感受到关注的同时,也增添了很多的压力。我跟老公改变了做法,吃饭时不再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成年人之间更多的情感交流。当吃饭的氛围发生了变化,散发出轻松、快乐的能量,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被吸引过来了——没有人可以拒绝家庭的温暖气氛!

当我们开始真正享受吃饭,不仅仅是享受美食,还有吃饭时的愉快心情,孩子也会学会享受吃饭这件事儿!

自己吃VS老人喂——老一辈的爱你看到了吗?

二岁八个月的时候,威威在老家住了四个月的时间。我辞掉工作去奶奶家接威威时,发现他又不会自己吃饭了,都是奶奶喂。

我纠结要不要像奶奶那样喂饭,嘴上不说,但内心很抗拒。奶奶也很挣扎,妈妈一来,威威就不好好吃饭了,眼看着宝贝孙子原本胖乎乎的小脸儿,一天天消瘦下去,无比心疼。

我希望威威能自己吃,奶奶觉得孩子自己吃肯定吃不饱,我俩心里都很拧巴,可又都改变不了对方。原本奶奶喂饭,威威还不抗拒,但妈妈的到来,带来了另一种完全相反的做法,反而引发了更糟糕的状况——威威开始抗拒奶奶喂饭,怎么哄都不肯吃,同时也不自己吃!

这时的我,已经是个正面管教家长讲师,我开始意识到我和奶奶的不同做法,反而会让我的孩子更困惑更加的不知所措!

我的想法——“孩子应该自己吃,他自己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想吃,所以不用喂,饿了自然就吃了。”

奶奶的想法——“孩子自己吃会吃不饱,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吃多少,所以必须得喂他,还得把碗里所有的饭都吃完了才不会饿着。”

我俩不同的想法,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同时也导致了冲突。我开始思考,我的想法真的是100%正确的么?奶奶的想法真的是100%错误的么?当然不是!从奶奶的角度想,她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Belief!每个人的Belief都是主观的,没有对错。

那奶奶又是基于什么产生这样的想法呢?——因为爱,因为对孙子发自内心的爱和关心!

想到这一层,我释然了,被奶奶喂饭真的是那么天大的不可接受的一件事儿么?奶奶想喂当然可以喂,这是她爱的方式,她不知道其他的方式。

那我该做什么?我需要跟威威好好谈谈。

于是,我找了个时间,问威威:“奶奶喂你吃饭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威威说:“开心!”

我吃了一惊!我以为孩子不喜欢被喂饭,完全没有想到他的感觉是“开心”?!

“为什么?”我脱口而出。

“因为奶奶很爱我。”

我们总是急于改变老一辈跟我们不同的做法,担心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但孩子真的会受那么大的影响么?孩子先感受到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爱不会伤害孩子,真正让孩子困惑、甚至不知所措的是当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对一件事的看法不一致时,所表现出来的相互的不谅解,甚至不尊重。

老一辈的爱,你真的看到了么?

我停止了对奶奶不同做法的干涉,从心里感激她对威威的爱和照顾。也清楚了自己的定位,现在在奶奶家,以奶奶的做法为主导,这并不会对我的孩子造成什么本质的影响。

带着爱放手——吃饭到底是谁的事儿?

回到深圳,威威开始的一周,还是带着老家的习惯,希望我喂他,不喂就不吃。我并不着急纠正他,而是选择相信他可以慢慢学会照顾好自己。

每次吃饭,我都确保给他提供足够丰富的菜品,这是当妈的责任。但我并不强迫他吃多少,而是告诉他:“威威,吃饭是你自己的事儿,妈妈相信你可以照顾好你自己,所有的菜你都可以吃,如果你觉得自己吃饱了就可以选择不吃,妈妈会让你离开饭桌。”

一开始,威威会自己戳吧几口,然后,还是习惯性的让我喂。没问题,他需要我喂的时候,我会喂他,不批评、不指责、也不说教。只要他说:“妈妈,我吃饱啦。”不管他吃了多少,有没有吃完全部的饭,我都按照我的承诺,让他离开饭桌,也并不提醒“你不吃饭会饿哦,饿了就没吃的了哦!”

开始的几天,他小心翼翼的测试我,有时随便吃了几口,就说自己吃饱了,然后就下去玩了,发现我真的不教训他,也不强迫他。过了一会儿,又说自己饿了。我也很淡然,饿了就吃,我提供饭,也提供一些面包、水果之类的,他真的饿了可以吃的东西。——“吃饭的时候没吃饱,饭后就不能给任何东西”这是很多育儿书上提供的方法,但我没有使用。我并不是要靠“不吃饭”来惩罚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感受自己的身体,身体是有自己的规律的——“饿了就要吃”,这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孩子生下来就会,但却有可能被不当的喂养方式,让孩子远离了这种本能。比如,不饿的时候硬逼着吃,任何时候都塞的饱饱的,让孩子完全不知道“饿”是种什么感觉。

这中间很难用语言描述的,是妈妈的态度——平和、坚定、自然、轻松的态度,一种带着爱放手的态度。这是我迟迟没有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很多人看到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马上要学的就是具体的“做法”——比如,“规定在30分钟内必须吃完饭,不吃完就收走,到下顿饭之间完全不给任何吃的。”很多权威的育儿书上,都描述过这样的做法,我自己也用过,但短期有效,长期无效,孩子并不能从这样的做法中,感受到爱,感受到尊重。

在平和、坚定、自然、轻松的态度下,我的具体做法很简单。每顿饭提供足够的菜和饭,孩子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可以只吃其中一样菜,也可以一样都不吃。我的责任是“提供”,但吃和不吃,是他的权力。而事实是,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并不会每次所有的菜都吃,但这顿不吃的菜,下顿有可能就吃了,甚至以前完全不吃的菜,过两天也会尝试。所以,纵向来看,孩子一周的营养(而不是单看一顿)一定是均衡的。

我不再催他吃饭,也不强迫他吃饭。开饭后,准备好孩子的碗筷,跟大人一起吃,他吃他的,我吃我的,我会跟爸爸聊天,他也会参与其中,每顿饭的氛围轻松愉快,每个人都享受这样的家庭时光。只要他说,他吃饱了,就可以不吃,我不会问他“你是真的吃饱了么?”也不会计较他到底吃了多少,有可能他中午吃的多,晚上吃的少,也有可能昨天吃的多,今天吃的少。他的身体会告诉他,自己应该吃多少。

所有的劳动,我们都共同参与,威威会跟我一起买菜,饭前会帮我淘米或者洗菜,吃饭前会帮忙把碗筷摆好,自己爬到自己的餐椅上去,吃完饭会帮忙擦桌子和洗碗。他不再是一个需要别人围着他转的“中心点”,而真正成为了家里的一份子,可以做出自己积极贡献的一份子。

回到深圳三个星期的时间,威威不仅不需要我喂了,还可以自己使用筷子,吃完一大碗面条,有时一顿饭吃的比我还多!以前挑食,所有的青菜剁的再碎,他都会一点一星的挑出来,扔在桌子上不吃,现在可以大口大口吃整棵的上海青,几乎什么菜都吃。两岁八个月上小班,老师第一天就告诉我,威威是小班的小朋友吃饭最好的那个,不仅吃的最快,而且从来都不剩饭,吃完饭还能喝完一碗汤,老师从来都没有因为威威吃饭而发过愁。

我把威威自己拿着筷子吃面条的画面拍成了视频,给爷爷奶奶发了过去,爷爷奶奶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当看到威威每顿饭都自己大口大口的很享受的吃饭,爷爷奶奶发自内心的笑了,“很放心,很开心,再没有比自己孙子大口吃饭更开心的事了!”

而我,再也没有为威威吃饭的问题担心纠结了。

这个过程漫长又艰辛,但我的孩子发展出的不是他律,而是自律,自己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最好的,吃饭是自己的事儿,这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篇文章很难写,是因为,解决孩子吃饭问题,不仅仅要用方法,更重要的是态度。方法好写,但态度很不容易让人体会的到,并马上学习到。

所有希望孩子好好吃饭的妈妈也好,老一辈也好,最初的出发点,都是爱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吃饭的家长,请先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孩子吃饭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孩子享受吃饭这件事儿么?

家里人吃饭的氛围是怎样的呢?是轻松愉快,还是紧张焦虑?大人们享受吃饭么?

两代人育儿,是否老一辈和爸爸妈妈在吃饭问题上有不同的意见,并且把这样的争执表现在孩子面前了呢?即使意见不同,你是否感激过老一辈对孩子的爱和付出了呢?

惩罚和奖励真的有效么?如果无效,是否有更好的,相互尊重的方式呢?

吃饭是谁的事儿?是大人的事儿?还是孩子自己的事儿?

孩子可以为吃饭这件事儿做哪些贡献?

你可以一辈子为孩子吃饭的事儿操心么?还是教会孩子怎样才能照顾好自己?

身为父母,我们都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正因为爱,我们更需要方法!希望每个爱孩子的父母都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
对待孩子“吃饭难”?每个孩子都该享受吃饭
舅爷
妈妈被隔离后(谢瑜浩)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这5招很有效
妈妈自诉'我如何处理孩子吃饭难'写得很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